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本细读,践行高效课堂

2018-11-28 12:18福建省漳州市马铺中心小学罗质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乡愁文本阅读教学

福建省漳州市马铺中心小学 罗质彬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将文本细读,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不断探究。文本是阅读的媒介,连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的桥梁。现在的阅读教学,学生在进行文本阅读中还存在着对文本解读能力有限、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质等问题,至此,采用文本细读法就显得尤为必要。文本细读法是一种深入研读文本的方法,它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 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现状

1.学生阅读认知不准确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进行阅读完全是因为教师的要求,其自身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都表示阅读非常沉闷,心里不是特别想进行阅读。所以,教师有必要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做出努力,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引入课堂新元素,改革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趣味性。

2.教师过于重视全面解读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太过于强烈,往往逐句给学生进行解读,而非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少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再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协助解析,有利于学生了解文本的大致方向。

二、细读文本,践行高效课堂的措施

1.斟酌文字,品味蕴涵

从字、词、句等材料入手解读作品是文本细读中一直强调的细读方式,在细读文本时,要注意细节问题,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背后都可能蕴涵很丰富的内涵,是细读的重中之重,不容忽略。

如在宋祁的《玉楼春》中有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的一个“闹”字是该句中关键的一个字,一个“闹”字把春天生机勃勃的静态画面动态化了,作者用字巧妙,一个“闹”字蕴含了无限生机与活力,描绘杏用“红”字,而红色作为暖色调,根据汉语当中词语的相关性联想机制,提到“红”就会与“火”联系起来,而说到“火”又会与“热”相联系,“热”又与“闹”相联系,所以与“闹”搭配可以说是神来之笔,让整个画面跳动起来了,活泼起来。正是这个“闹”字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万物复苏,告诉我们春天到了,不能辜负美景,出外踏春。作者的用词把学生带入一个特殊的情景,这就是文本文字的魅力,通过文本细读,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作者的情景,从另一个角度引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纵观前文,诗人都在描述坐船所观之景,而最后这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抓住这个关键字,能感受到诗人的漂泊之苦和思念家乡之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细读文本中,要将学生带入文本,引导学生主动去细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增强自主阅读兴趣。

2.结合语境,感悟语境

在语文阅读中,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带感情去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发展自己感受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因此,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可以获取知识,培养语感,不断提升在阅读中体悟文本情、意、趣和韵的能力。

如在《乡愁》一文的教学中,对于贯穿全文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感情抒发中,教师不应只抓住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去进行解析,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去结合整篇文章的感情线,多读几遍去体会作者口中的乡愁,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会引发不一样的情感共鸣,乡愁本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稍微引导,学生最终会融入情景,感受到真实的乡愁和作者对于海陆早日统一的殷切期盼。

3.抓住结构,揣摩写法

文本细读的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结构上,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才会对整个课文有不一样的认识。如《跳水》一文,这篇课文以写事为主,但通过对文章结构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文章主要在讲述跳水的危险性,体会到了文章主人公的沉着勇敢。文章采用叙事为主的写法,但是在情节安排上跌宕起伏,仿佛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现场的热闹和凶险。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叙事文本的写法,通过课文给予学生更多写作上的指导。再如《詹天佑》一文,可以抓住詹天佑“接受任务、勘测路线、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等事例的描述,感受詹天佑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课后,通过多文章写作手法的揣摩,用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影响的写法会深刻印在学生内心深处。

4.对比研究,相互印证

在《猴王出世》一文的教学时,选取的是吴承恩《西游记》的一个片段,教材上很多情节都是精简出来的,重点阐述了猴王出世的事件过程,淡化了人物外貌和环境描写,却也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教师可以将名著阅读放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在授课前,教师将原著的相关内容完整截取出来作为补充材料发给学生,在课程授课时,可以通过补充材料和文章结合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原著的优美语段,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深入地去理解其中各路英雄的形象。如今很多作家的作品在编入教材中时,会进行大量的删减,使得一些重要的描写会被淡化,因此,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相互印证,加重感受,加深理解,在拓展教学时也可引入其他名著,激发学生兴趣,并能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非常重要,也是体会语文教学魅力的重要方法,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执行者,需要不断探究文本细读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引导,带领学生进入文本阅读,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抒发,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乡愁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九月的乡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回头一望是乡愁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