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11-30 11:05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9期
关键词:记笔记导图思维能力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孙 雪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反映学生学习效率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数学课堂上出现得尤其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学习效率低,对学习内容不理解,跟不上课堂节奏。对此,学生需要对课程进行大量的练习,增加对知识的熟悉度。思维导图转变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方法,它能够针对知识最核心的部分架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学习思维导图能够轻松架构知识系统,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练习与拓展,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直线上升。

一、引导学生了解并接受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用法不同于以往学生的学习方法,它更像是网状的知识架构或者说是建筑类型的,而以往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或记笔记的方法都是线性的,知识点都是细碎不成系统的,这样建立不了知识体系,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极费精力。而思维导图则不同,思维导图能够利用知识点之间细微的联系建立网络,学生能够轻易理清自己脑中的知识。它是由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也是有“世界记忆之父”称号的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通过人们脑中相关信息之间的联系与联想,将原本散乱的知识运用学习者善于接受的方式联系在一起,通过一级一级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要做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建构思维能力,补充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堂小练习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当我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明显精力不济时,我就会利用趣味小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现在我们有一个茶壶、一些杯碟没有洗,但是现在客人来了要喝茶,我们却没有热水。怎么办呢?烧开水需要15分钟,洗茶壶需要3分钟,洗杯碟需要5分钟。效率最高的方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学生习惯建构思维后,后续学习到的知识都会自然而然地建构成高效系统。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课堂小组训练等方式来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作业,一方面利用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充分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的思维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在小组训练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由于思维导图分层级而下,学生可以先找出问题的核心主体,然后一步步分清主次对问题进行剖析。如我曾故意提出一道证明两角相等的问题,难度系数较大。学生四人一小组努力解决问题,其中一个小组首先将问题划出,随后围绕这个问题仔细分析。当我走过去时,能够明显看到学生在其周围画满了他们的思考,例如相似三角形、对顶角相等以及平角等于180度等条件。就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复习了一遍之前学过的知识,甚至还有同学想到了逆向思考的办法,让人相当惊艳。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学生的大脑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不仅是在探索自己,也是在学习组员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记笔记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记笔记的方法是线性记录法,内容零散易忘。但思维导图不同,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同时还需要思考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记笔记时,思维是在不断运动的,不断熟悉着数学内容。

三、在课后对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学生在课后也能够继续利用其为自己带来较高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数学课堂的有效延伸,既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更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但鉴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建议教师可以采用规定或者作业的形式来鼓励学生多多练习思维导图。例如学生可以在预习及复习的环节利用思维导图熟悉数学知识。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自行理解数学知识,了解公式及定理,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图层,这样不同于以往的浏览课本的预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本知识,在复习阶段学生也可以这样做。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合上书本,用默背的形式反省今天的课堂内容,最后在白纸上写出知识层级,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它不同于以往学生几乎是线性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内容一层一层地叠加起来,让学生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数学体系中盘活数学知识,构建完善的数学系统,而这要求学生拥有相当的建构思维能力。教师若要利用思维导图来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训练其建构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知识的深刻印象。本文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众多教师朋友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记笔记导图思维能力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第6章 一次函数
用手写记笔记
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