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

2018-11-30 11:05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余文庭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层次性分层评价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 余文庭

采用分层教学法,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内容,对学生实施差异化的层次性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当前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问题较多,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所以,强化对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实施路径的探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更加强调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分层教学,既可以使尖子生冒出来,同时又能够保证后进生不落伍,使学生都能够向前迈进。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原则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指导原则:第一,水平相近原则。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情况和智力能力,保障各个层次的学生水平相近,促进各种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第二,差别模糊原则。要保障学生的分层是可变的、动态的,随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对学生的层次做出对应的调整,同时还要保障好分层结构的保密性,避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第三,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保障学生跳一跳即可摘到苹果,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目标、要求以及教学策略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引导,并做好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强化对学生的分类指导,控制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分层不合理

分层教学模式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实施,有赖于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分层方式,保障教学分层的合理性。虽然大多数小学校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都采用了分层教学模式,但是其教学分层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高。有些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分层依据。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虽然能体现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却无法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努力,并且所采用的数学试卷难易程度不同,也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出现一定的波动。这种教学分层方式忽视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性,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因素,导致教学分层较不合理。

2.目标分层不合理

目标分层是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工作的核心,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但是很多小学在数学分层教学中都存在着分层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只注重对尖子生的教学工作,制定的教学目标更符合尖子生的学习情况,在实际教学时也比较关注尖子生,存在着严重的教学歧视心理。而对于后进生,数学教师对其的关注较少,也没有制定符合后进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数学基础较差学生应有的关注和关爱,没有制定针对数学基础较差学生的数学教学目标,导致分层教学实施效果较差。还有一些数学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层次较差的同学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制定不切合实际的目标。

3.评价分层不合理

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评价不合理的问题,教师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评价策略,多数教师都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评价机制,如: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表扬的评价机制,充分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及时肯定这一部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对于层次稍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励的评价策略,既要给予其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同时又要注重解释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其学习努力的方向。对于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竞争性的评价机制,高标准、严要求,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谦虚、谨慎,努力去超越自己。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层次性,仍然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评价方式,导致教学评价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层次,虚弱了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中的作用。

4.过程分层不合理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教师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部分。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引导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注重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以及立体化的弹性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歧视心理,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尖子生的学习情况,忽视了对后进生的课堂教学关注。还有些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没有考虑到教学问题的层次性,导致课堂教学问题的思维难度没有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四、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1.科学分层,认识差异

在运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应先做好学生的分层工作。在进行数学分层之前,教师应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和调查,在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学生的数学教学分层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数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信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感情和态度上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体现出一定的教学层次性,既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步,又要保障尖子生的超越、奋进。例如:在进行学生分层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以及数学基础能力等进行多次考察,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层次。教师还应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爱好等情况,并将其作为学生分层的一个参考因素。

2.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好课外辅导教学的分层工作。课外辅导要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主,既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要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在制定课外教学指导计划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对应的辅导计划。对后进生而言,除了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困难的症结外,还要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优等生来说,注重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对于中等生而言,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同时又要为学生指出未来的学习和努力方向,让中等生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不断取得学习进步。例如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甲车每小时行驶90km,乙车每小时行驶60km,乙车提前两小时出发,问甲车几小时追上?教师在指导低层次学生时,要重点帮助学生解出题目;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指导时适当改变题目中的变量,如提前三小时出发;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可以适当加大题目难度,如增加丙车的相遇问题。

3.注重层次,巧设练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逐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一的状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增加教学素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对于数学层次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教学材料对其进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对于数学学习层次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难度更高的教学素材,适当增加教学难度,进一步提高其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在小学课堂教学练习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型,如基本题、变式训练题、深化训练题以及选做题、拔高题等。其中,基本题以及变式训练题等简单题型可以针对层次较低的学生,帮助其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深化训练题的难度稍有提升,可以在教学时针对处于中间层次水平的学生。而选做题、拔高题等难度较大,可以针对层次较高以及其他层次中有余力的学生。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则运算知识时,可以为低层次的学生设置基础运算题,为中等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稍高的多项训练题,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可以开展训练题竞赛,通过竞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4.多元评价,激励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工作。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层次较高的同学的评价标准也应较高,层次较低的同学的评价标准也应适当放低,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横向评价。在教学评价时,不能过分表扬层次较高的同学,避免其逐渐生出骄傲、自满的心理,也不能过分批评层次较差的同学,应对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的教学评价要体现出一定的教学层次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教学评价策略。对于层次较低的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其优点进行评价和分析,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师生的认可和表扬,帮助其树立起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对于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其优点进行积极评价的同时,还要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鼓励评价。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激励评价,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谦虚、谨慎,努力去超越自己。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科学划分学生的学习层次是前提和基础,合理的教学过程分层是关键,科学的教学练习分层是学生提高的保障,而多元的分层教学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所以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猜你喜欢
层次性分层评价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