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阅读的必要性

2018-11-30 02:26王柳明
名师在线 2018年26期
关键词:保尔笔者学生

王柳明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一中学,江苏太仓 528400)

引 言

作为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已经常常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有人会说,阅读是一种个人行为,为什么要小组合作?笔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小组合作阅读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让阅读意愿更主动

有些学生因为其成长环境和自身条件不喜欢阅读,但环境可以加以改变。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一个有阅读氛围的群体中,容易引起全体人员的从众行为。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有关阅读的班级舆论,对个体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促使其与班级取得一致,这种类似于物理学上“共振效应”的话题共鸣,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1]。

二、小组合作,让阅读内容更广泛

一个人的阅读面是有局限的,小组合作阅读就可以使得个人的阅读面进行“扩容”。比如男生对热血、武侠可能更感兴趣,若小组内的男生成员声情并茂地讲述《水浒传》《射雕英雄传》等故事,就会改变女生以为热血、武侠类著作只有打打杀杀、腥风血雨等情节的错误观点,带动女生成员对书本的了解以及对相关作者其他作品的阅读兴趣。笔者班里就有一位语言表达能力强、表现欲充分又不怯场的男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脱颖而出,他在讲《西游记》《水浒传》的时候很有自己的风格,一些假装惊堂木一拍那种说书先生模样的细节表现,引得全班都听得津津有味。

三、小组合作,让阅读体验更全面

小组合作阅读就是系统利用阅读过程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来促进学生阅读。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有这样一个报告:阅读24小时之后巩固率上升到20%;而调动各种感官获得知识,24小时以后,知识的巩固率要上升到30%;交流、合作、讨论之后,巩固率更是能达到50%[2]。

班中不少学生对一个故事或整本书的解读粗浅而零碎。以教材中的文本阅读为例,比如对《伟人细胞》中贾里人物形象的赏析,学生往往仅从某个词句出发就做出定论,观点通常是片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小组不同成员的视角不同,通过合作探讨交流,互相补充,就能归纳出更为全面的认知,明白要从多方面来考查一个人,而且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也会因此更加记忆深刻。

四、小组合作,让阅读思想更深刻

学生的智力水平整体差别并不显著,但其学前教育的充分程度差异颇大。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也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有些学生因为自身条件的局限,看书看得比较浅层,此时若能有学优生针对性地点拨提醒,往往能够使其茅塞顿开[3]。

从笔者已经推行的小组合作阅读实践中可见,一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有思想的,他们能在概述情节的时候点评人物,加入自己的看法。学优生考察班内其他同伴阅读效果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基础性质的填空题、简答题,融会贯通的选择题和各抒己见的主观论述题,应有尽有,基本覆盖班内阅读水平的各个层次,以生带生的阅读成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比如在交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九章内容时,有学生问道:“达雅变成了布尔什维克,保尔为什么非常高兴?”答曰:“她是保尔的妻子,是一个在家里边受气的女孩子,是保尔领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能成为布尔什维克,保尔当然会非常高兴。”但问问题的学生补充了他的想法,他觉得:“这一情节,更侧重体现的是保尔这样的布尔什维克对群众的引导影响之大,他们也许身残但依旧志坚,经历了重重困难依旧能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像保尔,就是在那么不利的情况下,成功改造了达雅,下了火线,在平凡生活中继续发光发热,这无疑让保尔布尔什维克的形象更加高大,这也是作者希望的,但这种高兴,却可能少了一个丈夫对妻子的那种角度立场,这段感情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却不见得是一场幸福的婚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作为教师,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给予了肯定,整个过程中台下学生听得有滋有味的画面也让笔者深感欣慰。

五、小组合作,让阅读过程更有趣

对于一个会读书的人来说,一个人的阅读可能更有味儿,但并非全部初中生都是如此[4]。在组织过多次阅览室、图书馆阅读之后,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爱读课外书,懂得了不少知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只看漫画,对于纯文字的读本甚少触碰,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们孤立地读书,有一定的阅读障碍,缺少了同伴间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于是,笔者决定由学优生牵头,组织进行精彩纷呈的分享。分享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传统的书目推荐,还可以是线路图绘制、人物形象绘画,包括一些具备挑战性和开放性的互动环节,有一定的探索和讨论的价值,不用讲求深奥,但可以追求“激趣”,只要能引起同学的正向阅读兴趣,均可以采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学习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争先的斗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同样有效。小组合作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阅读,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通过合作,营造“众乐乐”且各有收获的学习氛围。

再者,小组合作阅读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固定地围坐在一起介绍、讨论,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自己分配角色进行文本表演,还可以把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小组,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的信息深加工,然后在全班演说、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小组合作阅读就会更为灵活有趣,能更多方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结 语

小组合作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变“苦读”为“乐读”、变“死读”为“会读”,在时代呼唤“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值得一试。

猜你喜欢
保尔笔者学生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老师,别走……
救朱赫来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赶不走的学生
奈保尔
学生写话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