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研究

2018-11-23 11:30周立斌东江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能力

周立斌 东江莉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当前使命和任务。本文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两项基本能力:“主阵地”的教案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对“辅阵地”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参与集体备课、团队建设等途径得以提升。

关键词 全方位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高校各有关部门和思政课教师来说,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既是一项当前使命,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明确在此要求下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才能完成思政课教师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任务。

1高校思政课教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责任

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历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政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讲授的学时和教学资源优势,把好“主阵地”,承包好自己的“责任田”,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然而,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明确新的任务,要认识到承担如下责任是必须的:

第一,对“辅阵地”坚守的责任。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坚守思政课的“主阵地”,还要以全方位的眼光关注第二课堂教学、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校外实践等“辅阵地”,甚至要引导、参与“辅阵地”的坚守。

第二,打通思政课各科知识、原理等界限的责任。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承包好自己的“责任田”,还要以全过程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学科,争取把思政课各科的学科界限、知识界限、原理界限等打通,达到思政课原理和知识教学的全程化。

第三,充当好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的顾问。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在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上,要充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顾问,因为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这些课程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可见,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的责任加大了,自然也对当前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2高校思政课教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能力

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守“主阵地”的教案设计的创新能力;二是对“辅阵地”的引导能力。

2.1“主阵地”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守“主阵地”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下的教案设计的创新能力。

可以说,任何一个教学方案都是充满个性的,是教师独特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凝集,是独具特色。同时,任何一个教学方案也是充满共性的,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思政课教师在教案的设计中,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科的学科界限、知识界限、原理界限等打通。这些都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案设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

2.2“辅阵地”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辅阵地”的引导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活动的引导能力。

在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把课堂上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其中。这样做的效果,不仅可以把主阵地和辅阵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深化学生活动主题,不仅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且实现在思政课教育的“全方位化”。如学校团委近几年举办的演讲赛和辩论赛,就在我们思政课教师的建议和参与下,把中国传统文化、國家软实力等思政课的知识融入其中。

3“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路径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使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目的、任务等都发生了彻底改变。高校思政课不仅是思政理论的传授和讲解,更是大思政——“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3.1加强集体备课制度

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尚在各高校的研究和实践摸索且无成熟的模式的情况下,集体备课制度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力提升的捷径。

第一,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整体策划能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学的整体策划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可以直接提升教师对教学的整体策划能力。如我们本学期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方面的教师召集在一起,在一位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且已经具备把思政课各科知识打通的教师指导下,通过集体备课制度,把在这几门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有知识和理论融为一体,进行教学的整体策划,不仅使参与备课的教师深受启发,而且通过交流,每个教师的教学整体策划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第二,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否在思政课堂上落实,教案设计是前提,也是关键。如果说,整体策划能力是思政课教师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战略”能力的要求,那么,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就是“战役”能力的要求。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下,高校思政课的集体备课的重点应放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案设计上,不断总结新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这样,会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的教案设计能力。

第三,通过集体备课制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在集体备课制度中,教师不仅交流教学的心得体会、教案设计的思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等,教学方法的介绍与讨论往往也是热点话题。要想在思政课上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还要在集体备课中交流教学方法,推广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通过集体备课制度,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改进。

3.2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下,高校思政课团队建设要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能力为目的,迅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授课能力、教案设计能力、教学方法的改进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等。

当然,教师能力还可以通过培训、观摩、教学反思等多种途径提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各项能力,由于篇幅和经验有限,本文就不展开分析了。

4结语

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出发,探索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对这种能力的探究,不仅能深化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而且能使全程育人、全方位的育人要求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能力
对中职物理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