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8-12-05 10:58吴婷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互联网大学生

吴婷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对于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影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产生了影响。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接着论述了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便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对于开拓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互联网本身也具有一定消极影响,互联网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方面更加多元化,一些负面思想对于大学生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做好网络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述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改进,以便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传播手段,本身就具有信息量大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不断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因此,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含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方式和教学的载体变得更加灵活。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模式一般是老師通过一张嘴在课堂上对课本进行灌输。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通过聊天室、电子邮箱、多媒体信息技术等等不同方式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吸引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第二,教学内容全面。由于互联网具有非常海量信息,同时又由于互联网具有非常强的共享性,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大量信息,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获得更多信息,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再仅仅只限于教材中的内容,教学内容丰富程度大大提升。

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更加平等。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常常具有绝对崇高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年龄和职业都不会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区别,人们都可以通过平等身份来接入网络,在网络上平等进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资源并不在是由教育者所单独享有,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式收集到更多有关教学的资源,这样就使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更加全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更加平等。

第四,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在传统高校教育中,教育者常常处于非常主动的地位,大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单向灌输式教学所决定的,整个教学活动缺乏有效互动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身观点,可以对自身疑惑进行倾诉,教育者也可以对信息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共同推动教学向前发展。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第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其丰富教学资源。在以往高校教育中,高校教育所依赖的资源常常仅限于电视杂志等等不同媒介,这种媒介传播下的资源相当有限,而且资源的分散程度非常广。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海量资源,而且内容覆盖面也非常广泛,可谓是包罗万象,而且很多资源都是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去获取资源。除此之外,网络的自由性和共享性也使得受教育者可以自由选择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不再是被动的进行资源的接受,一些受教育者所掌握资源比教育者本身还更加丰富,师生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

第二,网络更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工作方式非常单一,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社会实践或者座谈会等等其他不同形式。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往都是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对于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吸引性。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媒体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出现了大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从以往静态向动态不断转变,从平面向立体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新兴技术引入到教学之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身临其境,化腐朽为神奇。通过互联网手段,高校可以更好的运用更多资源,这样可以更好调动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们求知欲望,这样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吸引力。

第三,网络的使用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时突破了时空限制。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来自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能在一定时间特定范围内进行教学。但是在互联网社会中,互联网使得高校思想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随时随地的扩大发布信息,学生有人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信息,这就使得教育的覆盖面更加宽广,教育的效率也更加提升,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的成本。

第四,网络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社会化方向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宽广的世界,大学生社交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一方面,随着网络不断发展,社会和校园之间的间隔变得越来越模糊,高校思想课堂的空间也逐步向校外不断拓展,海量网络信息使得教师教学模式也在不断丰富,打破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可以将各个学校、各个单位以及整个全球都串联在一起,整个全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在这样情况之下,各个高校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这样也可以共同促使全社会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不仅可以使世界各地学校的资讯进行共享创造出一个超级丰富资料信息库,更可以使学校家长老师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关心学生思想,并对学生思想做好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发展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平台,使得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成长。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现阶段,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思想个性和道德品质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大学生思想发展总体上保持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都表现得积极向上。但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过于迅猛,网络文化也发展非常的快,大学生思想教育外延拓展非常深,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我們需要不断优化思想教育结构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教育效率。但是,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并没有积极使用网络资源,甚至在一些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着被动局面。

第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促使了新道德教育载体出现,这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教师担任,主要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同时通过书籍、电影等多种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道德良知。网络是当前新出现社交媒体,在传播方面具有及时快捷等多种不同优势,不仅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而且可以广泛的集纳观点,这是以往任何一个传播媒体都无法比拟优势。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难以把握新的教育载体。首先,网络改变了以往一对多的教育模式,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协作,传统师生关系得到了转变。其次,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传播速度发展,这也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步伐。对于教育者而言,如何运用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所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再次,网络使得学生的思想表达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网络载体中,每个人既是信息处理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而网络本身又具有匿名性,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将一些消极想法进行传播,大学生思想言行就变得更加复杂。

第二,网络信息非常海量,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教师信息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网络环境中,传统教师已经无法与庞大网络进行抗衡,教育者与学生都站在同样起跑线上共享资源,教育者原先教育优势和信息优势正在被迅速的简化,甚至在有些时候处于劣势地位。与此同时,网络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需要实时掌握最新网络信息技术,这对于思想政治教师来说也提出了一些挑战。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老化,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三、网络时代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正如上文所述,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去利用网络文化这一新兴载体,寻求在网络环境之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虽然当前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是网站建设依旧处于探索阶段,高校还没有做好系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划。一方面国家需要从宏观角度跟学校进行合作,从国家层面建立起统一标准。在另一方面,党委也应当加强领导,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在网络环境下也应当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把网络思想建设与党委建设进行有效融合,全面提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陶冶大学生情操。

第二,不断加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教育者个人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还需要懂得如何运用网络信息进行教育,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需要进行有效把控。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干部辅导员以及思想政治课教育老师及相关网络技术人才组成,这些人员各有各的特长,但是每个人也拥有自己的弊端。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不熟悉网络知识的运用,而懂得网络技术人员又不懂得思想理论。因此我们可以加强学校内部的培训,使得懂得政治思想理论的教师也懂得网络技术可以使老师接受全脱产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使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第三,营造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相互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网络既是虚拟又是现实的延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识到网络文化规律特点,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以往高校更注重通过堵的方式进行网络建设,这主要是由于不知道校园文化网络建设的规律。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通过行政法律等各项手段,阻止不良信息进入大学生群体之中,真正做好网络安全的防护。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起丰富多彩网络文化载体,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身边发生的各种大事,积极引导他们思想,使他们可以紧跟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 陈功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青海大学,2017.

[2] 金世敏.“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3] 娄晓敏.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6(6):136-139.

[4] 卢东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51-5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