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8-12-03 03:06张秀娟
江西教育C 2018年9期
关键词:趣味性交流小学生

张秀娟

想要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找到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此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陈旧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很难做出转变,教学观念依然陈旧,仍然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把知识灌输给小学生,小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停滞不前,导致了与小学生之间形成了思想的代沟,这样不仅不利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还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教学模式脱离生活实际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有碍于全方面发展小学生的能力。语文这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上存在有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开拓小学生的视野。

二、 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性通常是指某件事或者某个事物能够使人感到愉悦,能激发人兴趣的特性。增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地发掘语文教学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得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不难发现课文本身是存在一定的留白的,这就给小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加以充分利用。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小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并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学生的回答可能大相径庭,教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分组协作学习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組协作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更多教师的认可和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将利于整体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每个小组中,要设置小组长,并且采取轮流担当小组长的形式,小组长主要负责贯彻落实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组协作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交流与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分组协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要主动帮助学习稍差的学生,以此提高小组的整体学习成绩,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背诵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组员间的背诵检查,然后评比每个小组背诵古诗的完成率,评选出成绩最佳的小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思维框架,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要将学生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体,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加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传统的课堂,通常是教师首先对生字、生词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小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等。这样不仅缺乏学生独立思考和发问的空间,还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小学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形式与问题的设置,要尽可能地做到通过问题的设置,吸引小学生积极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例如:教师在讲《神笔马良》一课时,可以在授课前对小学生进行提问:“如果你们也拥有一支神笔,你们想画一些什么呢?”小学生面对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乐于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思考成果,对新知识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充分以小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增加课堂趣味性、加强分组协作学习、重视交流环节等有效策略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在教学中探寻到更多有效的途径,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趣味性交流小学生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