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药剂的效果试验

2018-11-28 03:00韩文启孙厚行刘馨蔚王秀琴董向丽
落叶果树 2018年6期
关键词:波尔多液炭疽叶枯病

韩文启,孙厚行,刘馨蔚,王秀琴,董向丽

(1.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山东栖霞 265300;2.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苹果是栖霞市的支柱产业,栖霞享有“中国苹果之都”、“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栽培面积6.7万hm2(100万亩)左右,主栽品种富士、嘎拉、乔纳金、金冠等。嘎拉是富士的主要授粉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市苹果总面积的10%左右。近年来,苹果炭疽叶枯病成为嘎拉等中早熟品种的灾难性病害,发病重的年份7、8月叶片落光,引起秋后2次开花,造成次年绝产,严重削弱树势。该病还侵染果实,在果实上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众多的具红色晕圈的斑点,对果品质量影响巨大。该病难于防控,许多果农直接将嘎拉、金冠等易感品种伐掉、毁园,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自2012年中国发现苹果炭疽叶枯病后[1],生产上一直以波尔多液和吡唑醚菌酯防治为主[2,3],但吡唑醚菌酯极易产生抗药性。2016年和2017年笔者进行了更多有效杀菌剂的筛选试验,旨在为生产提供防控指导。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试验进行2年,分别在2个园内进行。2016年在栖霞市西城镇哨上村崔振平果园。地处东经37°20′,北纬120°41′。6、7月日均气温24℃,月均降水量125.1mm。丘陵地砂壤土,有机质含量0.9%,pH值6.9,面积2667m2。品种嘎拉,树龄12年生,株行距3m×4m,果实套袋栽培,5月22~25日完成套袋。管理水平中等。

2017年在栖霞市松山街道邹家村路丰波果园试验,地处东经37°23′,北纬120°46′。6、7月日均气温 24.5℃,月均降水量187.8mm。泊地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3%,pH值5.7,面积3335m2。品种嘎拉,树龄14年生,株行距2.5m×3m,果实不套袋栽培,管理水平中等偏下。

1.2 供试药剂与方法

2016年、2017年,2个试验园都在谢花结束(4月28日)后,于5月5日、5月20日2次喷施内吸性杀菌剂90%多菌灵1500倍与保护性杀菌剂70%代森锰锌800倍的混合液,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

供试药剂7种(表1)。依标签推荐浓度,每种药剂设1个浓度处理,以喷清水做空白对照。试验以3株为1个药剂处理小区,重复3次,共72株,随机区组排列。

2016年5月22~25日,套袋园完成套袋。试验喷药3次,分别在5月26日、6月20日、7月20日。7月25日摘袋。2017年,不套袋园试验喷药3次,分别在5月25日、6月18日、7月22日。以药泵喷药,树冠内外喷雾均匀周到,以叶片、果实着药欲滴液为度。喷药日有降雨时,掌握在雨前喷施。

采收前后的8月10日调查试验数据,每株树的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分别随机选取2个枝条,调查总叶片数、落叶数、病叶数,落叶按病叶计算;每个方位分别随机选取10个果实,调查病果数。叶片和果实上有病斑的计为病叶和病果。

病叶(果)率(%)=病叶(果)数/调查总叶(果)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叶(果)率-处理区病叶(果)率]/对照区病叶(果)率×100。

表1 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所用试验药剂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2,2016年在套袋苹果园试验的7种药剂中,4种药剂波尔多液、溴菌腈、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好,对叶片的防效分别为100%、95.8%、94.8%、91.6%,其间无显著差异;对果实的防效分别是100%、98.7%、100%、96.1%,其间也无显著差异。3种药剂多抗霉素、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的防效差,对叶片的防效分别为67.0%、54.9%、49.0%,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36.7%、15.5%、30.0%,均显著低于上述4种药剂的防效。

表2 2016年套袋果园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哨上村)

注:同列数字旁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如表3,2017年在不套袋园试验的7种药剂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与2016年套袋园的相似。4种药剂波尔多液、溴菌腈、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好,对叶片的防效分别为100%、96.2%、94.7%、91.3%,其间无显著差异;对果实的防效分别是98.9%、97.3%、96.5%、91.7%,其间也无显著差异。3种药剂多抗霉素、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防效差,对叶片的防效分别为59%、47.9%、41.0%,对果实的防效分别为13.4%、8.6%、24.1%,均显著低于上述4种药剂的防效。

表3 2017年不套袋果园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邹家村)

套袋园一旦叶片感染了炭疽叶枯病菌,苹果摘袋后3~5天,果实就感染病菌,7天后果实病斑多达几十个,说明炭疽叶枯病属于后期侵染,尤其7、8月阴雨季。所以后期对该病的防治不能放松。

3 小结与讨论

经过2年的药效试验发现,波尔多液是预防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首选杀菌剂。对苹果叶片和果实的炭疽叶枯病防效均高。其有效成份是碱式硫酸铜,以胶体形式存在,在水中呈絮状,喷施到植物上,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药膜,粘附力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达20~30天,即使遇连阴雨天,也能很好地保护植物体免受病原菌的侵染。

溴菌腈是广谱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铲除作用,对真菌、细菌和藻类均有效,对炭疽病有特效,对苹果炭疽叶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仅次于波尔多液。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菌体细胞正常发育,抑制病原菌生长,并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在生产中可以作为吡唑醚菌酯的替代品与其交替施用。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几乎与溴菌腈相当,且较溴菌腈经济便宜,常用于防治苹果其它病害如轮纹病、褐斑病等,一个生长季最好不要多次重复施用。溴菌腈和甲基硫菌灵均是内吸治疗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以作为雨前保护剂施用,也可以作为治疗剂雨后补施。

咪鲜胺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虽有较好的内吸治疗效果,但作保护剂使用时持效期短,不适合雨季单独使用。

多抗霉素、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3种药剂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效较差,这与一些研究报道有别[4],可能与施药时间或施药时的天气条件有关。

炭疽叶枯病潜育期短,产孢快[5],在7~8月温度较高且遇连阴雨天时,病菌大量侵染叶片,2~3天后即可发病显症,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再侵染,常会见到雨后天晴果树叶片迅速焦枯而大量落叶。所以该病的防治策略是:抓住防治适期,在雨前一定要喷施杀菌剂进行保护,如果雨前错失施药时机,雨后一定要补喷有效的内吸治疗剂,即保证下雨前后植株上要有药剂存在。但是如果遇到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往往雨后即显症,补施内吸治疗剂也为时已晚。这就要求施用的杀菌剂要被植物吸收速度快,或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

猜你喜欢
波尔多液炭疽叶枯病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雨季苹果园怎样使用波尔多液
杀菌防病如何正确使用波尔多液
苹果园雨季如何正确使用波尔多液
柑桔树应慎用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