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常用树形及栽培模式

2018-11-28 02:58乔峰王敬民李金平李敬华程栋
落叶果树 2018年6期
关键词:母枝新枝花芽分化

乔峰,王敬民,李金平,李敬华,程栋

(1.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淄博 255000;2.威远县无花果科学研究所)

无花果(FicuscaricaL.)属于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L.)果树,聚合果,隐头花序 ,雌雄异株。根据所含花的类型和结实情况,分为4种:野生型(Caprifig)、斯密尔那型(Smyrna)、圣比罗型(San Pedro)、普通型(Common fig)。野生型含雄花和短柱雌花(即虫瘿花),其它类型仅含长柱雌花;斯密尔那型授粉后坐果,普通型为单性结实,圣比罗型秋季花芽分化的果实不需授粉即可坐果,而当年花芽分化的果实需授粉后坐果。国内栽培的无花果品种为单性结实的普通型。

无花果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矿质元素,如维生素C、氨基酸、蛋白质、钙、铁等,并具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有“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的功效,现代医学证明无花果中含有抑制癌症的物质,如补骨脂素、苯甲醛等。无花果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极少,可绿色无公害栽培。

随着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无花果产业从初级加工到深加工快速发展,栽培面积和销量也逐年增加。无花果属于亚热带落叶小乔木,对温度、湿度等要求严格,温度过低易受冻害,影响产量;湿度过高易落叶落果,影响品质。南北方气候不同,无花果的栽培模式也各异。笔者总结了中国不同区域无花果的栽培树形、栽培模式,简介如下,为不同区域无花果种植和发展提供参考。

1 栽培树形

1.1 丛状形

定植当年,在距离地面10cm短截主干,促使基部抽生新枝。选留均匀分散在不同方位的4~6个新枝做主枝,秋季主枝留30~40cm修剪。第2年,每主枝上保留1~2个抽生的新枝,培养为结果枝,秋季在结果枝基部5cm处修剪。第3年,上年修剪的结果枝转为结果母枝,并抽生新结果枝,每主枝保留1~2个结果母枝,结果枝共15个左右,每年秋季在结果枝基部修剪。每5年回缩至主枝30~40cm处。

树冠矮小紧凑,无主干,呈丛生状。成形快,修剪简单,适用于矮化密植和埋土防冻,但枝条密集,通风透光差,影响果实着色和内在品质。

1.2 开心形

定植当年在距地面30~50cm定干,促萌发新枝。选留均匀分布且生长健壮的3~4个新枝,培养为主枝,长至40~60cm摘心,萌发侧枝1~3个,秋季在侧枝外侧芽饱满处短截;第2年,每侧枝上萌发1~3个副侧枝,第3年及以后每年对副侧枝短截,以促发健壮枝,并剪除过密枝、无用枝及干枯枝。

树冠中大,主干低,结果枝短。该树形树冠通风透光好,利于果实着色和提高果实品质,但修剪复杂,成形慢,冬季不易防寒。

1.3 X形

定植当年在30cm处定干,选留长势一致、与行方向成45°并相互垂直的4个枝条作为主枝。无主干的植株选留4个丛生枝,培养主枝。秋季对4个主枝拉枝,使其与地面平行,分别与行方向成45°,长度在1~1.5m。第2年,在主枝两侧每隔20cm左右培养1个结果母枝,秋天在结果母枝基部5cm处修剪。第3年在结果母枝上抽生结果枝,每年在结果枝基部或结果母枝处修剪,如主枝或结果母枝老化,应及时更新复壮。

树冠低矮,无主干或主干较低,结果母枝均匀分布在主枝两侧,通风透光好。修剪简单,易于冬天防寒;但成形复杂且时间长,主枝长势不一,结果枝易歪,需拉枝或吊枝(图1)。

图1 无花果X形树形

1.4 Y形

定植当年定干30cm,促发分枝,选取与行向垂直的两分枝做主枝,秋季主枝留40cm修剪。第2年在主枝顶端培养2个结果母枝,秋季在结果母枝5cm处短截,第3年在结果母枝上培养新的结果枝,秋季短截,每5年回缩至主枝40cm处。

树形简单,仅2个结果母枝,每年结果母枝萌发1~2个结果枝,对称分布在定植行方向两侧,易修剪,成形快,但长势旺,树势强(图2)。

图2 无花果Y形树形

1.5 一字形

定植当年定干25cm,选留顺行向的两分枝做主枝;若无主干,在基部丛生枝中选取2个做主枝,秋季修剪至1m,并拉枝至与地面平行。第2年在主枝两侧每隔20cm培养结果母枝,下拉主枝端部的结果母枝,延长主枝,秋季回缩结果母枝至5cm左右。第3年在结果母枝上培养结果枝,秋季再短截,每5年在距主干10cm处回缩。

树形简单,主枝与行方向一致,结果母枝均匀分布在主枝两侧,成形快,易修剪;主干低,易防寒,但两主枝长势易不一,结果枝易歪,需吊枝(图3)。

图3 无花果一字形树形

1.6 H形

定植当年定干40cm,选留与行向垂直的两个芽,待长至30cm摘心,促生与行向平行的新枝,并拉至水平;新枝长至1m摘心,在其上两侧每隔30cm留结果枝,每年秋季在结果枝基部5cm处修剪,第2年促生新枝,每5年在距主干10cm处回缩。

树形修剪简单,但树形培养复杂,主干多(图4)。

图4 无花果H形树形

2 栽培模式

2.1 露天栽培

中国南北方气候不同,选择的无花果露天栽培树形也不同。南方冬季气温高、空气湿润,能安全越冬,在选择树形上更注重产量高和管理方便,主要选择开心形、Y形;夏季多雨,空气潮湿易造成病虫害,如天牛、炭疽病等,要注意防治,如果园配备排水沟,冬季主干涂抹生石灰。品种选择优先考虑果实品质,并注重抗病性、抗涝性。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无花果易受冻害,影响次年生长和产量。露天种植要防寒,生产上多选择树势低矮、易防寒的树形,如丛生形、X形、一字形。每年秋季重剪,易于实施防寒措施。品种选择首选结果早、成熟期短、抗寒性好的品种。

威海是无花果老产区,地处沿海,冬季气温较内陆同纬度地区高,无花果冬季不受冻害,树形选择多为开心形,树势开张大,结果枝密集,以短结果枝为主,长度一般30cm左右,平均结果约16个,666.7m2产量可达2500kg。

2.2 拱棚栽培

拱棚栽培在中国南北方均有使用,但目的不同。南方用于夏季防雨、防鸟,北方用于冬季防寒。北方拱棚栽培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陆、河北省河间市等地,树形一般选择X形、一字形,便于管理和冬季加膜覆盖。拱棚内冬季增盖薄膜能提高温度,确保免受冻害,且能提早成熟和延长采摘期,3月上中旬萌芽,7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采摘期达4个月。选择结果早、果个大的品种,如波姬红、玛义斯·陶芬。

2.3 日光温室栽培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种植无花果主要采用管理方便的X形、一字形,密植栽培,一般2m×2m。日光温室栽培不受冻害且提早成熟,2月中上旬萌芽,6月中旬果实成熟,12月中旬落叶,采摘期达5个月。品种选择以结果早、果个大为主。

3 小结

目前无花果整形修剪以重剪为主,如X形、一字形,这与无花果的生长结果习性有关。无花果当年生新枝和上年生枝均可结果,但无花果枝干含水量高且髓大,易受冻害,低主干或无主干的树形如X形、一字形易于防寒,秋季重剪后第2年春先营养生长再生殖生长,但树体矮小、贮藏营养少,不利于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且绝大部分无花果品种结果节位偏高,一般在8~12叶开始结果,易降低产量。北方无花果露天栽培冬季易受冻害,一般重剪、埋土防寒,但发芽期晚和落叶期早,影响产量。

设施内(如拱棚、日光温室)温度高,能够避免冻害和延长采收期;无花果休眠期短,早春提早萌芽和结果。设施栽培成本高,露天种植产量低,但都急需选育抗寒、结果早的品种种植,或改良其树形或种植方式,提高主干、增加树体养分,合理施肥灌溉,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降低结果节位。

南方栽培无花果不受冻害影响,应适当提高主干,选择Y形、开心形或主枝较多的H形,通过提高树干或增加主干数量增加树体养分,促进次年新枝生长和花芽分化。但夏季多雨,空气湿度大,需注意排涝和防治病虫害,合理设置株行距、配置排水沟或避雨栽培。

4 发展建议

无花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中国非无花果起源地,缺少雄树资源和授粉媒介,无花果育种起步较晚。美国1908年开始无花果育种,当前以色列已选育出大量新的无花果品种,且现已实现分子辅助育种,日本已完成无花果全基因组测序,定位控制雌树与雄树的基因,并实现远源杂交。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科研院所开始积极引进种质资源,陆续开展相关栽培和育种工作。近年来,中国无花果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基础科研工作急需跟进,特别在育种、栽培管理方面。应扩大种质资源库,特别是雄树资源的搜集,针对不同的种植方式确定相应的育种目标,如针对日光温室栽培选育结果早、树势弱、品质好的品种;拱棚栽培选育抗寒、结果早、树势弱的品种;露地栽培选育抗寒、抗病、结果早的品种。研究灌溉、施肥、树形修剪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合理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完善适应不同地区无花果栽培的技术规程,促进栽培规范化、简约化。

猜你喜欢
母枝新枝花芽分化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育71-1桑树母枝直径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曲苑新枝
曲苑新枝
低温和5—氮胞苷对油菜花芽分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
曲苑新枝
曲苑新枝
结果栗树修剪四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