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2018-11-28 12:59刘冬梅
名师在线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过程数学

刘冬梅

(江西省瑞金市井冈山小学,江西瑞金 342500)

引 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是教师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为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数学学习又比较难,如果单纯让他们进行自我探索的话,课后的学习质量会比较差;而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话,等到他们再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以及课外探索的时候,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所以课堂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1]。

一、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

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一些教科书上面的知识,还需要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教学重点,数学教师虽然不需要学生练习大量的题目,但是却要将最基础最常见的题型掌握透彻,而信息技术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在题库中筛选难度适中的题目组织学生思考,先由学生自由思考,然后组织合作学习,最后数学教师进行讲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合理划分学习小组,高效进行讨论。教师需要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恰当地选定学习小组成员,这对合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除学习以外的特点以及学习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划分在一组。如果是同性格的学生在一组,那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讨论得非常激烈,互相抬杠;要么就是保持沉默,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数学教师务必要重视小组成员的选择,从源头上杜绝一些隐患。此外,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幽默的言语,振奋学生的精神。虽然小学生的心理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但是数学教师依然要重视他们课堂情绪的调整,以较为轻松的话题引起他们的深思,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现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与日俱增,不仅要面对高难度的知识点,还需要承受来自父母来自教师的压力;数学课堂氛围也往往是以沉重为主,严重影响学生课堂情绪的提升。对此,想要取得理想的合作学习成果,数学教师需要先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让他们带着乐观的态度进行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课堂布置的合作教学任务。但是数学教师也需要注重自己言语的得当,幽默并不等于粗俗,数学教师应该掌握语言艺术,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精彩。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部分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前后环节,有些章节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已知知识的运用进行计算,开展问题解决的探索性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计算结果。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内容过程中探索新问题,只有具备了很好的理解能力,才能准确计算出未知研究式教学的问题,可以使学生通过全面学习知识来达到掌握。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还可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更加独立和积极,使学习变得更加具体和有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2]。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强大的艺术,并且使用范围很广,在数学推理和数学计算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感兴趣和发散思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正确理解数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方法正确教学的关键。类比推断是通过研究一种问题来推导对另一种未被学习的内容的理解。在数学理论上是相互关联的,让学生在另一个领域探索自主数学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全方位引导和拓展,避免其产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例如,在平面和直线垂直分析中,有时通过前向推理难以证明,此时如果采用反向证明可能很容易。可以从不同层面讨论问题,并运用综合思维模式解决问题。

三、应用绘图方法来准确分析问题

初级应用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由于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时总是因为理解不到位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画图来分析问题,使表达更直观、更清晰。例如,一个养鸡场有15只鸡,其中9只是公鸡,6只是母鸡。那么请问,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呢?在这个问题中,教师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来解释,可以用三角形代替公鸡、用圆圈代替母鸡,这样非常直观就可以计算出公鸡比母鸡多3只;并引导学生进入行列式即通过绘画来增强学科学习方法的应用,创造一定的情境。

四、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来提高数学的适用性

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生活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就是将数学知识带回生活,反映出它的具体应用和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数学观点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介绍一些实例,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衔接。所以,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并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践问题研究的目的是将数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复杂的生活内容来简化问题,从而达到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效果。如可以引导学生计算每个月的电费、水费,装修的时候需要多少地板砖地板,以及墙体需要多少材料等。如可以使用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来求最大值和计算最小值。数学知识在这些日常活动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提高数学的可达性。使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增加数学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水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应用教师教授的方法;同时,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上开展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结 语

数学是一门具有无限魅力的学科,色彩丰富,真实可融入生活;但在学生眼中,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使数学变得生动和具体;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过程数学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