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壕瞄准:美国潜望镜步枪

2018-11-19 17:27张烨龙丁丽
轻兵器 2018年11期
关键词:枪托卡梅伦步枪

张烨龙 丁丽

在堑壕战蓬勃发展的时期,很多武器设计师都致力于开发专门用于应对堑壕战的特殊装备,利用这些装备,士兵无需将头抬高伸出于堑壕或胸墙之外。但一般而言,这些装备的生产量都不大。潜望镜步枪就是这样一种特殊装备。在一战时期多个国家的潜望镜步枪中,美国的两款是其中设计最为优秀的产品——这就是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与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

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

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的发明者是两名发明家——詹姆斯·卡梅伦和劳伦斯·叶吉,两人都来自于俄亥俄州东北部的克利夫兰市。卡梅伦和叶吉是武器爱好者,同时也非常关心武器的发展趋向。一战在欧洲爆发之后,他们十分关注战场情况的发展,特别是对欧洲战场环境状况和战场上可能缺乏的装备、潜在的危险性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此期间他们注意到,战场前线很需要一种帮助士兵应对堑壕战中,需要抬头进行射击的装备,因此决定研制这样一种装备,将其安装在步枪上。其构思是在枪托左侧通过一个大型金属框架安装潜望镜,射击时,士兵将步枪抬过头顶,通过潜望镜利用原枪的准星、照门瞄准目标,无需射手将头抬出堑壕之外。枪机和扳机可以通过联杆手动操作。

在美国加入到一战之前,卡梅伦和叶吉就已经设计出了一款潜望镜步枪,并携带这款枪,亲自前往欧洲战场,拜访在前线战斗的英国和法国军队,向他们展示这款武器,并请他们使用,以提供宝贵的意见进行改进。尽管当时英国和法国都设计了自己的潜望镜步枪,并且已经进行了测试,但是这两国的士兵在使用了卡梅伦和叶吉设计的潜望镜步枪之后,对其非常感兴趣,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叶吉曾就当时的情况回忆说:“英国和法国的士兵都很喜爱我们的设计,由于没有正式的型号命名,因此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当时英国和法国已经测试过自己的潜望镜步枪,但其十分容易反射阳光,德军狙击手抓住了这一特点,甚至通过这种阳光的反射来狙击英军和法军。我们的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没有这样的问题,正好可以对反射阳光的情况进行补救。”

欧洲战场之行结束后,卡梅伦和叶吉接受了很多对其发明的改进建议。他们返回到美国,立即对所设计的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进行改进。但是,卡梅伦和叶吉回到美国之后不久,改进工作尚未完成,美国就宣布在1917年4月加入到一战中。卡梅伦和叶吉认为,美国陆军将很快就需要这样一种潜望镜步枪。当时美军标准的步兵步枪是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因此,他们的装置必须适应于标准的M1903步枪。

他们积极与陆军武器部进行接触,推销他们的产品。在接触过程中,陆军武器部明確地表示出,他们对于新型军用附件没有任何兴趣,因为采用新型附件以后,一般都要对现有的武器进行改造,而这样做的花费成本太高。而卡梅伦和叶吉试图证明,他们所设计的装置只需安装到步枪上使用,无需对步枪进行大的改造,仅需取下步枪枪托上的螺钉,将潜望镜基座安装到枪托左侧即可。其改造过程十分快速、容易,而且不会在步枪上留下永久痕迹。

卡梅伦-叶吉潜望镜装置的设计相对简单,潜望镜装置架由与自行车框架相似的金属管制作而成。安装时,步枪从前方被放置到潜望镜装置框架中,因此枪托通过一个合适形状的金属块,在其后部被支撑住。在枪托颈部周围安装有一个螺钉,可将枪牢固地固定在位。潜望镜装置框架的一部分通过皮垫片进行包裹。射手在使用该装置时,必须用两只手牢固地抓紧整个装置,即左手抓住装置前方的握柄,而该装置的扳机,通过一个连接杆连接到步枪的扳机上,则可以通过右手来操作。使用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时,立姿没有任何支撑是可行的,但是利用堑壕周围的低矮胸墙作为支撑使用则可极大地增加射击命中可能性。卡梅伦和叶吉在几个月的时间之内,以最初的型号为基础,制作出多个变型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存于世的卡梅伦-叶吉潜望镜装置中,没有哪两款是完全相同的。

使用该潜望镜步枪的一个主要困难之处在于为步枪装填下一发弹的过程。在当时还没有自动装填的步枪出现,现役部队使用的都是旋转后拉枪机式的手动装填步枪。使用时拉机柄必须从装置护盖中进行手动操作,以抽出空弹壳并向弹膛内装填一发新弹。在实际使用中,每发射完一发枪弹,就得将体积庞大的潜望镜步枪收回到堑壕中进行重新装弹,装好弹后再将其重新归位,这样做很费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卡梅伦和叶吉设计了一个可以前后滑动的框架,安装在侧面。框架的顶部设有一个基座,步枪的拉机柄被固定在该基座上。框架自身的拉机柄则位于基座的下方,两个拉机柄通过一个连杆连接,以联动完成。为了增加武器的持续火力能力,为空军版M1903步枪设计的特殊25发延长弹仓可以安装到该武器上使用。但是,这种弹仓是一种固定式弹仓,因此要使用该弹仓,只能将其固定安装在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上。

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上的潜望镜可以很容易地拆除,以方便携行运输。其上使用的潜望镜被卡梅伦和叶吉命名为“Sightascope”,意为“瞄具瞄准镜”,实践证明精度极高:在一次陆军武器部举办的非正式测试中,使用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在18m距离上发射10发弹,射击结果显示其平均散布圆直径为33cm,效果相当不错。该潜望镜方向和高低都可以调节,调节通过各自的旋转式把手进行。在现存的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潜望镜上,发现有从1X~4X不等的标记,表明该潜望镜曾制作出多种不同的放大倍率。潜望镜上使用十字分划,透镜陷于外壳之内,以减少对阳光的反射,尽量降低被敌军狙击手捕捉到的程度。

从外形来看,卡梅伦-叶吉潜望镜似乎十分笨重,但其实际质量仅为约2.8kg,与斯普林菲尔德M1903步枪一起使用时总质量仅6.7kg。该潜望镜在设计之初的目标就不是在移动或者长行军中使用,而是适合在静态位置,比如前线的堑壕中使用。

在对最初的设计进行几次改进之后,卡梅伦和叶吉终于设计出了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的最终型,并于1917年夏天在位于马里兰州的海军陆战队步枪靶场对其进行官方展示试验。参与此次试验的人员均为陆军武器部的高层人员,其中一名温特上校亲自试射了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并在试射完成后向上级撰写了一篇短报告。报告中称,他在未试射之前以为会造成该枪很大的后坐力,至少会比标准的M1903步枪后坐力大,但事实证明他错了——在试射过程中,该枪的后坐力比M1903步枪后坐力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卡梅伦-叶吉潜望镜的框架吸收了大部分的后坐能量。

此次试验结果比较令人满意,算是成功的,因此卡梅伦和叶吉自信满满地以为,陆军武器部将很快采用他们所设计的装置。为此,他们甚至还为M1917步枪和刘易斯轻机枪设计了潜望镜的变型产品。但不幸的是,陆军武器部并没有采用该装置,直到一战于1918年11月结束时,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

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由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设计师吉尔伯森设计,他没有为潜望镜设计庞大的支架以加装在步枪上,而是选择将步枪与潜望镜设计为一体式。正是由于这样的设计,如果为军队更换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成本太高,与陆军武器部的要求相左,注定了陸军武器部不会选择该设计。

虽然成本很高,但是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的设计还是相当不错的。其同样是以M1903步枪为基础进行设计,一体式枪托/护手被分成两部分,前护手部分与枪管固定在一起,后护手/枪托部分与前护手铰接在一起,枪托采用中空设计。同时,机匣尾部铰接一个潜望镜座,潜望镜即安装在潜望镜座上,潜望镜座底部可在枪托中空部分前后滑动。当枪托与机匣贴合在一起时,潜望镜呈水平状态,并滑入中空的枪托内,此时整枪的外形与标准M1903步枪相同。当将枪托向下打开时,潜望镜自枪托内滑出呈竖直状态,整枪外形似三角形。此时士兵通过目镜即可观察目标,并利用原枪的照门、准星瞄准目标,而不必将头伸出堑壕。射击时,需要使用步枪原本的扳机。

美国陆军一名队长爱德华·克洛斯曼曾于1917年4月测试过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并在测试后向陆军武器部出示了一个简短报告,对该潜望镜步枪进行描述。报告中写到:“潜望镜上方物镜通过一个可拆卸的钢杆连接,当将枪托向上伸展与机匣贴合时,物镜可滑入到在机匣左侧切削的一个槽中储存,以免损坏。通过目镜观察,可以看到枪械的准星、照门、堑壕外目标。在183m距离的测试中,潜望镜视场很窄,但是射击没有困难。并且非常奇怪的是,该枪在射击时后坐力非常小,比常规武器要小得多。”

除了采用M1903步枪为基础之外,吉尔伯森还以M1917步枪为基础制作了一些变型产品。如其中一款产品潜望镜结构大为改变,目镜移至下方,目镜通过一根较长的光通管与物镜连接,更便于观察。

卡梅伦-叶吉潜望镜步枪和吉尔伯森潜望镜步枪在当时究竟分别制作了多少支,目前已经无法考证了。现在只能在一些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

猜你喜欢
枪托卡梅伦步枪
步枪口径之争(下)
弯枪托与直枪托
父亲离去
远离是非之地
步枪成长相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