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2018-12-05 10:58余莹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2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余莹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泛娱乐化的盛行,互联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矛盾亟待解决。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泛娱乐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互联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最后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大学生在面临互联网泛娱乐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意在旨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的方向,让大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互联网;泛娱乐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互联网泛娱乐化的内涵

20世纪以来,掀起了互联网大潮,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都离不开互联网,甚至有的人一天24小时都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有传播信息速度快,内容丰富且涵盖面广。在短时间内可以传播的人数以亿记。世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互联网缩短了距离,使时间变得更高效。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会一步一步的促使社会不断向前。而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覆盖的人数较多,有不同的行业,年龄段,不同的喜好等,这些都促使着互联网向泛娱乐化发展。互联网泛娱乐化是指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带有娱乐性质,比如,现在很多文章都是标题党,看着题目吸引人,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大不相关。或者出现随便找两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情况。这些都是网络上浪费人们阅读有益作品的时间。这可以是好事,因为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也可能是坏事,信息的娱乐性质会让很多庄严的事被网络上的明星所覆盖,比如,国家召开“两会”,建议社会的有志之士建言献策,却被某明星上节目的新闻覆盖。这对人们的思想政治会有一定错误的导向,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生,他们即将步入社会,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二、互联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有偏差

大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法治等内容,旨在让大学生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用辩证的思想对待事物。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国家得以长久发展的软文化及动力。但当前互联网泛娱乐化的出现,一些与主流思想相悖的观点在网络上流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很多人,还有一些人主动学习泛娱乐文化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动。这也让一些有利可图的人使用这一利剑肆无忌惮的输出错误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等,控制一部分人的思想。这让马克思价值观的指导地位受到威胁。当主流政治思想遇到互联网泛娱乐文化时,会对主流政治思想产生认知的偏差,导致人们陷入迷茫的思想状态,对主流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

(二)让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受到挑战

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都是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进入大学授课的,长久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讲授的课程内容中,大多都是固定的。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基本都有手机和电脑,无形之中就会受到互联网泛娱乐化的影响。学生的政治思想带有网络的娱乐化,对马克思价值观没有敬畏之心,受有些信息的错误引导,要对权威说不,从而漠视正确的主流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临这一情况,没有正确及时的反应能力,不能及时的说服他们。导致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错误思想是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进步速度远远赶不上互联网泛娱乐化传播发展的速度,这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首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其次,高等院校可以多举办一些社会正能量的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社会正能量的活动有拜访养老院、义务打扫烈士陵园等公益活动,还有去偏远的山村支教等志愿者服务。还有就是要对学校的网络进行内容的监控,智能屏蔽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内容,净化校园网络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对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严格的选拔,并进行不断的培训。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就需要坚守主流的思想并坚定不移的相信它,爱岗敬业,见贤思齐。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该把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看成是独立的,应该与其他学科有机的融合,碰撞出火花。事实上,大学生对互联网泛娱乐化的认同是可以理解的,泛娱乐化的内容有趣简单,接受起来容易。而略显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學起来较困难。加之在大学期间,思想政治的学习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让大学生产生厌倦。针对这一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何不“将计就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适当融入娱乐的因素。当大学生感到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比如在上课播放红色电影,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些技巧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一过程是长期的,也是有意义的。

四、结语

大学生是社会的人才,在互联网泛娱乐化的时代,只有让大学生通过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主流的政治思想,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否则人才就会变成对社会的危害。面对互联网泛娱乐化的挑战,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高等院校和大学生应该清楚明白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坚守主流政治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小彤.互联网泛娱乐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3):26-28.

[2] 李欣燃,杨丽.网络媒体泛娱乐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领导科学论坛,2017(07):95-96.

[3] 蔡太芝,陈志勇.社交媒体中信息供给泛娱乐化倾向的反思及应对——基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05):79-82.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