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对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的积极影响

2018-11-26 00:37刘万鹏丁日明
冰雪运动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冰雪校园

刘万鹏,丁日明

(1.黑龙江工程学院 公共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2.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冰雪体育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自从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冰雪运动,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些群体中,学生群体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1]。随着我国体育总局《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印发,高校迎来了发展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的机遇,自此,冰雪运动正式在校园内拉开了帷幕。

推动我国冬季体育人口增加和冬季体育运动的普及,是我国申办和举办冬奥会的理念与使命[2]。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曾提出三个“必须”。其一,2018年需编制完成冰雪运动校园教学指南;其二,2020年建设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必须达到2 000所,2025年必须达到5 000所;其三,鼓励高校开设与冰雪运动有关的专业或对中小学冰雪运动教师进行有计划性地培养,直至2020年,需完成至少对500名校园冰雪运动项目专职或兼职教师的培训。由此可知,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中,高校作为主体之一,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的作用。冰雪运动在高校进行推广,能给大学校园体育活动带来新的内容,给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带来新的感觉[3]。我国各大高校需积极将冰雪运动引入到校园中,通过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大力发展冰雪运动。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分为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运动员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或者技巧,在天然冰或者人工冰场上完成的一系列运动体育项目,简称冰上运动。主要包括: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冰球等。

雪上运动顾名思义,就是运用雪板、雪杖等其他工具,实现在雪地上的滑行动作。大致分为:越野、跳台、高山、自由式等众多滑雪动作项目。滑雪比赛项目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早在1879年就举行了世界上第一场滑雪比赛,直到1924年被冬季奥运会正式列入比赛项目。中国的滑雪最早在唐朝时期已有文字记载,自20世纪20年代拉开现代滑雪的帷幕,1957年以来,每年都有正式的滑雪比赛。

1.2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会。由世界各地区轮回举行,逐渐成为世界上最盛大的冬季项目运动会,每隔四年举办一届,自1994年起,和夏季奥运会协调,相间举行。参与国家分布十分广泛,各大洲国家均有参与。

1.3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长期以来包含了体育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两大部分,是世界各地民族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体育文化精粹。

2 高校冰雪体育的现状

2.1 高校冰雪运动体育设施不够完善

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高校冰雪运动设施严重匮乏[4],就滑冰运动来说,近年来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比例不断上升,学生总数持续高速增长,由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一些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滑冰体育教学的高质量要求。另外,滑冰、滑雪体育项目需要庞大的场地设施、工具等,这对于本就资金不足的高校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滑雪的场地难以得到满足。是故,资金的缺少成为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校园冰雪体育物质文化方面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遏制我国无法顺利推行冰雪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的重要因素[5]。

2.2 高校冰雪运动师资匮乏,普及程度较低

由于冰雪体育运动对服装、工具、防具的要求非常高,且该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危险性,对技术和体力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门槛,再加上运过程中极易发生意外和危险,很多学生都望而却步,使得冰雪运动的发展严重受限。在教学实践中从事冰上运动的教师较多,而从事雪类运动的教师少,而滑雪是一项高危项目,教给学生的知识与学生所希望的冰雪运动知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内容结构没有多样性,再加上怕受伤导致学生本就对冰雪运动不高的兴致慢慢消失殆尽。由此可知,我国目前对推行校园冰雪运动的政策还没有在高校中全面普及,导致从事冰雪运动的教师偏少,给冰雪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困扰。

2.3 高校冰雪运动教学模式以及制度落后

课程设置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一现象并不是偶然,在众多高校中课程设置或多或少的都存在教学内容滞后化、教学知识单一化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冬季项目的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东北地区高校冰雪项目教学需要进行转变、改革与创新。许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陈旧,教学理念落后,使得本来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冰雪运动项目变得毫无趣味吸引力,阻碍了冰雪项目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7]。多年以来,许多高校的冬季体育课程设置中,仅仅将滑冰作为主要课程,并不重视和发展其他冬季体育课程。长期如此发展,势必会导致高校冬季教学缺乏多样性和广泛性,很难满足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尽管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校园冰雪运动能够促进高校校园冰雪运动体育文化的发展持赞同的意见,但是大部分高校领导对此不予重视,是故,校方没有定期举办的冰雪运动比赛、没有定期开展与冰雪运动相关的文化活动、没有定期的向高校学生传授关于冰雪运动体育的知识。这不仅导致大部分高校没有制定关于校园冰雪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学生对冰雪活动体育的忽视性。

3 冬奥会对高校校园冰雪运动的积极影响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成功申办2022年的冬奥会,我国的冰雪运动项目也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这使得我国冬季体育运动发展重心从东北地区逐渐南下,促进冰雪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

3.1 促进高校冰雪运动体育设施建设

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的消息振奋人心,这不仅能够提高我国体育项目在国际体育界的地位,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内冰雪体育项目的发展,使中国走向体育大国、综合强国的道路更加通顺,同时也让我国更加重视高校冰雪运动的发展。各大高校积极发展冰雪体育设施,综合学校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发掘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可以考虑利用可拆装式移动滑冰场、冰壶场馆突破“冰点”,为冰雪运动的大众化带来新生[10]。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设相关课程,以弥补学校在大型冰雪设施上的匮乏和不足。

充分开发和整合各类资源,将一些现有的冬季闲置的器材和场地,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的同时开发其潜在价值。学校也可以在一些设备器材闲置时,对外开放,并收取一定的维护费用,以补贴冰雪场地设施的高额费用,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发挥场地设施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当然学校要尽量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度的商业化倾向和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使用情况。在冰雪设施建设过程中,学校要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方式方法,避免过高的投资却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比如,室外冰场相较室内冰场而言,有着投资费用低、面积大等特点,学校可以适量增加室外冰雪体育场的建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2 加强对高校冰雪运动师资力量的培训

冰雪运动在高校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众多冰雪运动人口的崛起,需要更多的冰雪运动师资。师资培养是个大问题,建设一支专业、高效且素质优良的体育教师队伍非常重要[12],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冰雪运动的开展水平。冰雪运动全面进入高校课堂,需要更多冰雪运动专业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加快冰雪运动师资力量培养和科研能力提高,完善培训机制,使之及时掌握冰雪运动发展的最前沿问题,领会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趋势[13],因此,加快冰雪运动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2002年,国家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完成五个方面的目标,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打造相对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以增强体质、强调运动技能、复制体育活动社团、突显体育文化四个方面作为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践行指导思想就要求教师资源队伍觉醒主体意识,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出科学合理的认知,充分理解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成为综合人才。高校的课程设置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到重点培养,根据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形成动态的教学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要想带动广大学生群体参与到冰雪体育项目运动,必须加大教师群体对冰雪体育运动知识的普及和相关宣传工作。借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人人爱健身,个个学冰雪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广“百万学生上冰雪”活动,广泛开展学生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冰雪运动技能,继续扩大冰雪运动的影响范围。让冰雪体育课程形成常态化、持续化、成长化,积极促进学校冰雪教育的持续发展。全面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学生课外冰雪体育活动开展,举办大家喜闻乐见的冰雪体育活动比赛项目,让学生老师在竞技中体验到冰雪体育运动的乐趣所在,以推动高校冰雪体育运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响应贯彻全民健身的号召,为我国提供一批体育运动储备人才。

3.3 完善高校运动体育的课程以及制度

冰雪运动竞技中运动员的体质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今科技发展在运动中的影响也逐步增大,相关的科研项目研究也迫在眉睫。高校校园也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冰雪运动项目规律的理论研究,努力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校园冰雪体育文化,并根据各高校所开展的冰雪运动项目,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冰雪运动校园文化及其氛围[15],建立多种渠道全方位让大学生感受冰雪运动项目文化。从课程设置来看,学院应该定期邀请冰雪运动专家对学生普及知识,还可定期带学生去冰雪运动场馆进行体验,同时可以多举办校园冰雪运动联赛、校园运动会等趣味性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冰雪运动课程,让学生了解、参与和爱好冰雪运动,增强冰雪运动项目的校园影响力[14]。伴随着良好的对校园冰雪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科学训练方法的传播,必定为冰雪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16]。通过扩大校园冰雪运动的社会影响力,以此树立我国高校鲜明的冰雪体育教育文化形象,传播我国冰雪体育运动文化发展价值理念。同时,各个高校还可制定更全面、更详细的高校校园冰雪体育运动制度。在有了完善的制度保障之后,高校冰雪体育才能得到更加规范的发展,避免走很多弯路,朝着更高、更强、更远的方向发展。冰雪运动项目内容走进高校课堂,能够提升冰雪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我国还应该在高校建立起完善的冬季体育运动人才培养体系[17],为冰雪运动发展培养、输送和储备人才。

4 结语

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国家实施了冰雪运动推广普及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校要抓住机遇,从构建校园冰雪体育文化着手,探索实现“冰雪运动进校园”战略的路径,培养一批爱冰雪、会冰雪的体育储备人才。冰雪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占有极大的份额,是冬季体育文化的主体,也逐步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使学生全面的发展。由于冰雪运动是冬季体育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更容易吸引和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术和技能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对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独树一帜。另外,冰雪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同时还是一种新颖的休闲运动,可以丰富学生业余时间,将学生体育行为和休闲活动巧妙融为一体,休闲即运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随着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在促进好校园冰雪运动的同时,也推动了冰雪运动在国家的发展,以此来打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冰雪运动品牌,从多方面培养全民的冰雪运动(热情),为我国培养具有冰雪特色的体育人才。推动我国冬季体育人口增加和冬季体育运动的普及,是我国申办和举办冬奥会的理念与使命。[18]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冰雪校园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呆呆和朵朵(13)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