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监督检查存在问题及有效性提升

2018-11-23 02:55
电力安全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电力企业监督

马 星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63)

1 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定义

狭义的电力安全监督检查是指安全监督部门、车间和班组安全员共同构成的3级安全监督网络,对电力企业的常规性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保障企业的电力安全。此项工作对电力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应了解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各项法律法规并熟悉企业内部的规章条款。电力企业为实现生产安全,应将安全监督检查贯穿于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将安全意识覆盖于企业全体员工。

企业的安全生产系统由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共同组成,其中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保证企业安全、可靠地完成生产任务,要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过程中,明晰各生产环节的责任人及责任范围,使企业事事、人人、处处、时时考虑到安全问题,落实好安全保证措施。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则直接对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安全主管领导负责,要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全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实了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是否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可靠。2套体系的共同目标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因此,以下所述电力安全监督检查是指在企业安全生产保证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的协作下,共同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

2 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1) 电力安全监督检查是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电力保障。如若发生供电中断,会导致各行业的生产陷入停顿,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带来一系列次生事故和灾害。电力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必要性。

(2) 电力安全监督检查是维系电力企业生存的基础。如果电厂经常发生事故,就无法实现满发稳发和可靠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便不能正常运行,就会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安全监督检查维系其生存发展。

(3) 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需要安全监督检查。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具有以下特点: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高速旋转机械多,特种作业多等。劳动条件和环境的复杂性致使电力企业的危险因素较多,进而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电力企业的生产需要安全监督检查,以实现防范于未然。

3 电力安全监督检查的现状

3.1 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现象广泛存在

由于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和效益的滞后性及不显现性,使得企业生产保证体系的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车间领导、班组长等一线管理人员仍然抱有安全工作是安全监督部门的事、安全管理工作可做可不做的想法,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存在为赶工期、赶进度而忽视安全的想法和做法,对一些违章违纪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就需要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进行检查、监督和及时纠正。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2套体系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员工和领导未能将安全生产视作分内职责,因此对安全监督检查存在逆反心理,对安全监督检查产生对立情绪,应付甚至抵制安全工作;而安全监督检查体系人员在推进工作中反复遇阻便产生畏难情绪,放松标准,不能严格按照安全管理标准约束不当生产行为,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保证与安全监督2套体系的工作相互掣肘,导致电力企业中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普遍存在。

3.2 基层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的员工是否具备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的高低严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性,然而现阶段电力企业有些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仍较为淡薄,对安全工作缺乏严格认真的态度,缺乏“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在生产工作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时有发生,如配电设备临时性检修工作中经常出现无票作业行为;应当停电作业的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便开始工作;在检修、施工中不认真落实现场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和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等。另一方面,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但工作人员疏于对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测,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同时,企业的设备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更新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这类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工器具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3.3 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进程滞后

为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国家职能部门已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指导和监督电力企业的生产行为。但在实际的应用执行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没有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梳理本企业的管理体系,亦没有根据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规程条款进行更新和完善。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两票”执行情况差,“五防”装置管理不规范,应急预案管理不完善,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不能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奖惩制度不严格或执行不力,常常是走形式、走过场、应付上级领导。

3.4 安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在很多电力企业中都存在监督与管理不严格的现象。

(1) 企业重项目、轻日常管理。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复杂,小问题、小疏漏都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在电力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果安全员回避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或缺陷,没有及时加以约束或整改,最终可能会酿成大事故。

(2) 将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形式化。企业制定的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能严格执行,导致安全生产环节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3) 电网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存在问题,没有根据监督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电网的稳定与安全存在隐患。

4 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监督检查有效性策略

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明确只有生产安全,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才能为员工带来美满幸福的生活,才能推进企业的发展。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是共同为电力安全服务的,其目标一致,应当通力合作以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监督检查的有效性。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的关系如图1所示。

4.1 保证体系应自主管理,实现“我要安全”

(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培训是安全的基础,《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因此,企业应做到以下2点:一是要做好日常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工作,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经行业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上岗,同时应定期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安规》培训,将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二是要完善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切实贯彻到日常生产中,并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自主、自动地按照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来行事。

图1 电力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监督体系

(2) 企业有责、员工知责,全体员工落实责任。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灵魂,是安全生产的保障。首先,企业要有责,主要包括纵向方面各级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其次,员工要知责,通过对所建立的安全责任制的大力宣传,组织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学习讨论,保障安全生产责任传递到岗、落实到人;最后,企业全体员工切实负起责任,落实安全责任,这是安全责任制建立的最终目的。

(3) 制定、执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法》第4条之规定指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因此,电力企业首先应当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其次在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时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最后安全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落实。

4.2 监督体系应严肃监督,实现“要我安全”

(1) 安全监督高标准、严要求,重实际、求实效。电力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首先要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依法办事;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考察体系,并将考核与监管充分结合,明确电力企业考察的具体流程和内容;最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取得实效。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确保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2) 安全监督检查要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首先,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工作必须通过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才能保证安全,因此安全监督检查必须是一项常态化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现场工作与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纠正违章并完善安全措施。其次,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绝不能仅停留在现场安全管理表面上,应该在大量深入的现场管理实践中,不断发现和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安全管理中的规律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规章制度,用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导工作,使安全管理规范化、系统化。最后,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应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相协调,应注重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走继承、发展、创新的安全管理之路,实现安全监督检查科学化。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电力企业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