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探究过程 演绎数学规律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的教学与评析

2018-12-01 05:01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荣英子朱春雷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彩旗彩灯盆花

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荣英子 朱春雷

数学学科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数学的基本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但数学教学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认识过程,即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建构数学的基本结构,掌握数学的规律。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一课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科学演绎数学规律,特做下面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评析。

一、创设情境,感知排列规律

1.活动:记忆大赛

规则:男生记忆蓝色的数字,女生记忆红色的数字,比一比谁记得对快。

第一轮,男生:1625 女生:1268

第二轮,男生:162536496481

女生:126812681268

谈话:比了两轮,男生有没有什么话要说?

2.引入

谈话:女生观察的数字有规律,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物排列的规律。

【评析】结合一个小游戏引出“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排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规律的兴趣,引发进一步探索规律的欲望。

二、探索规律,认识周期现象

1.呈现情景,整体感受

出示国庆节照片。由国庆节氛围引入盆花、彩灯、彩旗排列的情景图。同时让学生整体感悟:图中的盆花、彩灯、彩旗是怎样排列的呢?

2.探索盆花排列规律,学会找规律的方法

(1)初步感知盆花的排列规律

教师:观察盆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追问:也就是几盆为一组呢?每组的顺序是?

指出:那我们就说盆花是按这个顺序重复排列的。

(2)用圈一圈的方法找规律

引导: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它的规律呢?

谈话: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盆花排列的规律,你们觉得哪种方法能让我们一下子看出盆花排列的规律呢?

指出:圈一圈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规律。

(3)归纳盆花的排列规律

指出:盆花是一组一组,按照相同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3.探索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提问:那彩灯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你能用刚才圈一圈的方法找到规律吗?

提问:至少比较几组才能判断圈得对不对?

指出:彩灯也是一组一组,按照相同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提问: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小结并指出:找规律的时候不能只观察第一组,要和其他组进行比较。

4.比较归纳,认识周期现象

比较: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归纳:像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就叫作周期现象。

5.辨析举例,加深感悟

出示铅笔排列图。

提问:这里的铅笔是按周期排列的吗?

明确:周期现象是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的。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评析】第一步,从生活切入,再到书上的情景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三种物体的排列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第二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盆花的排列规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圈一圈的方法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排列的规律。在找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时,一是让学生再次体会圈一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在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发现至少比较两组才能找到规律。第三步,根据三种事物的排列,归纳排列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更一般化的概念:周期现象,使学生感悟由个别现象抽象概括出一般数学结论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以及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最后,举错例进行辨析,交流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内化概念,提升认识。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利用盆花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周期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能解决“如果把盆花继续往下排,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吗?

(1)排一排:排到第19盆花正好是蓝花。

(2)算一算:19÷3=6(组)……1(盆)。

小结:如果个数比较少,可以排一排,但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2.利用彩灯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用算一算的方法能求出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吗?

提问:刚才“除以3”,为什么这次要“除以4”?

(2)第40盏是什么颜色的灯?怎么列式呢?

追问:刚才的计算结果都有余数,现在没有余数,我们怎么确定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呢?

(3)交流:用除法计算结果分成几种情况,谁来说说看?

师生小结几种情况。

3.利用彩旗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按彩旗的排列规律,第26面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提升:余数什么情况时是红旗,什么情况是黄旗?

【评析】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根据排列的规律能确定某个序号的物体在排列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具体物体或图形。在交流中体会列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经历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建构数学的基本结构。

四、创新实践,演绎规律

1.创新实践活动:设计大赛

谈话:想不想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请你用△□○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并提一个问题考考你的同桌。

同桌合作交流设计成果。

2.回顾反思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评析】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再次体验周期排列的特征,并能根据已有的规律自己演绎出规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领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总评

数学规律是构成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因此,数学规律的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概括过程。以盆花、彩灯和彩旗为例,让学生先分别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它们排列的规律;再将三种物体放在一起,比较归纳这三种事物排列的共同特点,从而抽象概括出共同本质的属性,归纳出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1.数学规律的引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教学情境,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2.数学规律的发现。数学规律是抽象的,教学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三种按周期规律排列的事物为例,让学生经历直观感知的过程,建立丰富的表象,再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概括出三种事物排列的共同特点,从而找到数学规律。

3.数学规律的内化。教学中以一个铅笔排列的反例进行辨析,分析规律中的关键词“依次重复”,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细节。交流生活中的例子,是为了帮助学生内化概念,提升认识。

4.数学规律的演绎应用。规律教学遵循把生活情境数学化,抽象出数学模型,再把数学模型应用于生活的原则。在合情推理的前提下,结合演绎推理,能够促进体验数学学习结果的正确性。利用周期排列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周期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通过不断的数学思考演绎建构新的数学规律和知识。

猜你喜欢
彩旗彩灯盆花
数 花
小熊嘟嘟备彩旗
彩灯
如果没有细菌
元宵佳节点彩灯
交 谈
交 谈
插彩旗
学问旅游两不误
有多少盏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