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度滑冰起跑技术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2018-11-26 00:37王连军
冰雪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术水平滑冰速度

王连军

(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0)

1 引言

短道速滑是一项对运动员速度、耐力、技术水平和力量等素质进行综合考量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1-3]。短道速度滑冰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从2006年都灵冬奥会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短道速度滑冰500 m项目或是女运动员或是男运动员都有金牌进账,其始终保持着一定优势的主要原因就是起跑技术中的优势,可以说起跑技术是我国赢得短道速度滑冰项目的关键。每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起跑速度决定着每名运动员比赛的排位顺序与后续的滑冰速度,对于顶级运动员来说甚至是决定比赛的名次。为此,在进行日常训练时需要将起跑技术作为训练的要点内容。要想实现对运动员起跑技术的有效训练,需要结合对滑冰起跑[4-8]技术、速度滑冰和短道速度滑冰项目训练特征相关研究[9-15]的前沿资料,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内容和方法;在起跑技术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水平等,为教练员制定训练方案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实行全程监控以便于教练员能够了解训练效率,根据运动员的自身表现对训练计划进行及时、适度地调整。训练实践表明,这种训练模式下对提升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起跑技术、滑行技术、身体素质、竞技能力,以及比赛的自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短道速度滑冰运动项目中起跑技术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尤其是对于短道速度滑冰男子、女子500 m项目而言,起跑技术对最终的滑行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500 m的短道速滑比赛而言,对于那些技术水平较好的运动员来说,好的起跑动作可以使其从最初就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滑行速度能够一直保持,便可以避开其他运动员的干扰,顺利滑行至终点;而对于那些技术水平相对偏低的运动员来说,一个好的起跑动作可以使其抢占先机,获得有利的滑行位置,在后续的滑行过程中掌握滑行节奏,将自身的比赛成绩提前[6]。如在2018年的冬季奥运会中,我国的运动员武大靖在500 m的短道速滑比赛中就依靠精湛的起跑技术,在比赛中取得优胜最终夺得金牌,这也是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中获得的唯一一枚金牌。可见,起跑技术在短道速滑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起跑技术的构成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与大跑道速度滑冰相比较,与其起跑技术有较强的相似性。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实际上就是在全身的协同作用下以最快的速度滑行规定距离的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对于快速滑冰运动而言,所考验的不仅是运动员的起跑速度,还有保持一定速度的能力,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要想保证滑行速度,必须使身体呈现滑行的状态,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距离的滑行。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起跑技术才能在最初掌握速度优势,起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运动员后期的发挥。除此之外,起跑之后能够保持一定的滑行速度也是赢得比赛的关键。运动员必须根据实际的滑行情况,适当调整身体状态,将身体的重心进行转移,以便于保持最佳的滑行速度,进而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由此可见,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应对起跑、直线滑行、弯道滑行和冲刺动作同步重视,首要的目的就是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技术动作提升速度,尤其是弯道滑行和冲刺动作中,如果能够掌握良好的动作技术,便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滑行优势。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想保证滑行速度就必须保持身体前倾,两腿弯曲,整个身体呈现出流线型的姿态,两脚交替滑行,在单足支撑的同时使用单足蹬冰,以保持加速滑行。以上动作反复进行,并且保证动作的连贯性和严谨性,身体各个部位必须保证高度统一的协调动作,只有保持流畅的动作,才能确保滑行速度。因此,对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来说,腿部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是完成规范技术动作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短道速度滑冰的运动特征、技术特点,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技术,从根本上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进而达成赢得比赛的最终目的。短道速度滑冰的运动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同时具备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一般在1 000 m的速滑比赛中,运动员是以有氧供应为主,同时无氧糖酵解供能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训练强度,才能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在身体机能上得到有力地支持。

2.1 起跑的预备姿势

就当前的起跑技术训练方式来讲,运动员应用最多的起跑技术为点冰式起跑,其预备姿势为身体呈现半蹲状态,左膝盖向前弓起,刀尖保持向外倾斜的状态,刀跟微抬,右脚侧伸使刀尖呈现“外八”字,使用刀尖的内刃卡住冰面,同时保持左臂在前,右臂在后的姿势。

2.2 起跑的起动技术

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做好规范的准备动作之后再进行起跑动作,这对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就有重要影响。在起跑运动时,右脚优先发力向后蹬冰,为了减轻阻力,左脚呈现“外八”字的形态向侧向滑行,此时身体的重心前倾。在整个起到动作中,第一步的蹬冰动作承担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起跑的速度,还关系到运动员后续的滑行速度的发挥,是运动员抢占有利位置的关键动作,蹬冰的动作水平直接关系到起跑技术的整体水平。

2.3 起跑的疾跑技术

除上述内容之外,对起跑技术水平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还包括起跑步幅的控制和起跑节奏的掌控,这两者是影响起跑速度的关键内容。每一步的滑行时间越短,步频越快,就意味着起跑速度越快。为了保证起跑速度,需要在做出起跑动作之后,快速调整身体姿态,为便于滑行的状态,使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来控制身体姿势,在保持平衡的同时,使双足交替完成蹬冰操作,进而达到提升起跑速度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专业的运动员从起点滑行到弯道仅需使用3~7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入弯道前需要迅速调整身体姿势,向弯道的一侧倾斜,确保在弯道滑行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过大的速度衰减,为其他运动员提供超越自己的可乘之机。起跑动作中,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也会对滑行速度带来一定影响,要求运动员能够在起跑运动的短时间内完成起跑动作和起跑加速的快速转换,使身体始终保持在利于滑行的姿势,这对运动员腿部和腰部的力量是一大考验。

2.4 疾跑入弯道的衔接技术

由疾跑区域向弯道滑行时,运动员必须适当调整自身的重点,将身体重心逐渐下移,并且在进入弯道前期,将身体略微倾斜,腿部也呈现出下蹲的姿势,利用全身的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弯道滑行。在保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适当提速,以便于在进入直线滑道时能够抢占最佳的位置,避免在滑行的过程中由于其他运动员的干扰而造成比赛失利的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够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快速调整滑行轨道,在确保滑行速度的前提下,快速协调身体,达到提速的效果,进而达到超越其他运动员的目的。这是由于短道速滑项目设置的跑道较少,需要几个运动员占据一个跑道完成速滑项目,在这种运动形式下,疾跑和弯道滑行之间的衔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3 起跑技术的训练方法

在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中,需要发挥其自身所长,在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之后,充分了解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耐力、力量等基本素质,以便于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训练。针对那些耐力明显不足的人员加强耐力训练,针对那些技术水平偏低的运动员加强技能训练等。由于短道速度滑冰属于冬季运动项目,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参加比赛均需要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应对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此时,如果不能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盲目地增加训练科目,运动员就会在短时间内产生疲惫感,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带来极大影响,不仅无法实现提升技术水平的目的,还会使运动员丧失积极性,对短道速度滑冰训练造成极大影响。

3.1 陆地起跑技术训练的方法

3.1.1 皮筋牵引练习

在进行起跑技术训练时,优先对起跑的规范动作进行训练,为此,可以选择在陆地进行。具体训练方式为:利用皮筋或者布条将两个运动员绑紧,两人为一组展开起跑规范动作训练。其中一人做出起跑的基本动作,向前方用力疾跑,而另一个人则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提高起跑动作的难度。做出起跑动作的运动员需要保证身体前倾,腿部呈现半蹲,且双脚为“外八”,脚跟上抬的姿势,由脚部给出一个向侧前方的作用力,利用大腿带动小腿、肩部、腰部和上体的动作,以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同组的两人轮换完成起跑动作训练。通过陆地牵引练习可以强化运动员力量素质,建立自动化的动作定型,有助于运动员冰上练习。

3.1.2 听力训练

与起跑动作同样重要的还有运动员的听力,只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指令才能快速做出反应动作,听力训练实际上就会完成对运动员反应速度的训练。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使其同时处于起跑线上,教练员用哨声或者枪声来做出动作指示,对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展开训练。为了提升运动员起跑技术水平,我们可以着重练习起跑动作的第一步,可以要求在教练员发出运动指令的第一时间内快速做出起跑动作的第一步,迅速调整身体状态,使其保持在加速的状态下。

3.1.3 爆发力跳跃练习

在对起跑技术的规范动作进行分解之后,找出其中对速度具有较大影响的爆发力较强的动作进行训练,如高抬腿跳跃练习、双脚勾胸跳和侧前方滑跳等动作的练习。这些训练内容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还能保证起跑动作的规范性,这对起跑技术水平的提升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2 冰上起跑技术的训练手段

3.2.1 负重力量训练

鉴于短道速度滑冰是一种考验力量、耐力、技术的运动项目,为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力量练习也是训练的重点内容,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具备一定的力量才能在起跑动作中具有一定的爆发力,使其在起跑动作中占据优势,以便于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为:在腿上或者身上捆绑一定重量的沙袋,在冰上反复做出起跑动作,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会有明显提升。

3.2.2 增加起跑距离训练

把短道速滑的起到点设置在场地中间,为此,在进行日常训练时可以通过疾跑和提升步频的方式来达到提速的效果。如,在进行弯道滑行训练时,可以以直线的起跑动作训练。

3.2.3 强化起跑中的反应速度训练

为了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起跑反应能力,可以将4人分成一组,完成反应能力的训练。运动员在做出起跑的准备动作之后,教练员以各种声音引导运动员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在此过程中要求运动员的精力集中、动作敏捷,能够在接受到声音指令的第一时间做出相应动作,这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3.2.4 加强起跑中抗干扰能力训练

为了提升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抗干扰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可以几人一组,进行追逐和抢位的训练,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在反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上会有显著提升。还可以通过在弯道位置或直线滑行区域放置障碍物加强运动员的决策能力,使其具备在赛场中临时应变能力,尤其是在起跑和弯道区域能够快速抢占有利位置,扫除障碍,顺利完成比赛。

4 结语

随着我国冰雪项目的不断发展,短道速滑项目也成为重要的夺金项目,特别是在500 m短道速滑项目的起跑显得尤为重要。而训练是竞技水平的重要保障,在训练中采用陆上与冰上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成为提升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有效方法。加强我国短道速滑项目的训练研究,是确保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争金夺银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技术水平滑冰速度
行驶速度
提高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速度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小老鼠滑冰
“滑冰”
滑冰
图侃天下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
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