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2018-11-26 09:49刘春兰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肿瘤

刘春兰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该院去年两年时间内肿瘤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具体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发现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明显比未采用护理干预患者的发生感染率低,由此可知,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肿瘤;PICC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1-20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收录和治疗的133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将这133例病患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详细的掌握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中护理干预的实际情况。实验组中共有病例71例,男性患者41人,女性患者30人,其年龄平均都在52岁左右。在实验组中,肺癌患者15人,乳腺癌患者17人,胃癌患者15人,肝癌患者24人。PICC导管留置的时间平均在一个月左右。而对照组中病患共62例,男性占34人,女性28人,其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在对照组中,肺癌患者有34人,乳腺癌患者有13人,胃癌患者有11人,肝癌患者有4人,PICC置管留置的时间在6个月左右。这两组对照的相应数据资料均符合统计学的相关要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该试验过程中的肿瘤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化疗治疗,其在化疗期间,其PICC导管都会留置在体内,之后再详细的观察这些患者,将导管留置期间出现感染情况和未感染情况的患者进行明确的记录和划分,然后再结合所得的相关资料数据对其感染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环境预处理。在置管操作之前,先要对操作室实行消毒工作,通常情况下,消毒的时间大约在60分钟左右,最常使用的消毒方式为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消毒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置管操作,不过在置管过程中,需要按照无菌操作的具体要求实施,以免发生感染。

2)导管预处理。在导管处理过程中,首先利用肝素液对其开展彻底的清洗工作,之后再将导管浸泡在地塞米松稀释浸泡片刻,完成之后才可进行穿刺置管作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对患者开展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该治疗既可以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释放炎癥化学介质,也可有效抑制酶的产生。

3)穿刺部位选择。在穿刺置管过程中,通常会在瓣膜少的血管中进行,如果这部分存在问题才会考虑在肘静脉的血管中进行,其主要是为了合理的利用肘部关节的屈伸能力来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

4)消毒剂的选择。在穿刺置管时,先要对穿刺位置的皮肤实施消毒工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5)导管固定。在导管固定时,都会采用2000指数无菌透明塑料,来保证穿刺部位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尤其是对于比较容易出汗的患者来说,该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几率。如果存在导管外漏的情况,可以使用施乐扣对其进行二次固定。

1.3 判定标准

局部感染大多都是由于细菌滋生而引起的,因此在判定过程中主要是观察擦拭部位是否存在红肿、疼痛或者脓性物质分泌的情况。而血行感染除了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发热或者寒战等症状外,还要对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果其与PICC导管中的病原菌相同,且已经排除了其他感染因素,则可以判定其为血行感染。

2 结果

2.1 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

通过对这133例患者的观察可以看出,存在PICC感染的病例有12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左右,局部感染患者为10人,占总比例的8成以上,其余还有血行感染2人,静脉炎感染3人,菌血症1人。

2.2 PICC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分析结果得知,感染组中患者使用了TPN液体,且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其感染情况明显比未感染组的占比高。具体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3 讨论

3.1 感染因素

PICC是静脉通路的一种,其是以通过外周静脉穿刺的方式,将化疗药物注射到肿瘤患者的体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是通过手臂血管进入患者身体中的,可以有效的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减轻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痛苦。不过在置管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肿瘤患者发生PICC相关感染情况,进而减小患者化疗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对该院病例的研究,PICC感染发生率与原有的研究数据结果相同,这足以充分说明,PICC相关感染产生的原因与置管操作、固定、置管时间以及输液的类型有着直接关系。

3.2 护理措施

1)合理的选择导管类型,抓住置管时机

在PICC导管置管之前,首先要合理的选择导管的类型,一般医院使用的导管都具有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且能够预防返流,这类导管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减少感染的发生。导管型号选择完成后,就要在恰当时间做好置管操作,以降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当肿瘤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或处于骨髓抑制期,或存在感染症状时,则不适合置管操作。

2)确保置管操作的标准性、规范性

置管操作前要对周边环境消毒处理,确保置管工作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的。之后对导管实施处理,可以利用肝素钠对导管进行冲洗,或者利用地塞米松稀释液进行浸泡消毒,处理完成后再完成置管操作,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

3)保证导管固定的合理性

穿刺完成后,就该对导管实行行有效的固定,在固定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或者设备要经过合理的消毒灭菌处理,同时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另外在固定工作前,还要清洁穿刺部位及其周围适当范围内的皮肤,保证皮肤清洁、干燥,粘贴敷料时,应妥善固定,预防导管滑脱、移行。加之还要定期更换固定设施,防止感染问题的发生。

4 总结

在PICC置管期间,导致感染的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增强肿瘤患者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雪君,卫建宁.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6,6(7)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肿瘤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