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战时期饮食漫谈(下)

2018-11-19 17:27邹涛周辉
轻兵器 2018年11期
关键词:燕麦片奶酪议会

邹涛 周辉

戰争时期的饮食(续)

1644年1月,苏格兰军队根据与议会达成的《庄严同盟与誓约》,首次南下协助议会军作战。进入英格兰的步兵和骑兵共有2.1万余人,每个士兵都在自己的背包里携带了可供10天消耗的燕麦片,负责运输行李辎重的马匹也驮载着相同数量的燕麦片,除此之外并没有携带其他任何肉类和饮料。议会当然需要为苏格兰军队提供的支援付出相应的代价,按照双方的约定,这些从苏格兰带来的燕麦片必须由议会来付账。每个苏格兰士兵的口粮标准并不高,20天的燕麦片储备总质量也只有将近24磅(10.9kg)。仅仅依靠每天不足1.2磅(0.54kg)的燕麦片当然不能让士兵们填饱肚子,议会还要想方设法提供一些豌豆、小麦、黑麦、黄油以及在英国久负盛名的萨福克奶酪,不过这对于前来助战的苏格兰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燕麦片依然是他们日常饮食当中最主要的食物。想要新鲜肉类和啤酒来改善一下单调的饮食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了,从沿途地区强行“征用”或者说是抢劫当然必不可少。

与以往组织涣散的地方民团武装相比,奥利弗·克伦威尔一手打造的新模范军开始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已经具备了长途机动作战的能力,同时也抛弃了不情愿离开本乡本土作战的传统观念。新模范军的步兵首次穿上了日后令全世界列强敬畏不已的红色制服,士兵们的待遇也比以往好了许多。最普通的步兵每天也能拿2先令,考虑到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每周也只能拿到7先令,这样的待遇已经相当令人满意,而装备精良的骑兵待遇格外优厚,军饷达到了每天8先令。

军饷和待遇都有所改善,士兵们餐桌上每天的食物种类也比过去丰富了不少,谷物、肉类和奶制品样样都有。谷物包括小麦、大麦和黑麦,肉类有牛肉、山羊肉、绵羊肉,奶制品当然也少不了,不过最常见的是臭烘烘的奶酪。如今人们习以为常的新鲜牛奶在当时还不是一种大众化的饮品,因为营养丰富的新鲜牛奶很容易变质,以当时的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条件来说只能就近满足牧场附近的居民需要,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要和臭烘烘的奶酪打交道。

1649年9月,奥利弗·克伦威尔率领新模范军远征爱尔兰,打击盘踞在这里的保王党势力。新模范军离开了英格兰,日常饮食就没办法太过讲究,他们需要的口粮补给必须首先考虑方便运输和存储。跨越圣乔治海峡(位于英格兰岛与爱尔兰岛之间的海峡)运来的都是些非常耐得住长期储存的食品,最常见的就是硬饼干、奶酪和大桶的腌鲱鱼。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所说的腌鲱鱼只是像腌鳕鱼、腌鲭鱼一样的普通咸鱼,并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瑞典腌鲱鱼罐头。大多数新模范军士兵都是家境贫寒的自耕农、手工业者、帮工、学徒出身,只要有足够的面包和奶酪就能让他们心花怒放,至于端上餐桌的是什么鱼他们都不会挑肥拣瘦,照样能吃得不亦乐乎。事实上也是如此,连军官们最关心的也是硬饼干和奶酪,一位久经沙场的新模范军军官曾经在信中写道:“在战争后期,不管是身处爱尔兰还是苏格兰,我们都能及时得到足够的硬饼干和柴郡(位于英格兰西北,旧名切斯特郡,具有悠久的农业畜牧业传统,以出产奶制品闻名遐迩)出产的奶酪。”

行军路上的饮食供应会比较困难,这要看运输军需补给的马车数量和前进速度,一般情况下很难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英国内战期间和此前镇压苏格兰人起义的过程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最主要的问题是新模范军和保王党的军队一样,都缺乏必要的野外炊事设备,能够用于野外烹煮食物的锅每个连只有一口,埋锅造饭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让整个连队吃饱喝足,除此之外军队里的帐篷也严重不足。因此新模范军和议会军都选择了同样的做法,在每天的行军结束时直接把军队分散在附近的乡村里,要求当地的居民必须为士兵们提供饮食和住处,这也算是欧洲各国军队流传多年的传统。无可奈何的居民们对于接待这种不请自来的“客人”已经变得麻木了,只不过来来往往的“客人”旗帜和服装有所不同而已。

保王党军队的物资供应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时好时坏,很难保持稳定。某些时候从各地筹措的物资倒是充裕,然而却运不到士兵们的手里,这种情况在行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1643年5月在康沃尔郡(位于英格兰西南端)爆发的斯特拉顿战役前夕,由拉尔夫·霍普顿男爵指挥的一部分保王党军队物资严重短缺,甚至连基本的饮食也无法正常维持。士兵们只能拿到一块硬饼干,背包里没有任何存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无可奈何的士兵们发出了“我们连面包和水都没有”的哀叹。在另外一些场合,士兵们的补给倒是充裕。1643年7月鲁珀特亲王指挥保王党军队围攻格洛斯特战役期间,还有1644年10月爆发的第二次纽伯利之战,保王党军队的主食供应基本上还算稳定,至少士兵们的背包里都有可供3天消耗的硬饼干。

纳斯比战役场景。此次战役粉碎了保王党军的主力,是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为了满足士兵们对于肉类的需要,双方的军队都想方设法安排人手搜罗牛羊,抢掠或者“购买”到的各种牲口经常被驱赶着跟随部队行动。例如在1643年9月,围困格洛斯特的保王党军队被迫撤退之后,埃塞克斯伯爵也带着支援格洛斯特的议会军凯旋而归,回去的路上还驱赶着60头牛和1 000只羊,准备弄回去大吃一顿。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居民也在各方军队搜刮牲畜的行动中深受其害,“可怜的乡下人所有的羊和猪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家里的食物也被横扫一空”。猪牛羊的屠宰、分割和烹饪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所以新鲜的肉类基本上不会在士兵们的背包里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单独的士兵缺乏合适的烹饪工具,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新鲜肉类容易腐烂变质,个人也很难妥善保存,连队里的汤锅才是各种新鲜肉类最合适的去处。

长期驻扎在固定地域的守备部队日子过得倒是比较舒坦,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军需物资供应相对来说较为稳定,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吃喝方面。英格兰西南部威尔特郡查菲尔德地区拥有一座在当地远近闻名的水磨坊,控制了这里的议会军日子过得相当滋润。1645年1月到6月,驻扎在这里的200名议会军在半年时间里一共消耗了15 000品脱(8520升)小麦、27 000品脱(15 336升)燕麦片、20 000品脱(11 360升)麦芽、5 000品脱(2 840升)豌豆以及5 000品脱(2 840升)的其他豆类;除了足够的谷物,这两百人还吃掉了40 000磅(18 144kg)牛肉、1 600磅(726kg)培根、580磅(263kg)猪肉、1 900磅(862kg)羊肉和64磅(29kg)小牛肉。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光是谷物就足够填饱肚子,吃掉的肉类每天超过1.2磅(0.54kg)。此外每个士兵每天还有2盎司(57g)奶酪和2.5品脱(1.4升)啤酒,盐也根据需要供应。可以说这帮家伙吃喝不愁,日子好得简直就像是掉进米缸里的老鼠。驻防其他地区的议会军饮食标准也大致相同,不过根据驻扎地区的的经济水平和农牧业发展特色略有变化。有些地区的驻军得到的鱼类和黄油较多,而某些地区缺少肉牛,绵羊肉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替代品。毕竟英国自从15世纪之后羊毛和毛纺织业就一直兴旺发达,大群的绵羊在乡间随处可见,军队在战争时期征集起来也非常方便。

战俘和编外人员的饮食

不幸在战争中当了俘虏的倒霉蛋同样需要吃喝。国王的军队在最初的战争中颇具优势,抓来的俘虏自然也不少,保王党军的大本营牛津地区交通便利,许多俘虏都被关押在这里。这些议会军俘虏的日子可不好过,保王党军为了逼迫他们俯首称臣,每人每天只给一小杯啤酒和价值一便士的面包,确实有不少俘虏仅仅为了填饱肚子就转过来投靠了保王党军。落到议会军手里的保王党分子同样没什么好果子吃,鲁珀特亲王的军队围攻格洛斯特失败之后,仓惶撤退途中也有许多人被议会军俘虏。关押在格洛斯特的保王党分子过得更加凄惨,有些时候要靠啃萝卜缨和洋白菜来活命。

同样是俘虏,军官和士兵的待遇也有着天壤之别。双方的军官在被俘之后都不会吃什么苦头,少校以上的军官更是会受到体面的对待,通常在几个月之内就会谈妥交换条件,得以重返自己的阵营。普通士兵就没这么好的福气了,吃苦受罪的总是这些倒霉的大头兵。

军队里不光有苦命的大头兵和身份高贵的军官,还有许多编外的“军营追随者”或者说是随军的平民,除了军官们的家眷和贩卖各种商品的随军商贩,基本上都是些依靠军队才能过活的老弱妇孺,大多数是军人家属和失去丈夫的孀妇。尽管她们在军队里处境尴尬,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法定的口粮,在战争中也时常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却又毫无反抗之力,然而只有依靠军队这个群体她们才能生存下去,她们是军队中真正的最底层。

士兵们的妻子背着炊具和仅有的一点儿家当,随军照顾家人的生活,为军队里的其他士兵做点儿零活贴补家用,她们日子艰难,不过好歹还有个依靠。其他没有亲人的“军营追随者”孤苦无依,为了活下去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军队和士兵们中间寻觅任何可能的工作——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饭洗衣、照顾伤兵,当然还少不了某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有这样才能赚取可怜巴巴的一点儿收入。能向她们出售食物和饮料的随军商贩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没有钱的话休想从他们手里讨到半点儿便宜,老弱妇孺不像军官和士兵那样有军饷收入,赊账这条路也是绝无可能的。军队里除了个人的口粮以外,想要其他食物、饮料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的话,通常只能从随军商贩那里买到,他们手里各种物资应有尽有。随军商贩对于军队里的后勤物资补给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满足饮食等生活需求方面,他们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军官们的家眷都是些身份高贵的体面人,吃穿用度都远非普通的士兵可比。一些家境富裕的军官们养尊处优惯了,为了服侍好自己和家眷的饮食起居,甚至还带着专职的佣人、女仆、厨师和洗衣工,为了吃好喝好,还有专门负责携带饮食给养的牲口或者货运马车随行。

胜利的启示

从1642年10月的埃吉山之战开始,直到1652年5月保王党势力控制下的邓埃塔尔要塞宣告投降,议会军和保王党军在英伦三岛上你来我往,經历了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内战,议会军最终赢得了胜利。曾经在陆地上被人轻视的英国军人在漫长的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第一次纽伯利之战、南特威克之战、马斯顿荒原战役、第二次纽伯利之战、纳斯比会战等等诸多战役成为双方军队的磨刀石和试金石,习惯于海上争锋的英国人在陆地上也开始磨砺出自己的锋芒。身穿红色制服的新模范军在内战中崭露头角,在这支军队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英国陆军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即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叱咤风云。

胜利者如何胜利,失败者如何失败,人们已经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战场上的成败得失等方面做了细致分析。相比之下,军需后勤补给,尤其是士兵们的饮食确实不像其他方面那样引人注目,然而在议会军由弱到强,直至赢得内战胜利的过程中,士兵们餐桌上的饮食起到的作用同样无可替代。

猜你喜欢
燕麦片奶酪议会
膨胀的奶酪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麦片不等于燕麦片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谁动了中医的奶酪
一个议会的诞生
英议会就是否“硬脱欧”投票表决
从燕麦片到沙丁鱼,这7种食物能让你更健康
再议会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