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2018-11-24 18:04代立春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汉语拼音拼音记忆

代立春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兴趣,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是新课标中指出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该部分内容尤为重要。然而,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这部分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如何做好拼音教學,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

为了圆满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对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习惯有所掌握。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需要用形象具体的东西来辅助记忆,并且这种机械式的记忆还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心情好的时候记忆能力强,心情不好时记忆能力就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健康愉悦地度过拼音学习这一难关。为了增强汉语拼音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

1.将拼音教学融入故事和游戏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步入小学课堂的一年级学生来说,40分钟的学习时间比较漫长。学生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老师讲课,与其一直向他们灌输知识,不如利用低年龄学生爱玩的天性,在教学中插入一些好玩的游戏,并将他们喜欢的卡通形象穿插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游戏放松,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这样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激活学生的语言天赋,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ying”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把“ying”的4个音节放在了自己设计的童话故事情节中,使其音节变成4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这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2.将抽象的拼音学习巧妙地引入到具体事物中。

让学生从亲眼所见的实物中领会拼音的读写,能够加深学生对拼音的认识能力。例如在学习拼音字母“i”时,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所穿的衣服上,看看衣服的款式、颜色,然后再加以描述。有的学生会说纽扣衣,纽扣代表“i”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代表那一竖,而且从读音上二者也相同。还有的学生会说拉拉锁,长长的拉锁所代表那一竖,拉锁头就代表“i”上的那一点,形象记忆了写法。然后再适时教学“i”的4个声调。学生在认识生活中实物的同时,也掌握了拼音。根据实物进行拼音教学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的慧眼去发现。

3.巧用肢体语言,记忆拼音。

很多学生对“b”与“d”“ p”与“q”这两对声母的辨别十分困惑。为了加强识记,笔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效果不够明显始终没有解决学生分辨困惑的难题。而在课堂中引入了肢体表演后,效果则大不相同。有的学生利用握拳伸拇指的方法;有的学生与同桌合作进行做望远镜的游戏,同时还自己编出小儿歌帮助记忆;还有的学生做出了碰头、鞠躬等动作。与此类似的肢体表演还有很多,比如说一人弯腰表演“n”,两人弯腰合作表演“m”等等。这种教学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学生既容易进行操作,又生动有趣,使他们的记忆效果倍增。

4.将拼音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中。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激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善于发现和运用汉语拼音,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汉语拼音,让学生在家用电器、生活用具、学习用品等周围常见的物品上寻找所学过的音节,将汉语拼音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能够使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唤醒学生们的生活乐趣,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学习。由此可见,将汉语拼音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实用化,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意义。

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汉语拼音教学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平时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充分灵活地积累并运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这些金点子,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从而能够熟练地应用这把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扎扎实实地把汉语拼音教学引入到一个既实用又崭新的境界里。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铁岭小学)

猜你喜欢
汉语拼音拼音记忆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