观察不同针次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宫内感染

2018-11-19 02:33丁华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1期
关键词:乙肝感染率母婴

丁华胜

若胎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 不仅会形成慢性携带, 同时还会增加肝癌的发生几率。但目前, 因健康保健知识的缺乏,许多患者在孕期未接受全面的体检, 造成我国30%~50%的乙肝携带者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1]。目前, 多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阻断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 在本次调查中, 作者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分析不同针次和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症状携带HBsAg患者90例, 所有均为单胎妊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与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 每组3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患者在妊娠7、8、9个月时, 开始对患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给药剂量如下, 测定为HBsAg阳性者注射剂量为200 IU;而HBeAg与HBsAg均为阳性者注射剂量为400 IU。在分娩前1周时再按照原剂量对患者注射1次。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患者在妊娠7、8、9个月时, 给予其200 IU的免疫球蛋白进行肌内注射。

1.2.2 检测方法 对于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患者, 检测患者孕中期使用免疫球蛋白前后的血清;对于免球蛋白阻断Ⅱ组患者, 与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患者相同;对于对照组患者,检测其孕中期与分娩前后的血清。对于新生儿, 均抽取其外周血进行检测。患者在孕中期进行产检及临产时, 分别抽取其2 ml的静脉血, 抽取后经过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使用酶联免疫法、荧光定量法等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三组患者HBsAg与HBeAg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并统计比较三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 比较三组HBsAg和HBeAg均阳性患者宫内感染率。对新生儿检测时, 若结果提示其血清HBsAg或(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为阳性则视为存在宫内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孕中期与分娩前H B s A g与H Hg A g的阳性率比较 三组患者孕中期及分娩前的HBsAg与HBeAg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分娩前检测中, 三组患者的anti-HBsAg检测均呈阴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孕中期及分娩前HBsAg与HbeAg的阳性率比较[n(%)]

2.2 三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比较 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3例, 感染率为10.0%;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5例, 感染率为16.7%;对照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15例, 感染率为50.0%。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和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和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三组H B s A g和H B e A g均阳性患者宫内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HBsAg和HBeAg均阳性患者新生儿宫内感染率100.0%高于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的55.6%及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的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H B s A g和H B e A g均阳性患者宫内感染率比较(n, %)

3 讨论

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 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但若能够在产前进行有效的防治, 可阻断传播, 降低新生儿的宫内感染几率[2]。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使用药物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治疗后, 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明显降低, 其中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3例, 感染率为10.0%;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5例, 感染率为16.7%;对照组出生的新生儿中宫内感染15例,感染率为50.0%。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和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本次调查结果较其他文献相比较, 其结果均高于其他文献[3]。分析其原因, 可能因为本院将新生儿出生时血清HBsAg或(和)HBV-DNA阳性判定为宫内感染。而其他文献则多以6个月以上持续随访时乙肝血清表面标志物阳性才作为宫内感染[4]。此外, 本次样本容量较小也可能是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在确定免疫球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后, 本次调查中还对不同针次和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效果进行分析。且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和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的宫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而言, 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的宫内感染率低于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 可以体现了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

目前, 许多文献报道指出, 患者病毒血症水平是影响母婴传播的最重要因素。即母体内的HBV-DNA含量升高时,胎儿宫内感染几率则随之升高, 反之则降低[5]。因此需加强对双阳性的高病毒血症患者的重视, 将其视为阻断HBV母婴传播计划中的重点对象。

综上所述, 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预防新生儿宫内感染几率上具有积极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母婴传播。而在不同针次和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比较上, 虽本次的免疫球蛋白阻断Ⅰ组治疗效果优于免疫球蛋白阻断Ⅱ组, 但可能样本容量较小等原因, 其未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 作者后期将继续进行相关研究, 不断的扩大样本容量, 进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研究依据。

猜你喜欢
乙肝感染率母婴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