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

2018-11-28 11:27李争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画像特长外貌

李争

一、教材内容简析

《我的“自画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习作7。题目中的“自画像”三个字加了引号,表示不是真的为自己画像,而是通过文字进行自我介绍的一种形象化表达而已。

教材内容给予了我们以下教学提示:

1. 读者意识。将自己介绍给班级或一个群体中不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人,他可能是新老师,也可能是新同学。这就告诉我们,本次习作要强化读者意识。文字的价值在于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本篇习作也是本单元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从说到写的自然升级。

2. 选取素材。写作提示告诉我们,本次习作可以描写自己的外貌,可以谈谈自己的兴趣,可以讲讲自己的爱好,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特点。写作提示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也为老师提供了选材指导的路径。

3. 精致表达。描写人物离不开具体生动的细节,离不开生动鲜活的事例。每个人都不是平面化的,而是立体的、多面的,这样的介绍才更真实,这样的自己才显得有血有肉。这是教材中的泡泡图给予我们的提醒。

4. 分享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材要求:写完后,读给家人听,根据他们的建议,对自己的草稿进一步修改完善。这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相关习作要求的积极回应。

二、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循故导新,引入话题,顺学而导,梳理选材。

2.图文对照,活动激趣,抓住特点,学好外貌。

【课前准备】

1.提前完成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课后作业:将口述内容写下来。

2.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或一张自己的照片。

【教学设计】

一、自我介绍,引入话题

经过昨天口语交际课上的一番交流,我们认识了许多新同学、新朋友。请将昨晚的家庭作业本拿出来,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自我介绍,让老师和新同学来认识一下你?(指名2~3名学生读)

二、交流引导,梳理选材

刚才几位同学的自我介绍,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指名说,教师随机板书)

板书:外貌、性格、爱好、特长、品格……

看来,自我介绍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让我们一起读——(教师指板书)

三、观察外貌,捕捉特点

1.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镜子或照片,想一想:自己外貌的哪些部位最有特点? 3分钟完成作业单1的填写(PPT出示)。

作业单1:

外在的我

五官 有何特点

(关键词) 选最有特点的

2-3项标注

发型

眉毛

眼睛

鼻子

嘴巴

耳朵

……

衣着

2.交流引导:按一定顺序说说你最具特点的五官是哪些部位。

3.图文对应,体会特点,积累词汇,学习表达。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将以下词语对号入座。

出示眉、眼、鼻、口等图片,学生选出对应的词语。

A.柳叶眉 B.火焰眉 C.远山眉

A.丹凤眼 B.眯缝眼 C.铜铃眼

A.蒜瓣鼻 B.鹰钩鼻 C.酒糟鼻

A樱桃小嘴 B血盆大口 C尖嘴猴腮

(2)学生借助图片,将所选词语说成一句具体生动的话,如:柳叶眉——看,她两道细细的眉毛就像两片会动的柳叶,标致极了。

4. 仔细观察镜子或照片中的自己,具体、生动地说一说五官中最具特点的部位。(指名说,师生评议,重点关注是否抓住了特点说具体,说生动)

四、猜猜我是谁

1.学生用5~8分钟描写自己的外貌,要求:抓住自己的外貌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文稿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

2.以小组为单位猜猜看。小组长收齐组员草稿,随机抽读其中2~3个片段,其他组员猜一猜被读文稿中的“我”是谁。

3.以大组为单位猜猜看。教师分别从各小组收取约10篇文稿,随機抽取其中2~3篇,朗读后引导全班同学猜一猜“我”是谁。

备注:此环节,“猜猜我是谁”是手段,引向表达才是关键。能抓住特点写具体,自然会被猜中;非如此则相反。此环节,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下水文放入其中,故意制造“课堂意外”,并为学生的表达提供范例。

五、修改完善

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外貌片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鲜活的事例,抓住生动的细节,写出内在特点。

2.连缀成篇,听取他人的修改建议,将文稿修改得更完善。

【教学设计】

一、复习外貌,引入话题

1.指名读人物外貌片段,关注是否抓住了自己的特点来写。

2.一个人的外在,用眼睛就能看得到。别人真正不了解的是我们内在的脾气、性格、爱好、特长等。

二、对照自我,确定选材

1.请同学们对照自己,从脾气、性格、爱好与特长等几个方面中任选1~2个方面写出关键词句。3分钟填写完成作业单2(PPT出示)。

作业单2:

内在的我

方面 关键词句 选特点最突出的1-2项标注★

脾气

性格

兴趣

爱好

特长

2. 交流引导:在以上几个方面中,你感觉自己特点最明显的是哪些方面?

三、现场采访,巧授技法

1.教师从班级中选出几个特点迥异的学生登台,参与沙龙活动。如果其中有新转入的同学或新老师就更好了,这样才能保证真实的交际情境。

2.老师做主持人,学生做嘉宾。在聊天的过程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话并生成教学意义:

(1)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在脾气性格方面有什么特点?能举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吗?

备注: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性格的丰富与多变,对自己脾气性格的介绍要尊重真实的自我。

(2)爱好人人有,特长各不同。哪位同学愿意讲一讲自己的爱好或特长呢?爱到什么程度,能具体说一说吗?

备注:此环节的对话,重在引导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表达技巧。

四、学生动笔,完成草稿

学生打草稿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完成二次备课。

五、交流评议,修改完善

1.重点评议是否做到了用事实说话,细节描写能否让人物立于纸面。

2.优秀片段的赏析借鉴,典型问题的评改提升。

六、连段成篇,精益求精

1.将外在的我与内在的我整合成一篇文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自我。给你的自我介绍加上开头与结尾,会让习作更完整。请注意段与段的上下衔接。

2.将完整的自我介绍读给父母或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然后修改完善。

3.班级开辟“看,这就是我”专栏,入选作品做到图文并茂,可以为自己画一幅简笔画,也可以在文字旁边贴上自己的照片。

猜你喜欢
自画像特长外貌
自画像
奇特的蛇鹫
老板的特长
我的自画像
写好人物外貌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外貌与内在
特长
钱就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