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说”

2018-12-03 03:06徐平
江西教育C 2018年9期
关键词:孔繁森脱壳语言表达

徐平

口语交际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教学提出了非常具体而且十分明确的目标要求。可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说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标志。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说话”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很多学生说话时前言不搭后语、词不达意。所以,我们应明确“说话”训练不仅是口语交际课上的,而应有机地贯穿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说话”训练进行到底呢?

一、紧扣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把语句说完整

部分学生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缺乏把语句说完整的意识,特别是在课堂回答问题时,或是想什么说什么,或是说得吞吞吐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富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追问,帮助他们形成 “我要把话说完整”的意识和习惯。如《孔繁森》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感受孔繁森关心藏族同胞、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问学生:“孔繁森是怎么帮助藏族孤儿的呢?”有学生回答说:“像儿女一样。”这样的回答没头没尾。对此,笔者鼓励这个学生针对问题,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在笔者的鼓励和有效启发下,学生们把话说得非常完整、具体,其他的同学也听清楚了。

在本教例中,筆者采用了引导、启发和鼓励的方法,让学生慢慢地把话讲完整。如此一来,学生不但能完整地表述,还明白了把话说完整的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时,往往回答得很简单,非常的笼统,根本回答不到问题的关键上。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急躁,不能对学生横加指责,不能用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结合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逐步引导学生去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表述,使他们慢慢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拾级而上、逐步提升。

如《军神》这篇课文主要是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受伤后做手术的过程中坚持不使用麻药的故事,赞扬了刘伯承将军坚韧的品质。在教学《军神》这课时,笔者根据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能从课文中知道为什么刘伯承被称为‘军神吗?”学生的答案都是说因为他非常坚强、勇敢,虽然没有错,但都没有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道:“同学们,课文中刘伯承将军的坚强和勇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你结合课文具体地说一说。”学生在笔者的指导和引拨下,不再停滞在问题的表面了,逐步做到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

在本教例中,笔者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懂得了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一定要抓住课文的中心,把问题说透彻。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说话的水平和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梳理表达顺序,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

在小学语文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回答具体问题时,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一定的表达顺序。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或者按照问题的具体要求来说话,做到有条有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笔者在教学《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时,问学生:“蝉是怎么脱壳的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蝉在脱壳前先抽搐几下,才开始脱壳。”有的说:“蝉的后背如果裂开了一道口子,那就说明它即将开始脱壳了。”……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为了使学生们养成有条有理的说话习惯,笔者提出:“请大家把课文多读几遍,接着思考一下介绍蝉脱壳过程的语句能不能前后颠倒了,原因是什么?”经过再次阅读课文,学生懂得了这些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如果颠倒了,那就不符合蝉脱壳的时序了。借此机会,笔者鼓励学生们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说话,把话讲得条理分明。

总而言之,“说话”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必须坚持把“说话”训练始终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逐渐把话讲完整、讲得有条理,从而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孔繁森脱壳语言表达
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智慧农业助上安村“脱壳”
高原上的追寻——沿着孔繁森的足迹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纪录片《好人好官孔繁森》首映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空壳村”如何“脱壳”
大爱是一种圣洁的精神生态
——读柴腾虎《永远的孔繁森》记
牡蛎超高压脱壳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