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专业素养探析

2018-11-30 06:32徐旻玥王爱军
文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专业素养讲故事

徐旻玥 王爱军

内容摘要:实践“讲故事、写梗概、评小说”三位一体的专业素养构建路径,其有助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讲故事的目标在于训练听说讲演等表达交际能力,写梗概的目标在于训练归纳综合与文字驾驭能力,评小说的目标在于训练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该教学模式之于高师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文学阅读 专业素养 讲故事 写梗概 评小说

专业素养指的是从事一个行业所必需的硬性素质和软性素质,即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实践以及合乎社会认同的精神风貌与言行举止。中文从业者的基本素养是读、说、写、评,如何培养这些基本素养?笔者认为除了采取合乎各自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方法之外,还得践行“讲故事、写梗概、评小说”三位一体的专业素养构建路径。

一.讲故事:彰显人的生命情调

成长离不开故事,生命由故事丰富。如果没有故事,心灵必然枯燥、寂静、空洞。故事养育了人类,滋润了心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或多或少都留有父母或祖父母“讲古”的动人情景,这是生命个体回味不尽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讲故事的行为(包含讲与听两种状态)能凸显人的生命情调和精神向度,其对于家庭氛围或家庭关系的营构以及儿童的成长环境皆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讲故事理應成为中文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讲什么和怎么讲。

讲什么是指讲的内容必须有所要求。内容应来自于教学课程单元,故事应来自于作品选规定的篇目。以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为例,课程开设是在学生大一时段,课程内容分为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块,具体又分为精讲和泛读两部分。精讲内容由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发地参与互动补充。泛读内容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会及时跟进评价。凡是叙事类作品(小说、戏剧、叙事诗歌、记事散文)都可以作为讲故事的内容。

怎么讲是指讲的形式应该活泼多样。讲故事不同于诵读作品的原文,而是要把故事讲的清晰、完整和动听,能吸引住听众,激发听众的兴趣。这就需要掌握讲故事的一些技巧:情节选择、语速快慢、节奏抑扬、语言模仿、神态贴近、肢体表达等等。一般而言,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设计课堂情景短剧,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几位学生共同完成。因为叙事类作品的每一段情节、一个细节、一种场面都是一幕富有戏剧性的片场。因此,讲故事尽量要进入作品与现场,通过吻合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形象化的演义作品。比如讲到阿Q欺负小尼姑那个情节时,可以刻意模仿,注意语言及神情的贴近性,既还原人物又融入自我个性,展现一个创造性的人物形象。

二.写梗概:促进语言概括能力

写梗概的目标在于训练学生的归纳综合与文字驾驭能力。人们往往有这种认知:会说者不一定会写,会写者不一定会评。因此,说与写与评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距离,让会说变成会写,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比如写梗概——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写梗概当然不是把讲故事的文字内容直接记录下来,而是把故事内容言简意赅化和条理清晰化,这就涉及文句措辞和语言表述问题。因此,写梗概需要注意三点:书面化而非讲故事的口语化,逻辑性而非讲故事的动听性,精练化而非讲故事的丰厚性。

写梗概要实现口语化向书面化的过渡。讲故事允许一定程度的口语化,甚至允许语言措辞的轻微变形与夸张,其目的在于制造讲听现场的即兴效果。因此,讲故事渗进了表演的元素,这合乎情理。还是以阿Q欺负小尼姑那个情节为例,当阿Q摸了小尼姑新剃的头皮后,小尼姑质问阿Q“你怎么动手动脚”,阿Q回了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是小说原文的情节。当讲故事时,可以适当地给阿Q加一些现代式口语,如“呵呵”、“吆嗬”、“妈妈的”等等。讲故事时可以模仿阿Q说:“呵呵,和尚动得,我动不得?”这不但并未损害阿Q的本然形象——无赖样或赖皮脸,反而能给讲听现场带来特别的效果,这便是讲故事时的口语化作用。然而,写梗概则不需要这类口语化,必须书面语。

写梗概追求情节之间的逻辑性,而非讲故事时那种动听性。讲故事时允许存在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因为不搭时,可以随时回去补充甚至于采用插入语进行说明以引起听众的注意,这便是说与讲的灵活性和随机性。然而,写梗概一旦形成文字,不可能出现来回往复的现象,不允许插入语和补充语。只能是客观化的叙述,清晰地陈述情节以及情节之间的关系,让读者轻松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果一个叙事文学作品的故事梗概让正常读者读两三遍才知晓其内容,那么这样的故事梗概必定是写失败了。

写梗概讲究叙事内容的精练化,而非讲故事的丰厚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说字符必然胜于书写字符。所以,讲故事时可以举例细节,甚至于允许如对衣扣发饰等细微之处的生动描述,也可以点线面铺陈乃至于形容细枝末节,这种丰厚性完全取决于讲听时的现场氛围,根据听众的眼神和状态进行随机性发挥。写梗概则追求叙事的简练和干净,不可拖泥带水面面俱到,不允许细节的还原和发挥,而是要准确概括作品中的细节和情节。

三.评小说: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评小说的目标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会讲者可能会写,但未必会评。反过来,会评者又未必会说。这是文人的通常法则。的确,评价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程度的悟性,即天赋。然而,对于入了中文行当的学生而言,求学期间的努力和培养也能生发效用,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培养中文专业各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势必要建构“说——写——评”三位一体的专业素养模式。

教师指导学生评小说时需注意方式方法。首先,不能事先把要评价的小说布置下去。因为,文科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异于理科作业,即文科作业具有“现成性”——对于某个问题总能查询到相关的答案,而且非唯一性。理科作业如数学物理化学,一个问题往往不见得有现成答案,这需要学生去验算、实验和实践。然而,文科专业的作业题目往往会有现成的答案可稽,不自觉不想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自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粘贴拼凑,滑入抄袭的泥沼。即使有所为之的学生,因为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后也会无意识的从众。因此,这样的评小说方式难以凸显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掘与培养人才。其次,评小说必须借助即兴课堂作业来实现。随堂作业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力、表达欲和实践性,而且可以避免课后抄袭现象。教师于临下课前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现场评价分析讲故事和写梗概的那些小说,可以全面的评价,也可以分析小说中的某个片段或情节。评价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针对一个切入点即论点进行分析。切入点的获得途径是文本细读以及讲故事和写梗概的训练过程,切忌凭空想象或先入为主,可以通过“拎关键词”的方式确定切入点。所谓关键词,即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对发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质疑,凭借阅读者的自我感知度罗列出一群关键词来,然后根据自我兴奋点和知识面进行评价选择,拎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词语或词汇来,而这些词语词汇往往就是研究的切入点和中心点,围绕这些关键词便能升华出一个或几个观点来。关键词常见诸于文章的标题、主人公的姓名、重复的语词语段、结尾,以及小说的叙述视点、特殊意象、渲染暗示等等,这些都是文本有意味的“细节”。具体过程可参阅笔者的另一篇文章《细读文本·拎关键词·敲定论题·习作论文——高师文科生论文写作与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①评小说的字数可以不限,内容深浅可以不论,但语言要通顺流畅,完成时间要事先规定,当堂收交作业。

四.讲·写·评:专业素养构建路徑

在讲写评的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参与,紧密配合,有效地完成专业素养训练任务。教师要切实扮演好编导的角色,要善于构建活力课堂。大学课堂实质上是人生的舞台,教师往往要身兼导演、编剧与演员三职,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舞台剧,彰显着师生的个性化色彩。教师要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实践性,从而构建吻合学生个性化特征的活力课堂。所谓活力课堂就是告别以往的“讲听问答”被动式课堂为现代的师生互动参与式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个性都会在讲写评的课堂上得以充分展现。教师必须要在讲故事、写梗概、评小说每个环节之后及时反馈和点评,以保证讲写评的有效性和价值性,否则就流于形式而无任何意义。

要实现高师中文专业素养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当然还离不开一些基本的保障措施。比如,要建构适宜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如个性化实践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以及锻炼的平台,说课需要微格教室、演讲与口才需要公共的交流平台,等等。另外,需要改革单一化的管理与评价模式。教育教学部门转变管理职能,改革管评模式,成绩认定模式,评奖指标模式,确实为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再者,目前教育界鲜有关于“讲故事——写梗概——评小说”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探讨。大多数关注点只取其一,如《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剖析》②、《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③等等。它们只是单向度地探讨了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中的某一类现象,并没有把讲故事、写梗概和评小说三者作为高师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途径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讲故事、写梗概、评小说”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之于高师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注 释

①王爱军、陆依洁:《细读文本·拎关键词·敲定论题·习作论文——高师文科生论文写作与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现代语文》,2015年第11期。

②张荣翼:《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剖析》,《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③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作者介绍:徐旻玥,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5级(1)班学生;王爱军,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与课程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专业素养讲故事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
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