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 提升核心素养

2018-11-24 18:04魏继军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加减法小数图形

魏继军

哈尔滨市烛光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展示于2018年5月份开始。本次活动教学内容为“数与代数”(共计21节)和“图形与几何”(共计27节)两个领域1~5年级下册相关知识,来自哈尔滨市8区12县共48节课进行了精彩展示。本次活动体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执教者对学生运算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本次展示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即“结构”。参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从知识的整体出发,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展示中,哈尔滨市香坊区香滨小学马娜、道里区实验小学夏彧、平房区新二小学吕新颖、巴彦县李文伟等教师均执教的是四下“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的例1、例2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相关内容,是在学生整体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次是小学阶段的第二次学习,与上一阶段相比,更侧重于通过画图、操作等方式,体会图形运动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中,几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能抓住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组织有效的复习活动及适当的教学情境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观察、操作这样的直观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能找到落实核心素养中的不同落脚点,并利用有效、多样的评价,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从而达到继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哈尔滨市铁岭小学王晓娜、兆麟小学陈姝等老师执教“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都能够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在数量关系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整数加减法的意义迁移到小数、分数加减法中,使计数单位由整数过渡到了小数、分数,凸显了小数、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课的结尾处,对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方法的共同点进行总结。经历这样的知识建构,学生不但获得分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而且对“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注重知识与生活联系,丰富人文积淀。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

几节“小数的初步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都是采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井盖为什么是圆的”“手机抢红包”“生活中的小数信息发布会”“淘宝购物”“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形式,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高铁、支付宝”等信息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考虑问题,在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也感受科技的进步、祖国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注重数学思想及方法,落实核心素养。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改革中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学中,执教教师都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张东梅、道里区田佳等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一课,针对“一位小数的含义”这一知识点,借助线段、米尺和长方形引导学生通过“分、描、画、说”这样的操作实践,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体会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经历从具体的量抽象出数学本质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对于小数的理性认识,在自主探究与展示汇报中,发展了批评质疑的核心素养,渗透了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

哈西继红小学姜昆老师的“图形的运动三”、师范附小马伟鹏老师的“探索图形”,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利用几何画板,师生共同操作,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图形的特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后练习中的“创意图案”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空间观念。

不足和建议:

1.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够到位。

如:“小数的初步认识”例题是以“米制系统”作为学习小数的基础,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含义;再在做一做中选取学生熟悉的元与角的关系,丰富具体情境范例,进一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

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到位,就存在着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不清晰,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教材,合理、创造性地创编教材。

2.计算教学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真正做到“理清法明”。

有的教师在计算教学中把算理和算法混为一谈。计算的算理是指计算的理论依据,通俗地讲就是计算的道理。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构成,用来说明计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计算的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用来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算理和算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

3.对于数学解释应用于生活的理念落实不够。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意识,没有设计相关的题目。学生在知识的获取后,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巩固,更重要的是要去解释和应用到生活现象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展示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场精神盛宴,对比优秀,反思我们的课堂,如何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与灵性?如何关注数学学科的本质与内涵,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数学味道?也许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希望我们的一线数学教师能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身执教能力,早日在自己的课堂上实现师生的“双赢”,而我们所有教师的不懈努力,必将会迎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

猜你喜欢
加减法小数图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的认识
加减法的由来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