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研究

2018-11-30 02:26汪明艳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布局自主学习笔者

汪明艳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更多的地理技能,利用地理思维解决地理问题;还要求学生吸收更多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高中学生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培养自主学习地理的意识和能力,更快更好地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1]。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设计新颖多样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更新为“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更快地掌握地理知识。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引导学生自身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他们学习起来才可以便捷、轻松、容易,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比如在教学《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理论知识时,笔者引导学生先阅读然后找准关键词,再进行记忆;而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和《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笔者则采用读图法和归纳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教学内容;同时,笔者指导学生根据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建议,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让他们不再是一味地被动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主学习,让他们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地理思维,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穿插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技术被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因为它可以给学生呈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激活他们的感觉器官,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欲望。新课改也一度强调:“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多采用一些现代电脑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革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如果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中,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这个载体进行教学,那么不仅可以营造欢乐、轻松的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内容时,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一般是地理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下静态的冷气流和热气流,然后为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理解不到位,对学习地理的热情骤减;而且他们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观形象的认知表象,从而导致他们对于地理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层水平,无法深入地理解以及吸收地理知识。而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Flash动画,可以为学生呈现冷热气流相遇时引起的大气运动的现象,让他们通过Flash动画,获得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体验,真正理解形成大气运动的原因以及过程;而且,在课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有关地理内容的PPT,并且在课堂上尝试着演讲。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让他们体会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从而督促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以生活为媒介实施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以生活为背景展开的教育是活的。”照本宣科的传统地理教学已经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不能与新课标中提到的“建设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的理论相适应[2]。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灵活性和教育的应用价值,从而让他们可以从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上升到学习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地理。比如在学习《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时,笔者为学生分析了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得出的结论是:山区的交通路线是沿着山谷和河谷以及等高线相同或者相近的地区布局;而与之相较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在两城镇之间的线段布局。然后,笔者接着在黑板上,以画图的形式讲解了这两种布局的地理位置。在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知识充分理解之后,笔者让他们思考:“大家根据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来解释一下我们家里以及学校周围的交通布局。”话音刚落,他们就积极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发言,甚至有一位学生还对学校周围的交通布局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于他的质疑精神,笔者给予了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保持勇于探究的热情,而且还能激发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精神,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建立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就需要有方法、有技巧地在旧知和新知之间进行衔接和融合。这样一来,既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又可以实现“学无止境”,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时可以游刃有余、有的放矢。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一些学习的心得和经验,而且也能促进他们的涵养提升,整合知识的能力日趋提高,不断突破自己,取得优秀的成绩。比如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第二节内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这一节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把上一节所学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用树状图表达出思想的演变以及过程;接着,引导他们学习新课,并且也能帮助他们梳理清楚在“人地关系思想”的引导下中国是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然后,让他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它们的意义所在。有的学生就说到“荒漠化的防治工作”;还有的学生说到“控制人口数量”等策略。除此之外,笔者还通过结合我国国情,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唯一性,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而且也可以加强他们的爱国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从而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教师在引导学生整合零散的地理知识时,不仅会潜意识地影响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态度,而且也会让他们归纳、整理和统合知识的能力更上一层楼;学生在形成这种能力之后,还可以将其迁移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进而可以让他们各科的成绩共同提升。

结 语

总之,地理课堂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生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索以及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帮助学生完成对各个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考点内容的解读;扮演好“指引者”的角色,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为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他们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都能得到真正的提高,进而提升他们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布局自主学习笔者
中小学学校建筑布局设计探讨
以专利布局洞悉泰雷兹发展与创新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境外机构或加速布局中国债市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