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管理会计智能化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11-25 21:45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智能化成本信息化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福建厦门361021)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管理会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管理会计要适应环境的发展,满足利益相关者不断改变的需求,根本途径就是要提高对管理会计本质的认识,用创新的意识来重新构筑管理会计体系。未来的管理会计,处理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管理会计智能化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关于管理会计智能化应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叶焕倬、杨青、汪勇华等(2013)基于自适应贝叶斯网络模型(SABNM)的财务预警与诊断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贝叶斯网络,利用其正向推理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利用逆向推理进行财务危机原因诊断,充分体现了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应用。温胜精(2014)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智能化技术的特点以及智能化软件分析技术的出现对管理会计工作的影响,提出管理会计的未来在于智能化。韩向东(2015)通过分析“商业智能”的功能和特点,结合管理会计四类工具的特点及管理会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阐述了构建智能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但是并未就如何构建智能化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冯巧根(2016)从成本管理入手,认为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在企业的生成流程与经营活动方面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智能化的成本管理是一种智能制造与成本管理相互融合的创新机制,同时阐述了智能化成本管理的新特点。王世杰(2016)分析了面向小企业的智能会计核算系统,并指出会计智能化可以实现小企业会计工作数据处理的全程自动化,减少会计人员重复工作、转变会计职能、推动管理会计发展。李秀金(2017)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核算业务的需求展开研究,分别阐明了会计核算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相关智能化核算系统的建设问题。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管理会计智能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较为分散、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研究成果对管理会计智能化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忽略管理会计信息化与管理会计智能化的本质区别,可以说智能化是在信息化基础上的进阶形态,智能化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的学习功能充分体现了“智”的特点。

二、信息时代下管理会计智能化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的本质应该包括管理本质属性和会计方法属性。所以说,管理会计是为管理而生的,对组织战略、战术、作业等多层次的管理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处理、报告和评价,实现由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向组织管理所需的微观和宏观多层次信息的转化,在决策有用信息的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过程中使PDCA循环顺利开展,在参与管理、辅助决策中,实现组织目标。信息时代下,企业管理者需要更加高效地进行事前预测与事后控制的管理工作,在巨量复杂的数据库中及时高效地筛选出高价值信息显得格外重要。与传统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相比,管理会计的智能化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更能体现其优势。

(一)管理会计智能化的优势

1.预算管理智能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企业进行智能化的预算管理是有必要的,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影响日渐显著。企业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多元化的发展可以为企业增添活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涉足更多的行业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范围也随之扩大。而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较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力,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预算管理智能化可以使企业更能够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尽管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目标有所差异,然而通过有效地分析市场环境并充分把握企业决策方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研究和预测是相通的。企业通过智能化的预算管理高效地形成预算报表,进而更好地开展研发生产、控制成本以及安排资金流等工作。之所以称之为智能化预算管理,关键就在于“智能”两个字,即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人脑筛选信息并做出分析的功能。这不仅减轻了大量的人力劳动,而且能够给出在特定情况下最佳的预算决策,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ERP中的预算管理模块以及其他专业的预算管理软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预算管理智能化趋势日渐显现。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智能化预算管理的应用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要真正实现预算管理与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成本管理智能化。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达到用最低消耗来获得最大的成果。它在促进增产节支、加强会计核算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智能化软件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成本管理的视角。例如ERP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中心会计、订单和专案会计、产品成本核算、获利能力分析以及利润中心会计等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有关成本的发生将会记录到相应的成本中心分别核算,相关信息再输送到产品成本核算模块以及获利分析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最终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成本管理的智能化关键在于能够通过收集成本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提供最优成本方案以形成成本优势,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

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是成本管理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是企业成本管理智能化的基础。然而,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领域的应用并不成熟,这也直接限制了企业成本管理智能化的程度。所以说成本管理智能化要在我国企业普及应用,还需要大力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3.绩效管理智能化。2017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将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作为抓手,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中绩效管理的职能作用。绩效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并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企业通过绩效评价获得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反馈信息,如果企业绩效良好则说明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良好,也说明目前企业的人才储备是足够的,管理者可以由此来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定制策略。反之,如果企业绩效不理想则说明其经营情况正在恶化,同时人才也在逐渐流失中,此时管理者可以制定收缩的战略。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智能化的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数据库中海量的信息,对其进行有效的智能分析,进而多角度地对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评价。对于企业来说,在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智能化绩效评价及激励体系,将使企业绩效管理迈进一个高效智能的新阶段。目前,我国企业普遍运用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计分卡、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以及EVA经济增加值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如果企业能够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结合智能化,达到消除缺陷的效果,那么企业绩效管理效率将得到升华。

与传统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管理会计不仅需要财务数据,还需要非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但是非财务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准确率也比财务数据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获取难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收集数据是管理会计智能化最基本的一部分,企业实现管理会计智能化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然而,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的过程依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二)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应用现状

1.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智能化不重视,缺少复合型人才。管理会计智能化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管理层不能直接看到管理会计智能化的优势,他们往往认为会计电算化解决企业的会计核算问题已经足够,所以多数企业会忽视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从而使管理会计智能化不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也忽略了把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阻碍了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

2.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软件的应用难普及。管理会计的智能化建设需要在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顺利进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开始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数企业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很难从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地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而管理会计的智能化就是需要通过这些最具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然后做出决策。信息技术水平的不完善以及智能化软件的应用不成熟直接限制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而阻碍管理会计的智能化建设,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取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并且更加难以做出有效决策。

3.大数据优势未能体现,没有统一的管理会计智能化体系。在信息时代下大数据在众多领域都有所应用,然而其在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这个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智能化管理会计需要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进行有效的筛选,进而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完善统一的管理会计智能化体系,在筛选有效数据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不能有效地利用大数据资源。

三、对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管理层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的意识,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时,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升其在企业管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设有利于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的企业文化,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会计智能化价值取向。同时,企业还应该重视管理会计与智能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对员工的智能化教育和培训,为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提供关键的实践力量。

(二)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增加智能化管理会计软件的投入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前提,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其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企业应该从各方面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推动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同时,企业还应加大智能化软件方面的投入,选择合适的智能化系统,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及时调整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化软件的信息反馈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制定管理会计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用的管理会计智能化标准体系,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共享平台,收集更多有效的市场数据及企业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与管理会计智能化软件的有效结合,实现大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智能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此同时更应该把握新的机遇。人工智能的发展、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都为管理会计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管理会计智能化的建设,既满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又拓展了内部会计人的管理会计思维。这不但使管理会计的内涵得到提升,而且大大地促进了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化,实现管理会计角色向智慧管理会计人转变,使管理会计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智能化管理会计的应用下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

猜你喜欢
智能化成本信息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