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交替口译非流利类型研究*

2018-12-04 09:41
关键词:句段译语译员

段 燕

(苏州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近年来,口译非流利现象逐渐进入研究视野,研究者针对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探讨产生非流利现象的原因,发掘影响译语流利性的因素。但是,已有研究较少系统地对各种非流利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从非流利类型的角度分析口译产出中非流利现象的特点及其对口译产出质量的影响。

一、 文献回顾

研究人员对口译的非流利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探讨。蒂西(Tissi)将错误启动、重组、重复及超过1/4秒的符合语法的无声停顿和任意时间长短的不符合语法的无声停顿均界定为非流利。[1]米德(Mead)聚焦三类停顿现象,即无意义填充停顿、超过1/4秒的无声停顿、包含无间断无声停顿和无意义填充停顿的混合停顿。[2]徐海铭将超过0.30秒的非流利现象统称为停顿,并把它们从原因维度分成4大类和12小类。[3]戴朝晖将非流利现象划分为重复、停顿和自我修正,可是没有在时间上对无声停顿如何归入非流利进行界定。[4]符荣波的非流利研究包含无声停顿和填充停顿在内的混合停顿。[5]由上可以看出,虽然对非流利现象的研究范围各有不同,时间界定也有差异,但在非流利的标准上,都吸取了口语研究的经验成果。[6-10]

口译非流利研究较多针对同声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波奇哈克(Pöchhacker)研究了德英双向同传中的非流利现象,考察了发言人和译员的停顿、错误启动等影响译语流利度的现象,发现译员的非流利现象多于发言人。[11]蒂西研究了德意学生同传语料中的非流利现象,发现原语与译语中的非流利现象出现的位置并不一致。他认为,学生译员会采用某些交际意义的非流利手段,如修正之前的无声停顿或填充停顿、回溯性重复等,并指出如果它们出现在恰当的位置,是具有积极效果的。[1]切科特(Cecot)以11位职业译员为研究对象,针对英意同传中的停顿现象,探讨了不同的原语发布速度对译语停顿的影响。研究显示,原语速度越快,译语中出现的停顿次数越多、停顿时间也越长。同时,译员能策略性地使用停顿。[12]马西亚斯(Macias)从质量评估的视角,考察了德西同传中的无声停顿。研究指出,无声停顿对同传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应将无声停顿划为流利性的参数。[13]此外,波蒂(Petite)讨论了英法和英德同传中的修正机制。[14]另有研究者利用口语中的修正框架,将修正分为恰当型修正和错误型修正两类。研究发现,修正的原因各不相同,且译员间的修正方式存在差异性。[15]

也有研究探讨交替传译中的非流利现象。在研究方法上,米德认为要对非流利进行时间界定及计算机量化处理。[2]在产生原因上,徐海铭发现笔记查找和识别造成了最长的停顿,第二位是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及译语表达,第三位是把笔记信息和脑记信息联系起来。[3]戴朝晖基于英语专业八级口试中的口译语料(PACCEL-S),考察了汉英交传中的非流利现象。研究发现,停顿和重复是导致非流利的主要原因;男女学生在修正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多使用语音及删除修正,女生多使用单词及语法修正;高分组使用的填充停顿显著多于低分组。[4]符荣波比较了英汉双向交替传译中的无声停顿和填充停顿现象,发现虽然改变口译方向(英译汉或汉译英)能够造成停顿特点的局部变化,但不足以证明口译方向与流利性之间的内在关联。[5]

目前,口译非流利性研究尚有不足。国外研究多以同传为研究对象,且多为印欧语系,并未涉及英汉方向的非流利研究。国内方面,有的研究只讨论了交替口译中的停顿现象[3,5],并未将重复和修正纳入研究范围,且研究样本偏少;有的采用口译语料库为样本[4],研究了包括停顿、重复和修正在内的三种非流利现象,弥补了相关研究样本太少的不足,也拓展了非流利类型范围,但此研究未将无声停顿算入非流利,并对其进行时间和内涵的界定说明,这不利于对比研究。因此,有必要将非流利现象进行更加细致的类型划分,特别注意无声停顿归入非流利现象的时间界定,并且应结合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各非流利类型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因此,笔者将分析停顿(无声停顿和无意义填充停顿)、重复和修正三大非流利类型的特点及它们对口译产出质量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考察汉英口译产出中的非流利现象,具体回答以下问题:

第一,汉英口译产出中各个非流利类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第二,各个非流利类型与口译成绩是否相关?

(二)口译语料来源

本研究选取某一本高校英语专业20名大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女生16名,男生4名),他们之前已接受了一学期系统口译训练(每周2个学时,共18周),掌握了一定的口译技巧。口译任务为一篇中文会议开幕式讲话,研究对象需译出文中五个句段,共322个汉字。20名研究对象的口译语料总字数约为26 618个。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口译语料以语音室进行的模拟会议为素材,邀请了一位汉语发音标准且声音洪亮的学生扮演会议代表发言,全程清晰流畅,无明显非流利现象出现。20名学生译员对着麦克风口译。口译采用交替传译形式,计算机全程进行录音采集。

首先,采用Sitman 23转写软件将音频忠实转写成文字。

然后,综合国内外研究方法,将语料中的非流利划分为停顿、重复、修正三大类,并进一步将停顿划分为无声停顿和填充停顿两小类。[1-2,7]采用Audacity 1.3 Beta(Unicode)音频编辑软件将译语非流利部分进行时长计算(准确度为0.01秒),并在转写文本相应的位置注明时间。分类及示例如下。

一是停顿,分无声停顿和填充停顿。前者细分为两类:一类为不符合语法规定的无声停顿,如the community…(0.21秒)school in Vancouver Canada;另一类为符合语法规定但时间长于0.30秒的无声停顿,如“I am glad to declare that…(0.63秒)th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is open.”。后者为各种时长的填充停顿,它们是无意义的uh和um等,如the community and also uh(0.69秒) people from different aspect of life。

二是重复,即非修辞性地使用同一个单词或语句等一次以上,如 on behalf of the(3.06秒)on behalf of the Shanghai(0.39秒)Shangha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三是修正,即对某个发音、用词或句式的修改,如some kinds of work of commo(0.70秒)community service will gradually transfer(0.84秒)transform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最后,将有关非流利类型的数据输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进行分析。具体来说,为了描述非流利类型的特征,统计了整个语篇及每个句段在各个非流利类型的出现比例和频次。另外,采用信息点评分[16],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计算非流利类型与口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以期找出非流利类型与口译产出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结果与讨论

(一)各个非流利类型的特点

为了描述各个非流利类型呈现出的特点,我们统计了无声停顿、填充停顿、修正、重复的百分比和频次(见表1)。

表1 各个非流利类型的百分比与频次

表1显示,从出现比例及频次来看,填充停顿最高,其次为重复,再次为修正,最低的为无声停顿。国外研究指出,在口语语流中,平均每100个词中就有6到26个中断语流的现象,体现为修正、重复、填充停顿等非流利现象。其中,填充停顿和重复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非流利现象。[17-18]可见,填充停顿和重复是最常出现的非流利类型,这与我们的发现一致。另外,沃曼(Oomen)等人发现,当受试者需同时完成两项任务时,口语中的填充停顿和重复的次数就有所增加。研究者认为,共时任务将受试者的注意力进行了分配,导致能够用于言语计划的注意力资源减少,从而引起填充停顿和重复的增加。[19]因此,填充停顿和重复是对言语计划困难和时间压力的自动化反应。同样,在口译的译语输出阶段,译员必须同时完成回忆、笔记识别、译语搜索、译语表达、译语监听等多项任务,这将导致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被多项同时进行的任务分割,因而产出更多的填充停顿和重复。此外,根据相关研究,填充停顿和重复有可能是对言语错误进行局部隐性修正(covert repair)的结果。[15]在言语产出过程中,认知监控机制能在发声和外部言语(overt speech)产生之前对内部言语(inner speech)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正。这种隐蔽的修正活动将造成外部言语的非流利现象,如填充停顿或重复。口译语料分析显示,部分填充停顿和重复之后出现了对译语内容的修改(例1、例2)。可见,译员有可能因为想要对译语错误进行隐蔽性修正,从而产生填充停顿和重复。

例1:(句段5译语) With the change of er government er(3.988秒) with the change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more and more social community services would shift to the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the er organizations(1.354秒) civilian organizations.

例2:(句段5译语) As the transform of the er the function of(2.00秒)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er the the work(4.14秒) the focus of the work has transformed from…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各类非流利类型的比例和频次与国内已有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在戴朝辉的研究中,无声停顿占28%,填充停顿占43%,重复占14%,修正占3%。[4]我们研究的填充停顿比例与其数据非常接近,但其他非流利类型的数据不太吻合。这可能是统计方式不一致造成的。戴朝辉的研究未对无声停顿进行时间上和内涵上的限定,而我们将无声停顿划入非流利的限定标准为时长在0.30秒以上的不符合语法的无声停顿,这样他对无声停顿的统计范围就可能更大,因而他的数据就比本项研究结果要高。就各非流利类型出现频次而言,本项研究中的填充停顿频次(8.86次/分)与符荣波的研究结果[5]类似(10次/分),但在无声停顿的频次上,两项研究结果(2.47次/分 VS 0.17次/分)有较大差异。这一差异仍然是由于两项研究对无声停顿的界定不一致造成的。符荣波对无声停顿进行了0.25秒的时间限定(小于本研究0.30秒的时间限定),但未对内涵进行限定。这样他就可能将合乎语法、超过0.25秒的自然停顿也计算在内,从而造成无声停顿的频次大于本研究的数据。

我们发现,部分句段的非流利类型比例、频次与总体趋势不一致。句段1中无声停顿的比例最高,为23.08%,频次也最高,为3.19次/分;而句段3中修正的比例最高,为27.72%,频次也最高,为6.71次/分。如前文所述,句段1篇幅短,且是学生熟悉的套话,译语产出较为容易。在此情况下,学生较能控制译语的流利度,即便出现非流利现象,也是无声停顿这种非显化的非流利类型。而且,我们发现句段1的无声停顿多处发生在自然停顿处,如称呼语与主句之间(例3)、主句与分句之间(例4)、主语与谓语之间(例5)等。可见,学生能够比较有效地控制译语流利度,采用自然停顿处的无声停顿来争取译语组织的时间。句段3[注]句段3为,“同时,向来自加拿大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加拿大温哥华兰戈拉社区学院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此,我谨致以诚挚的谢意”。中修正的频次和比例最高。究其原因,原文中出现了“温哥华兰戈拉社区学院”这个机构名,而绝大多数学生译员对此进行了多次的修正,特别是语音上的修正,如Vancou Van(0.841秒)Vancouver和the south ge south(0.763秒)southgoler community college。这说明,由于学生对专有名词“温哥华”(Vancouver)和“兰戈拉”(Langara)的英译不熟悉,形成译语搜索和组织的困难,导致修正型非流利现象的出现。

例3:Ladies and Gentlemen, …(0.378秒) now I announce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forum.

例4: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glad to declare that…(0.630秒)th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is open.

例5:Ladies and Gentlemen, I now announce that Shanghai social service international seminar…(0.347秒) is open.

(二)各个非流利类型与口译成绩的相关性

为了探究非流利类型与口译产出质量的关系,我们首先将非流利类型总数与口译成绩做了相关分析。表2显示,两者呈中度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非流利现象越多,口译成绩就越低。从显著度与非流利类型的关系来看,填充停顿、重复与口译成绩的负相关关系最为紧密,几乎达到了统计意义上0.05的显著度,而无声停顿、修正与口译成绩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表2 各个非流利类型与口译成绩的相关性

为了考察以上数据,我们对口译语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显示,填充停顿明显影响交际效果,因而拉低译语的整体水平。如例6所示,有的填充停顿虽然出现在自然停顿处,但由于这种停顿被声音填充且时间较长,会使听众意识到译员在言语组织上的困难,并注意到其后出现的语法错误。有的填充停顿出现在译语中的未完成之处(例7、例8),实际上等于是在提醒听众,译员没有把原文翻译完整,暴露了弱点。还有的填充停顿虽然时长不是很长,但是出现在了非正常停顿处(例9、例10),阻断了词语(words)之间和词组(phrases)之间的自然连贯性,影响了意义传达。口语研究指出,诸如uh和um之类的填充停顿不会被听众自动过滤掉,相反会被明显地觉察到,因而会严重妨碍语言理解体系,中断在线理解。[20-21]这是因为它们阻碍了前后词语形成完整的句法架构[6],也不利于听众对接下来的信息进行词汇加工[23]。 同样,在译语中出现的填充停顿无疑也会被听众注意到,妨碍听众对译语的意义理解,影响口译的交际效果。另外,充斥着填充停顿的译语,还会显得译员不自信,使听众对译员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例6:(句段3译语)…Uh uh uh uh(6.280秒) especially the guests from the community college of Vancouver. Uh(0.308秒) They give us many help a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m.

例7:(句段2译语) And first, on behalf of the Shanghai(2.262秒)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and last of the staff the community, I would like to uh(2.828秒).

例8:(句段2译语) First of all, let me express our warmest welcome to our distinguished guests from …Uh(1.851秒)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munity uh(6.115秒).

例9:(句段5译语)With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uh(1.056秒) control the uh(1.325秒)social welfare on the whole, but it needs more more(0.345) efforts from uh(0.307秒) social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例10:(句段4译语)…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gone through some um(0.795秒)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And this has um(2.368秒) given us higher requirement um(1.325秒) for the social service in order to build a system of welfare security.

语料分析还显示,重复通常跟填充停顿一起出现,且有交替反复出现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口译交际。口语研究曾发现,重复的前后经常伴随着无声停顿、填充停顿、编辑词(well, I mean, like)等。[24]在我们分析的口译语料中,填充停顿、重复和修正交替出现,时长达7秒甚至是12秒以上,大大影响了交际的连贯性(例11、例13)。这些明显的非流利现象让话语显得不自然[13],也容易使听众怀疑译员的反应能力[3]。另外,重复现象出现最为频繁的句段是句式最复杂的句段5(例12、例13),这证明了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与句法结构的复杂性直接相关。[25]

例11:(句段4译语)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uh has uh has required us to uh has requi(7.161秒) has required us to continually to reform our social welfare system and to provide better social community service.

例12:(句段5译语)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uh some kinds of work of uh(3.305秒) some kinds of work community service will gradually transform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the government’s micro…gov uh the the uh(7.068秒) the government’s micro management will become much more significant…

例13:(句段5译语) …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s duty, uh uh there many uh uh there many uh social uh there many uh uh there many uh(12.037秒) there many groups and communities uh of uh(2.682秒) of the society joining… and as a result as a result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uh(0.606秒) reach a high point.

与填充停顿和重复不同,无声停顿对口译交际效果的影响较小。语料分析表明,虽然无声停顿的时长各不相同,但是出现的位置却类似,一般出现在句子之间(例14),或主句与从句之间(例15、例17)。这些皆是自然停顿之处,即便是停顿时长超过了正常标准,但对交际效果的影响并不大,只是让听众等待译语的时间延长了而已。还有一部分无声停顿恰好在意群切分的分界处,如主语和谓语之间(例18)、介词of与其后的名词短语之间(例19),不影响听众对译语的理解。另外,小部分无声停顿出现在通常不需要停顿的地方(例20),但是因为此处只发生了无声停顿,而没有夹杂其他非流利类型,即没有显化语流的中断,仍然不太影响交际效果。可见,无声停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即使时长超过了0.30秒的非流利界定,也是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在口语产出中,当言语计划出现困难时,说话者控制不发出其他无意义的言语,如填充停顿和重复,需要一定的经验和能力。戈夫曼(Goffman)认为,职业演讲者(如主持人)能够通过对言语产出的有效控制,隐藏表达中所做的认知努力以及由此引起的犹豫现象。[26]可以推断,学生在译语产出中出现的无声停顿是一种有控制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言语产出的危机,保证了语流的干净和顺畅,也未影响到交际效果。

例14:(句段2译语) First of all, please allow me… give thanks to the leader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community services. …(6.653秒) Welcome to the meeting.

例15:(句段1译语)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glad to declare that…(0.631秒) th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is open.

例16:(句段3译语) Meanwhile, I wouldlike to give my warm welcome to uh gue (1.706秒) guests from Canada and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parts of the world. …(3.325秒) The community school in Vancouver Canada has given us many help in this process…

例17:(句段5译语) …however, the social association and um(0.838秒) organizations must uh(0.996秒) take an increasing part of the social services in our country. … (3.828秒) They must play a more crucial role in the social service field.

例18:(句段1译语)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 I would like to announc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seminar… (0.650秒) officially open.

例19:(句段1译语)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 I declare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0.481秒)Shanghai social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例20:(句段2译语) First of all, let me represent the preparation group of this(0.65秒) of this forum to…the leaders of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and the community and also uh (0.688秒) people from different… (0.720秒) aspect of life.

同样,修正对口译交际效果的影响也不大。因为修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语流,影响了译语的流利性,但能提高译语的忠实性和准确性,确保译语的内容质量。口译语料中出现的修正,有的为语音修正(例21、例22),有的为词汇修正(例23、例26),还有的为恰当性修正(例27、例28),表明学生有能力自觉意识到译语表达上的错误或不恰当之处。杨军曾指出,进行自我修正体现了说话人在话语产出中的自我监控,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27]从交际的层面上看,古德温(Goodwin)认为,自我修正能够帮助说话人在听话者未表现出对话语的接收时,提醒其接收,并且帮助信息被恰当地接收。[28]因此,可以认为修正型非流利现象,是为完成成功交际而出现的必要损失;为了追求更高的译语质量和达到最好的交际效果,出现修正现象或许是难以避免的。

例21:(句段3译语) …The community… (0.712秒) school in Vancou Van(0.844秒) Vancouver Canada has given us many help in this process. A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them.

例22:(句段5译语)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uh some kinds of work of uh(3.305秒) some kinds of work of commini(0.700秒) community service will gradually trans(0.837秒) transform t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例23:(句段4译语) Um(2.085秒)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social(1.775秒) socialist system um(1.352秒) called for our um our higher attention and…

例24:(句段5译语) With the change of the government service, some of the jobs that are originally belongs to the government are gradually transforming(1.253秒) transformed to people’s associations…

例25:(句段2译语)… Let me express my thanks and welcome to… and people from uh(0.355秒) community service organization and people from society come(0.389秒) to come to our symposium.

例26:(句段4译语)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our uh(0.313秒) nation’s socialist economy market(1.819秒)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例27:(句段1译语)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 I declare the beginning(0.541秒) opening of the Shanghai community service international seminar.

例28:(句段2译语) First of all, please allow me uh(0.821秒) to be on behalf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is seminar to uh(0.469秒) extend our firm(1.037秒) warm thanks to the leader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四、结论与启示

第一,在各种非流利类型中,填充停顿所占的比例及出现频次最高(38.08%,8.86次/分),其次为重复(31.50%,7.48次/分),再次为修正(18.48%, 4.23次/分),比例最低的为无声停顿(11.94%, 2.47次/分)。填充停顿和重复是口译产出中最常见的非流利现象。

第二,非流利总数与口译成绩间存在中度负相关(r=-0.430),且几乎达到0.05的显著度(p=0.058)。具体而言,填充停顿次数、重复次数与口译成绩间呈中度负相关(分别为r=-0.418和 r=-0.417),且接近0.05的显著度(分别为p=0.066和 p=0.068),无声停顿次数、修正次数与口译成绩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语料分析进一步证实,填充停顿和重复对口译交际效果有负面影响,而无声停顿与修正则不太影响交际效果。

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口译流利性研究方面。尽量统一对非流利类型的界定标准。比如,对无声停顿是否归入非流利现象进行内涵和时间上的限定,以增加相关研究的可比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曾将非流利类型的出现比例和频次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22-23],然而因为之前的研究或没有对无声停顿的内涵和时间做限定,或时间限定标准不一致(0.25秒和0.30秒),给比较带来了困难。虽然判断是否合乎语法和测量时长相对耗时耗力,对研究工具和人工操作的要求比较高,统一时间限定标准也需要学界更多的探讨和论证,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序研究和可持续的比较研究。

其次,口译评估测试方面。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口译水平,并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口译能力,应该在原有信息点评分的基础上,增加对流利性的评分项目,并给予一定的分值比例。毕竟,在真实的口译活动中,译语的流利程度不仅影响着口译的时间效率,关系着译员在听众中的可信度,也关乎整个口译场景的舒适度。因此,可以在流利性的评分标准上提供一些可操作的量表,比如,增加一些对停顿、重复、修正等非流利现象的细致描述和数量范围规定,对流利性进行客观评价。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及数字转写软件的不断发展,译语流利性数据统计的效率会不断提高,为实现流利性客观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极大提高了可行性。

最后,口译日常教学及学习方面。以上诸多例子显示,当学生遇到信息比较密集、句式相对复杂或含有较多专有名词的情形时,会出现频次较高甚至令听众难以接受的非流利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口译教学中,加强双语即兴演讲练习,要求学生在讲的时候,关注个人语言的流利度,做出及时的反应及调整;需要配合一定的口译话语分析练习,将复杂的原语进行有效的意义切割及简化,使得学生在口译的过程中保持思路清晰,减少由于思路混乱造成的非流利现象;需要创造条件在口译的学习中营造现场感及压力感,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以便他们在重大场合及众多听众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镇定自若,译语流利。

猜你喜欢
句段译语译员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精彩句段一
精彩句段二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