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课文练写点小组合作巧分工

2018-11-28 11:27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翠鸟动作同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例文,能从动作入手把它的活动过程写清楚,尝试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通过小组交流、伙伴评价等活动,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学习吸取他人优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留心观察

(一)出示图片,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观察力最强。老师带来了一幅图,我将图片分成了12块,我们一块块翻开,看谁能第一个猜出来。

(请学生选择一个数字,依次猜)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只猫呢?

生:3号图片中尖尖的耳朵,耳朵上的纹路像猫科动物,7号图片中那双眼睛,眼球是细长的,感觉很像我们家的猫。

师:原来你的制胜秘诀是细致地观察了每一张数字背后的图片,并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了推理。

(二)引出狞猫,了解狞猫

师:为了奖励每一位在仔细观察的同学,小猫带来了它的亲戚——狞猫。(出示图片,简单介绍)狞猫主要分布在非洲,体格强壮,大约是家猫的两倍大,主食鸟类、小兽,它跳跃能力极强,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

【设计意图:课程伊始,从游戏入手,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其明了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此外,又为之后的环节做铺垫。】

二、观看短片,了解写法

(一)播放视频,观察内容

师:今天,狞猫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项绝技,它的这项绝技用时很短,各位小朋友要睁大眼睛啦!

(播放视频)

师:狞猫在干什么?

生:狞猫在捕食猎物。

师:把视频缩成了一句话,简洁明了,概括能力很强!(板贴:狞猫捕猎)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吗?

生1:敏捷。

生2:迅速。

生3:霸气。

……

(二)温故片段,了解写法

师:正是狞猫的敏捷、迅速,让大家在看视频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这么震撼人心的场面,要是能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那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狞猫的厉害啦!那如何将这个过程用文字具体而又生动地记录下来呢?其实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已经给了我们示范。

出示: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翠鸟在干什么?

生:翠鸟在捕鱼。

(板贴:翠鸟捕鱼)

师:读了这两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

生1:我觉得这是一只动作很敏捷、机灵的翠鸟,从蹬、飞、叼、贴、飞这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么多的动作。

(板书:蹬、飞、叼、贴、飞,敏捷)

师:你从这几个动词中感受到了翠鸟捕猎时的敏捷。(板贴:捕猎时)

师:有捕猎时,当然就有捕猎前啦。找一找,捕獵前的翠鸟有哪些动作?(板贴:捕猎前)

生2:疾飞、停、注视、等待。(随机板书)

师:这些词让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翠鸟?

生3:专注、有耐心、有毅力的翠鸟。

师:文中哪部分写的是捕猎后呢?(板贴:捕猎后)

生3: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师:可这不是写翠鸟啊?

生3:它写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是为了说明翠鸟捕鱼速度特别快。

师:原来作者借助周围环境——苇秆、水波,从侧面写翠鸟捕鱼之快,实在是高!

师:翠鸟捕鱼,除了对主角翠鸟的描写,配角小鱼也有出场,只是一笔带过。

【设计意图:狞猫捕猎的视频简短但却震撼,要将短短20秒的视频内容记录下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存在一定难度。《翠鸟》一文则细致地捕捉了写作对象的每一个动作,从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这三方面进行描写,为学生的本次练写提供了仿写的模板。】

三、视频回顾,捕捉动词

师:其实狞猫捕猎的过程和翠鸟捕鱼有很多的相似点,老师也将它分成了捕猎前、捕猎时和捕猎后三部分。接下来,老师将再播放一遍视频,请同学们自主选择一处,快速地记录下动词。比比谁的动词用得恰当。

(再次观看短片,学生记录动词)

师:我们分板块来分享下你们记录下的动词,选择捕猎前这块的同学先来汇报。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进行补充。

生1:迈、停、趴、注视

生2:盯着、左右观望、匍匐前进、走走停停

生3:弓着背、猫下身子、竖起耳朵、观察

……

(按动作发生的前后顺序记录板书)

师:同学们看得都好仔细,不仅如此,记录下来的动词也让老师眼前一亮。

师:哪些同学记录了狞猫捕猎时的动词,一起来分享下。

生1:跃、奔跑、跳、咬、抓住

生2:迈开四肢、纵身一跃、紧紧抓住、死死咬住、旋转落地

生3:冲、猛扑、叼住、后空翻、落地

……

(按动作发生的前后顺序记录板书)

师:狞猫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同学们捕捉到了,那捕猎后,你观察到了哪些事物,或是联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1:草丛、草地、羽毛

生2:尘土飞扬

……(根据回答板书)

师:集体的力量真是大啊!在大家的努力下,狞猫的动作基本都已经罗列在黑板上了。

【设计意图:将狞猫捕猎的过程分为捕猎前、捕猎时、捕猎后三块,让学生自主选择记录的板块,给学生课堂主动权的同时,也解决了因视频时长短、学生记录速度慢而带来的困难。分板块的动词分享,集合了孩子们的观察所得,为后面的练写打好了基础。】

四、小组合作,练写片段。

师:动词有了,如何将它们变成一幅幅画面,这将要靠你们的语言文字了。这次练笔我们小组分工写,请先听清楚要求:

①每个组内两位同学写同一处,六人刚好三处,谁写哪处,由组内自己商讨决定。

②写完之后,小组内连起来读一读,互相借鉴,互相修改。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连起来读给大家听。

(小组讨论分工后,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式的练写,让学生更专注于自己所负责板块,提高了写作的效率与质量。组内两人负责同一板块,能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互相借鉴。】

五、小组展示,互评修改

1. 小组上台汇报,其余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①找一找,展示的片段中运用了哪些动词?

②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动词?为什么?

③想一想,该片段突显了狞猫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2. 根据小组展示情况,再自行修改、添加内容。如修改好,可以尝试在练习单上将另外两个场景补充完整。均完成后,根据互评表同桌互评,获得相应的星级。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想一想,让学生了解该如何品鉴他人习作的优秀之处,也为自行修改做好铺垫。从一个场景的精练精改,到整个片段的完成,考察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桌互评表的设计,让学生在评价时能心中有“尺”。】

六、板书设计

附1:

《狞猫捕猎记》任务单

一、观看《狞猫捕猎》视频,仔细观察,选择一个场景,快速记录下动词。

捕猎前 捕猎时

捕猎后

二、小组合作,练写片段。

捕猎前

捕猎时

捕猎后

※我来评一评※

1. 找一找,展示的片段中运用了哪些动词?

2.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动词?为什么?

3. 想一想,该片段突显了狞猫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修改并完成《獰猫捕猎记》,同桌互评。

同桌互评表

附2:学生练笔

猜你喜欢
翠鸟动作同学
笑翠鸟
下一个动作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