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茗花开香满园—临川区第十三小学戏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8-12-05 12:05徐文根吴小勇付雅萍
中国德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抚州采茶戏戏曲

■ 徐文根 吴小勇 付雅萍

临川是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的故里,是名副其实的戏都。抚州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抚州人的骄傲,传承采茶戏是每一个临川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需要。玉茗花是抚州市的市花,玉茗堂是汤显祖创作和演绎“临川四梦”的地方,玉茗花在抚州也就成了戏曲的代名词。基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发展要求,临川区第十三小学把戏曲课程定位为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玉茗花戏曲课程”。

采茶戏汇演

一、播下玉茗种: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

首先,明确课程目标。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追梦文化”建设的需要,核心素养中关于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的要求以及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2017年出台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精神,玉茗花戏曲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年级目标:1.初步了解临川采茶戏,感受旋律;2.学会描画人物色彩,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3.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强身健体。

二年级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戏曲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2.认识戏曲伴奏乐器,感受韵律表现的戏曲情绪。

三年级目标:1.通过诵读唱词,感受传统文化语言艺术之美;2.通过角色和唱腔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3.了解采茶戏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四年级目标:1.通过走进台前幕后,了解艺术家们的领域分工,感受艺术家的艺术精神;2.激发学生戏曲学习的兴趣,唤起探究的热情;3.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

五年级目标:1.培养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设计创编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六年级目标:1.感受传统艺术与西方文化艺术,提高戏曲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整理分析信息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加强国际合作,培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其次,规划课程内容。在明确戏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学校将戏曲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地规划,按低中高三个阶段,分成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别按年级分成两个部分,(见图1)。

式中,V1、ω1、φ1为经过甲烷气体吸收后的一次谐波的幅度、频率、和相移,V2、ω2、φ2为经过甲烷气体吸收后二而次谐波的幅度、频率、和相移,N(t)为噪声和其他高次谐波信号等[6];x(t)进入FPGA内,分别与一次谐波同相信号、正交信号,二次谐波同相信号、正交信号作相关处理,得到下式:

图1 玉茗花戏曲课程

从图1可以看出,戏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每部分各有特色。而每一个部分,又根据年级学科教学,充分整合语文、音体美等相关学科与戏曲有关内容,做出精心安排,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比如一年级内容,主题板块为“玉茗花香”,其中的“角儿你好”具体内容为:1.观看采茶戏视频、听相关音频。2.给脸谱、服饰填色。3.学习戏曲操。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整合其他学科中的戏曲内容,比如音乐中的《唱大戏》、美术中的《画脸谱》、语文经典诵读中的《牡丹亭》选段等。另一方面与抚州采茶戏传习所合作,组织编写了《抚州采茶戏》校本教材及相关讲义。

二、培植玉茗苗:开发丰富的课程形式

学校认为,戏曲进校园的落脚点就是要落实戏曲课程。为此,学校通过专题课程、学科融合的形式,为师生的戏曲活动提供展示的机会。除此以外,更多的是通过活动来开展。

(一)积极承办相关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加

学校积极参加或承办与戏曲艺术教育有关的活动,如:临川区教体局举办的中小学校艺术节演出和“全民健身日”活动,抚州市教体局举办的戏曲广播体操比赛,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员汇报演出表演,“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等。

(二)开展研学活动,探究戏曲“非遗”

为了探究抚州采茶戏,学校每学年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戏曲研学活动。研学活动以戏曲课程为目标,以“我是‘非遗’小传人”为主题,在高年级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学生在老师及研学中心辅导员的带领下,以动手做、做中学的形式,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研学主要内容有:一是学生通过采访“非遗”传人、查阅文献等途径搜集资料,到“非遗”研学基地实地体验,共同探究抚州采茶戏的形成、发展和现状,思考如何使抚州采茶戏传承下去;二是引导学生了解并亲身参与每年的汤显祖戏剧节的相关活动,感受戏曲给家乡、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三)用好“讲台”,落实戏曲进课堂

一是抓课程设置,我校将戏曲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中。二是抓教材编写,组织编写《抚州采茶戏》教材及经典曲词纲要。三是抓授课,聘请“抚州采茶戏”国家级非遗申报实践人、省级传承人汤绍云、陈维真为我校的戏曲老师,对师生进行授课。四是普及戏曲操。

(四)走上“舞台”,促进学生戏曲实践

学校成立了戏曲社团“寻梦曲苑”,建成了梦想剧场供师生戏曲表演展示。“寻梦曲苑”社团排练的节目参加区艺术、省青年戏曲家汇报演出等活动。2017年11月30日,我校学生到省艺术职业学院参加了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员汇报演出表演;2017年12月14日,我校“寻梦曲苑”社团学生参加区中小学校艺术节,《梨园寻梦》获创意二等奖;2018年8月8日,我校学生在临川区教体局主办的“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上表演了戏曲广播体操;2018年9月29日,“茶香中国”首届全国采茶戏汇演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隆重上演,“寻梦曲苑”社团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搭建“平台”,推动戏曲精品进校园

我校正在精心打造戏曲演出活动,一方面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经常组织“寻梦曲苑”社团的孩子们把戏曲表演带到敬老院、带进社区,并力求把学生“送出去”,到更大的舞台进行演出;另一方面组织精品戏曲团“走进来”到我校演出,让学生主动和老演员们交流畅谈,开阔眼界,激发学生学习“采茶戏”的兴趣;组织师生们经常走出去,积极参加有关地域文化的研讨会;经常组织学生走进抚州市博物馆和汤显祖纪念馆,搜集最原始的资料;同时,学校在室外打造了三个露天舞台,供学生平时随时上台演出使用。

三、满园玉茗香:切实落实课程保障

学校结合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发展,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科课程、学校的教育主题、课外的活动课程等有机结合,并纳入授课计划,从整体上设计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其全面推进,形成了社团与普及并重的格局,突出了学校的特色。

(一)落实制度

为确保“玉茗花戏曲课程”有章可循,学校制定了《临川区第十三小学玉茗花(戏曲)主题活动课程纲要》《临川十三小“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二)落实教师

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指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聘请与培养:一是聘请抚州采茶戏的省级传承人陈维真等老师为学校戏曲课程专业教师。二是培养学校音乐教师涂悦玲为采茶戏师徒结队教师。三是由音乐美术及语文老师完成戏曲知识普及经典台词朗读。

(三)落实时间

要让戏曲课程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解决时间在哪儿的问题。学校的主要做法:一是通过内容整合,把国家课时置换出来,落实普及知识时间。二是通过阳光体育,解决戏曲广播体操的练习时间。三是通过社团活动,落实特长生练功、练唱时间。四是通过研学活动,落实“非遗”探究实践时间。五是将每年的5月定为学校戏曲月,集中展示一年来戏曲课程的成果。

(四)落实课程

首先,我们把戏曲课程引入课堂,教学为集体课的形式,主要讲授“采茶戏”的历史渊源和“采茶戏”的唱腔特点。其次,学校把戏曲课程作为专门艺术课程编进教学计划,通过分年级设立活动主题(如:一年级“角儿,你好”;二年级“走进梨园”;三年级“玉茗初绽”),让抚州采茶戏有规律地进入课堂,并形成一种自然状态。最后,建设“寻梦曲苑”社团资源库。学校把孩子们平时训练、学习的视频、伴奏、曲谱、演出资料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变成了戏曲资源库,便于学生积累学习。

(五)落实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为此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评价体系,从内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力求多元化。

在评价的内容上,将教师的评价纳入学校绩效考评。而对学生,则实行分年级评价:一、二、三年级学生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卷面考试;四、五年级学生进行戏曲表演——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考试;六年级学生进行剧本创作,并进行展示。

在评价的方式上,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展示成果时主要采用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观众评价的多维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采茶戏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采茶戏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采茶戏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戏曲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戏曲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对教师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2.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知识学习,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3.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经历情感体验的形成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4.注重戏曲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准确把握渗透的尺度,帮助学生感受、表现音乐。5.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能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关爱、激励、赞赏、宽容每一个学生。

另外,学校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戏曲的兴趣,并结合学生课程的参与情况与学期末表演考查情况来进行评价。学校领导对戏曲教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学校的艺术氛围、戏曲课的开设、戏曲教师的配备、课外活动的开展等也是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戏曲课程的开发整合了学校内外的人力、物力和各种资源,把所有参与人员凝聚在一起,提高了教师的团队意识,增进了参与人员之间的认同感,激活了学校活力,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戏曲课程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于学校而言,增加了教育品牌特色,提升了校园的文化水准;于学生而言,塑造了核心价值观,提升了核心素养;于教师而言,课程素养和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于社会而言,使“非遗”得到发展传承,使地方文化免于流失。学校将更加积极推进地方戏曲——抚州采茶戏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让民族文化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底。

如今,在十三小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有戏曲元素;每一位师生都能演上几个戏曲动作,读上几句戏曲经典台词;每一项活动都有戏曲方面的节目。戏曲课程已经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玉茗花开香满园。

猜你喜欢
抚州采茶戏戏曲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戏曲从哪里来
Task 10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抚州城区为老年大学增开公交专线
新时期抚州采茶戏的发展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