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在现代的实战现状研究

2018-11-25 14:28庞海帆曹庆华薛贝贝张云飞
武术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击传统武术太极

庞海帆 曹庆华 葛 奇 薛贝贝 张云飞 王 甜 杨 薇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我国对传统实战术早有称谓:“手搏”“技击”“格斗”“散手”等等。拳谚:“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振乾坤”“拳打人不知”“不招不架实战一下(是指一招制敌)”“八极加劈挂神鬼难招架”等都体现传统实战的精要。而近期,徐晓东的出现,可以说是在武术界内掀起了惊涛骇浪,徐晓东被圈中人称“中国MMA第一人”,挑战“雷公太极”掌门人并十五秒将其KO,随后又公开挑战太极传人,咏春传人等都以胜利而告终。所以他说传统武术怎样怎样,然而你只是“打假”而不是真的打赢了传统武术。

1 传统武术的历史

传统武术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一直被人类倡导和使用。传统武术原来的名词很多,如春秋战国称“技击”(属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沿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中国传统武术,是以中国为地域范围,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制止侵袭,停止战斗为导向的技术应用,武术是制止侵袭、停止战斗的技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有人对武理解成“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是一种误解,其产生谬误处是对“止”的认识:以趾为动。对武的理解便误解成“举个而动”而非“止戈为武”的原意了。“止”字,是“一只脚(趾)”的意思,是“步”字的前一只脚,后面的一只脚不再踏上来、停止前行的意思。从发展历程看,它肇始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和搏击。进入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武技的搏杀技能,因此在古代称之为“武艺”。从史料上看,“武术”这一词汇可能出现较晚。大体上,中国武术萌生于先秦,越汉、唐至宋元,逐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到明清汇成高潮。

2 传统武术实战在现代武术发展中的缺失

武术博大精深,但也繁多复杂,传统武术是现代武术的源泉、基础和素材,传统武术的实战技击能力更应该是传统武术的灵魂,离开了实战技击,那么传统武术就失去了其根本。如今,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发展已远落后于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而且竞技武术套路本身的发展也偏离了“武”的传统价值和规律,其中,经过改编的传统武术套路,由于缺乏基本功功力的支撑和实战的对抗练习,实战技击技能内容或被减少,或被夸张,以及对武术套路在竞赛场中表现出的技击章法,在实际攻防对抗中缺乏应用性等问题,都严,影响到了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进一步发展。竞技武术中过多的对难度的要求更是偏离了武术实战的本意,旋转再多的圈数和角度,也抵挡不住对方的重拳。

3 社会的发展社会变化与人们的需求对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影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的同时工作压力较大,人们更加崇尚简单、快捷的健身强身以及防身休闲的娱乐方式,人们习武考虑更多的是通过武术套路的锻炼,把动作练得有味,更富有美感,达到强身健体、充实生活的目的。然而武术的实战技击技巧又包含了多种方式如:擒拿、散手、摔跤、腿法、拳法等等,最关键的是如果要练习并练成其中的某一种技能都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百倍的努力,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付出汗水根本无法掌握传统武术实战技击技能的精髓,这就对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除了武术的爱好者,没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在武术实战的技能练习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大家更愿意去健身房练习瑜伽、游泳等一些相对方便快捷容易掌握的运动技能。

4 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找文献资料, 得到技击的解释来源有二一是来源于荀子·议兵》,对“齐人隆技击”的注释二是来源于《汉书·刑法志》,对“齐憨以技击强”的注释。而现代武术套路的发展更趋向于竞技性和观赏性,很多武术家也不断地提出希望武术回归技击运动的本我,然而却始终无法有效的阻止武术越来越向表演性运动靠拢的趋势。国家武术散打队总教练、陕西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根学老师指出“传统武术如何还原对抗本色,这是业界的一大难题,短期内很难找到好办法。武术散打看起来当然没有对练套路那么精彩,但那是真功夫。武术要想保持生命力,首先是要开拓市场,武术若真成为曲高和寡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悲哀。曾多次获得全国武术冠军的赵长军指出“现在流行的散打项目并不能代表传统武术的精髓,现在人们对传统武术都有一种误解,似乎传统武术就是纯表演的花架子,其实传统武术套路和实战结合得非常紧,武术界有句行话叫打练结合,这说明武术除了强身健体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和实战结合紧密,只不过,后来在武术比赛规则制定上,采取的是表演打分形式,给人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武术没有对抗。中国有那么多拳种,随便拉出来一个都很实用。”

如今《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求武术走进校园,但是如今在学校开展的武术以及所举行的各种竞赛的武术,只是单纯的武术套路,它并不能代表传统武术的全部,即便是所谓的开展传统武术教学也只是套路形式的演练,无法代表传统武术的整个内涵。

就目前来看,开展的实战技击运动的表现形式相对突出的只有竞技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它们也只是彰显传统武术技击的部分内涵和外延,不能代表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的全部。所以,对传统武术技击的重新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是适应社会需求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更是传统武术实战技击传承的需要。

5 传统武术实战技击技能现代化的创新

根据传统武术实战技击发展的实际状况,在繁多复杂的传统武术技击方面,继承、宏扬精华,去弃糟粕,对流传广泛的民间传统武术实战技击如:八极拳、形意拳、咏春拳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创编更简单、易学、易练、易推广的对抗项目,在全国民间武术运动会进行演练与实战比赛。在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竞技创新方面,要向奥运会“靠拢”。柔道和跄拳道进入奥运经验值得借鉴,武术进不了奥运会就是因为他的“博大精深”无法找到统一的标准,所以我们中国武术界一直在积极的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做着不懈的努力。但是,进入奥不是武术的唯一目标,传承和发展,强健我国人的体魄才是最终的意义所在。

6 结语

今天的武术套路,可以说是千篇一律,只注重了难度翻腾。武术的本体是技击术,不是所谓的腾空旋转720度,也不是徐晓东所打败的“雷公太极”,更不是一发功便能把人打出十几米远的“太极大师”闫芳。不是传统武术“假”,是一些练习传统武术的人,为了名,为了利,把传统武术变“假了”。

传统武术实战技击想要在当今社会有发展,首先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是复兴我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第三则是促进身心修为,构建和谐社会。传统武术实战技击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传统武术中技击本身的文化属性和拳种技术的复杂性、独特性,又要注重传统武术技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普及性和健身性以及安全性。

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现代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应该构建传统武术实战技击竞技化、健身娱乐化、学校体育化多元并存的发展模式,使传统武术的实战意义更好地在现代化中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技击传统武术太极
传统武术怎么了?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