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大棚早春栽培技术

2018-12-03 03:05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青年路295号蔬菜局413002王迪轩
新农村(浙江) 2018年11期
关键词:穗果分苗缓苗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青年路295号蔬菜局 (413002) 王迪轩

番茄大棚早春栽培,是利用上年11月下旬播种育苗,翌年采用大棚套地膜的一种栽培方式,可达到提早播种,提早上市的目的。

1.播种前准备

(1)选择品种 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对高湿度适应性强,分枝性弱,抗病性强(对叶霉病、灰霉病及早疫病、晚疫病有较强抗性),早熟丰产,品质佳,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红宝石、改良903等。

(2)确定播期 番茄育苗天数不宜过长,60~80天可育成带大花蕾适于定植的秧苗。各地应从适宜定植期起,按育苗天数往前推算适宜的播种期。如越冬冷床育苗一般在11月中下旬播种;采用电热育苗可在12月中、下旬播种,于2月中下旬定植大棚;采用大棚温床育苗可在元月上中旬播种,秧苗供3月中下旬地膜或露地定植。

(3)种子消毒 一般以药剂消毒为主。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漂出瘪种子,再进行消毒处理。可采取粉剂干拌法或药液浸泡消毒法。用甲醛100倍液浸20分钟后捞出,密闭2~3小时,用清水洗净,可预防早疫病。用10%磷酸三钠和2%氢氧化钠水溶液浸种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可预防病毒病。

(4)浸种催芽 种子经药液浸种消毒后用20~30℃清水浸种5~6小时(粉剂干拌消毒后不能再浸种)。出水后晾干表面浮水,在25~28℃温度下催芽,隔4~5小时翻动一次,每天中午用温水淘洗一次,70%种子出芽可播。为增强抗寒性,也可在极个别种子破嘴时即停止催芽,转入0℃左右低温下锻炼5~6小时,再逐渐升温至催芽的适宜温度。

(5)配制营养土 由腐熟堆肥7份与肥沃园土3份,经混合后过筛,每100千克营养土中加入硫酸铵0.1千克、过磷酸钙0.4千克、草木灰1.5千克,充分混匀。

(6)准备播种床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每平方米播种床用40%甲醛30~50毫升,加水3升,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2.播种及苗期管理

(1)播种 苗床播种:将刚露白的种子拌细砂或细土,均匀撒播在床面上,播种后覆盖厚约1厘米细土,覆土后床面喷洒乐果、敌敌畏等杀虫农药,防治地下害虫。

营养钵播种:装入营养土的钵依次排紧放入床内,趁湿每钵播入发芽种子2~3粒,用消毒细土盖没,接着撒土填满钵间空隙,喷一层薄水。

注意用药土播种的底水要大些。每平方米播种8~10克为宜,每亩大田用种量50克左右。播后盖地膜保温保湿。

(2)苗期管理 出苗前管理:播种后要盖严棚膜,不要通风,保持白天25~26℃,夜间20℃左右。幼芽拱土时撤掉塌地膜受光,拱土前一般不浇水,撤地膜后盖土易干燥,可少量喷水,把盖土湿透。

出苗至破心期管理:经常擦拭透明覆盖物尽量多见光,间拔过密苗。控制白天气温16~18℃,夜间10~15℃。地床播种,一般不浇水。育苗盘播种,床土易干燥,应当在子叶尖端稍上卷时喷透水。若出现戴帽,可在傍晚盖棚前用喷雾器把种壳喷湿,可自动脱帽,或喷湿后人为帮助摘帽,不能干摘帽。若因覆土过薄出现顶壳,应立即再覆土一次。注意防止低温多湿,必要时应加温。

破心至分苗期管理:改善苗床光照,提高床温,水分以半干半湿为宜,育苗盘播种浇水次数要多些。白天气温超过30℃时应在中午前后短期放风,降温排湿。如床土养分不够,可结合浇水喷施0.1%复合肥液。

3.分苗及分苗床管理

(1)分苗 2~3片真叶前,选冷尾暖头晴天分苗,以容器分苗最好。密度10厘米×10厘米。深度以子叶露出土面为度。及时浇定根水。

(2)分苗床管理 分苗后3~5天管理:闷棚不通风促缓苗,晴天还应盖遮阳网,保持高温高湿促缓苗,白天地温20~22℃,夜间18~20℃,白天气温24~30℃,夜间16~20℃,遇寒潮侵袭时应加强保温和加温,可在大棚内套小拱棚,小拱上加盖草帘等防寒,也可用地热线加温。不可用煤火或木炭加温。

缓苗后管理:苗床气温、地温应比缓苗期降低3~4℃,但夜间气温不能低于10℃。4~5片真叶时易徒长,容器育苗时应及时拉开苗钵的距离进行排稀,使秧苗充分受光。保持床土表干下湿。对已发生徒长的幼苗可用50毫克/千克矮壮素喷洒。

秧苗迅速生长期至秧苗锻炼前管理:追肥可叶面喷施0.3%尿素+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及时揭盖保温覆盖物,逐渐加大白天通风量,降温排湿。即使是阴天也要在中午透气1~2小时。

定植前5~7天进行炼苗,逐渐加大白天通风量,至昼夜通风,在不发生冻害的前提下,可以昼夜去掉覆盖物,控制浇水使床土露白。

4.定植及此后田间管理

(1)定植地准备 于前作收获后,土壤翻耕前每亩撒施生石灰150~200千克,提高土壤PH值,使青枯病失去繁殖的酸性环境。土壤翻耕后,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0-9]+) ([0-9]+)千克、饼肥75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采用全耕作层施用的方法,做到肥与畦土充分混合。此后,立即整地作畦,畦宽1米,畦沟宽0.5米,沟深0.3米,畦面平整,略呈龟背形,然后覆盖地膜,整地施肥工作应于移栽前10天完成。

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亩设施可用80%敌敌畏乳油250克拌上锯末,与2~3千克硫黄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后无味时定植。

(2)定植 定植时期:在10厘米土温稳定通过10℃后定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大苗越冬后,应提早到2月上、中旬抢晴天定植在大棚或小拱棚内。

定植规格:每畦栽两行,株行距25厘米×50厘米,每亩栽([0-9]+) ([0-9]+)~([0-9]+) ([0-9]+)株。

定植方法:定植时,每蔸撒入1∶([0-9]+) ([0-9]+)的五氯硝基苯药土50克,定植后浇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溶液作定根水,并用土杂肥封严定植孔。浇定根水,在土温低时不宜过量。

(3)田间管理 促进缓苗:白天适宜温度最好达25~28℃,夜间15~17℃,地温18~20℃。定植后3~4天内一般不通风。为保持较高的夜温,可在棚内加设塑料小拱棚,遇寒冷天气,加盖草帘、塑膜等多层保温,有地热线的,可进行通电加温,维持土温15℃。缓苗后视情况浇1~2次提苗水,一般不追肥,也可视生长情况轻施一次速效肥。缓苗后随气温升高,加大通风量,适当通风降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3~15℃。开花结果初期,白天23~25℃,夜间15~17℃。空气相对湿度60%~65%,低温阴雨天气,可于上午通电加温2~3小时,维持地温8~10℃以上。

插架:缓苗后进入旺盛生长时要及时插架,方式选用单立架或篱笆架。

保湿:始花到开始坐果地不干不浇水。待第一批果的直径长到3厘米时结合追肥浇一次水。

保花保果:开花结果期易落花落果。可使用调节剂如2,4-滴、对氯苯氧乙酸等处理花朵提高番茄坐果率。用2,4-滴处理,浓度10~20毫克/千克,前期温度低时可选用15~20毫克/千克 ,中后期10~15毫克/千克;用氯苯氧乙酸处理,浓度为20~50毫克/千克,气温低时适当偏高,反之偏低,当每一花序上有3~4朵花盛开时处理,每朵花处理一次即可,一般4~5天处理一次,气温较高一个花序喷一次,处理时要对准应该处理的花朵进行喷射。

整枝、摘芽、摘叶:宜采用单杆整枝法,只留主杆,所有侧枝全部摘除,每株留3~4穗果,也可每株除主干外,还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此侧枝仅留1穗果后即摘心。一般在侧芽长6~10厘米时选晴天中午进行。并要摘去第一穗果以下的衰老病叶。早熟品种单杆整枝,留2~3穗果,晚熟品种留5穗果后摘心,注意果穗上方留2片叶。

撤膜调温: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后随着外界气温升高,可把棚膜全部撤除。盛果期保持白天25~26℃,夜间15~17℃,地温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45%~55%。外界最低气温超过15℃,可把四周边膜或边窗全部掀开,阴天也要进行放风。

浇水追肥:盛果期后再浇2~3次壮果水,结合采收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施浓度为30%的人粪尿200千克或复合肥10~15千克,还可结合喷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0.1%~0.3%的磷酸二氢钾。灌水宜于上午进行,忌大水漫灌。灌水后应加强通风,后期高温,应保持土壤湿润。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可降低棚内湿度,减少高湿型病害的发生。

5.采收物催熟

(1)采收 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2)催熟 在番茄着色期应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

浸果法:即在果肩开始转色时采收后,用([0-9]+) ([0-9]+)~([0-9]+) ([0-9]+)毫克/千克乙烯利进行浸果1~2分钟,浸后沥干,放入20~25℃温度下,约经5~7天可转红。

植株喷雾法:约在采收前半个月,第一、二穗果进入转色期时,喷洒500~([0-9]+) ([0-9]+)毫克/千克乙烯利一次,间隔7天后再喷一次,可提早6~8天成熟。

猜你喜欢
穗果分苗缓苗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蔬菜播种、分苗的方法
秋冬季节茄子辣椒的分苗技术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番茄整枝有技巧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番茄分苗后到缓苗前的管理要点
预防春茬蔬菜畸形果三要点
春季早熟番茄定植后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