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指导与交流指导相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18-11-30 11:05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李志威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牛奶交流融合

江苏省南京市翠屏山小学 李志威

点拨指导,指的是教师以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合适的机会,以画龙点睛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理解获得知识点,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交流指导,其实是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实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将点拨指导与交流指导相融合,合理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案。下面,我将要简略地谈一谈如何将点拨指导与交流指导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

一、学会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进行点拨指导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仍旧还是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比如有的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而是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只顾着教学的现有成效,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思维锻炼,这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及时地、经常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进行更加准确的教学,而且还能够在交流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在学习“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假设有一个长方形的纸板,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面积计算——长方形纸板的长是10cm,宽是6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现在将长方形的长剪掉4cm,此时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剪掉后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通常来说,学生们对于第一个问题都是较有把握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头脑还缺乏锻炼,缺乏多维性的思考与练习。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思考锻炼。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图形的方式来理解题目,先将原本的10cm×6cm的长方形剪出来,然后将其长度剪掉4cm,通过这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就能一下子明白剪掉之后的图形是正方形,面积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相信通过这样的点拨与交流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定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课堂的学习效率也能够获得大大的提高。

二、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也需要点拨与交流相融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有思考,就会有问题的产生,有问题产生是一件好事,说明学生有真正动脑筋去想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好好把握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并且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与指导。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解答课文例题的方式与学生展开讨论——“在解答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图片中的三个人一共喝了几次奶?三个人各喝了多少牛奶呢?”理清了思路之后,第一个问题“三个人一共喝了多少奶”就很容易解决,只要将三个人所喝的牛奶加起来就可以。而对于第二个问题“三人喝完之后还剩下多少牛奶”,学生之间就存在一些争议,有的学生认为用一份牛奶减去三个人所喝牛奶的总和就可以了,有的同学觉得应该用一份牛奶分别减去三个人所喝的牛奶的量。这个时候,教师先不要说学生的思路是对是错,而是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思路认真进行运算,结果发现两种算法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思路的点拨,让学生明白虽然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可以选择计算较为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三、恰当地对教学重点进行点拨与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将交流与探讨浪费在没有太大意义的问题上。只有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较为准确的把控,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在教学的重点、关键点进行交流与点拨。

比如,在学习《表面积的变化》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例如:“厂家正在进行餐巾纸的促销活动,买一送一,要将两盒餐巾纸用塑胶袋包装在一起,如何设计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案呢?”通过提出这样实际性的、较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思考,而且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够有较深的理解。再比如,在学习《方程》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提出实际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小学生在思维、记忆等方面的成长是迅速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好好把握学生的这个时期,好好运用点拨指导与交流指导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越来越优秀。

猜你喜欢
牛奶交流融合
如此交流,太暖!
送牛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融合菜
炫彩牛奶画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