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8-12-07 09:16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航天工业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管理体系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

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的创造、生成、分类、存储、分析、交流、搜索和再利用,优秀的知识管理体系对提高航天企业竞争力、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航天企业转型压力巨大,在发射频次高、生产压力与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具备航天企业特色的知识管理体系,在现有的知识管理体系基础上不断创新、减少人的主观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成为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过去20年中,知识管理方法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笔者对国内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针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利弊总结,基于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成果对航天企业现存知识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航天企业自身特点研究了未来航天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框架组成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情况

知识管理是基于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和传播的系统工程。过去的几十年,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知识管理方法论是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知识管理界内已有了一系列技术成果。由于知识本身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包括过程性知识、结果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宽泛知识、具体知识等多种存在形式,因此仅仅通过几种通用的方法无法完成对知识的有效管理。现有的知识管理方法多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系统,但是想处理多种信息需要一个囊括知识分析、知识总结、知识运用的工程系统。

很多学者从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人工智能、信息本体论等多种角度研究知识管理系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缺少系统的处理方法,无法有效整合信息;难以捕捉、存储和处理结果信息与过程信息;知识管理系统难以持续更新;难以保证工作者之间的知识共享,某项知识难以形成共识;随着系统中信息量的增加,相关知识信息难以搜索。

因此,很多学者针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针对知识的产生和知识更新的系统设计;将IT系统和知识管理系统相结合;知识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和挑战分析;人工智能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致力于知识共享的信息实体化研究。

Wilson and Snyder认为,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包含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者的互通和过程信息监控3个维度。基于IT技术,他们将信息归纳为支撑性信息和指引性信息2类。支撑性信息是为了帮助理解而出现的解释性信息,指引性信息是指导工作、帮助人们完成目标的信息,信息处理技术起到信息传递的载体作用。

O’Leary研究知识管理中知识的交流和转换过程,传统的知识管理系统仅仅强调将个人信息转化为公共信息,将知识和人连在一起,他指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应包括:个人信息转换为团体性信息,数据转换为知识,文本转化为知识,人与知识互通,知识和知识互通,人和人联系起来,知识和人联系起来。

依托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技术,Preece等人对信息获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进行研究,指出目前的知识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应用信息工程技术。

Liebowitz将知识管理系统定义为从企业隐性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认为知识管理系统包括组织行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然而,一些潜在因素可能使知识管理系统失效,具体包括:企业文化;员工忽视知识管理系统的价值;知识存储设备难以维护,且容量有限;知识存储介质安全受到威胁;系统设计不佳,不利于使用;员工存在抵制情绪;员工情绪得不到激发。

2.国内研究情况

陈卫红以《国防科技报告》编辑部在出版工作中的知识管理案例为基础,介绍了知识管理的设计和运行过程、知识管理目标以及后续达成的效果,提出了高效能网络化管理建议,但是对知识的共享过程和使用者在知识再次利用方面欠缺研究。才华等人以NASA管理机构为例,系统地介绍了NASA的内部组织结构及知识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所秉承的理念,在知识的存储、共享、用户反馈方面作出阐述,但未提及每个知识管理阶段中所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如何结合中国航天企业的特色进行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

周春燕等人参照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的知识管理实践经验,针对航天企业的知识管理提出了知识管理推行步骤以及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完善激励机制的建议。杨静等人结合航天企业内部信息平台的现状,指出现有平台多数是针对显性知识而建立,存在分类检索能力和查询能力不足的缺点,难以实现知识资源的流通和应用,并提出要加强企业隐性知识的挖掘、建立相应激励措施和应对知识管理困境的方案。杨斌以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系统研发过程为基础,结合知识管理理念,从知识挖掘、知识积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4个方面介绍了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

刚申坤以航天企业中的军品班组为例,基于航天企业特点阐述了知识管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显性知识积累程度速率低、隐性知识传递困难和外部知识利用率低等问题,从团队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作为近年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们从知识管理系统组成、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等角度进行了研究,但国内的研究方向大多数是对知识管理方面定性的研究,针对知识管理中知识存储、知识分析、知识搜索、后续知识应用以及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方法等方面,研究成果并不多。

二、航天企业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

1.数据到知识的转换

从概念上可以将知识细分为数据和信息2个部分,数据经过处理和组合成为信息,信息以可理解的方式排序成为知识,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用户理解程度的不同。

航天企业属于高科技知识密集型企业,每一发火箭产品都对应着海量的数据。自1957~2016年,美国共发射火箭1628次,俄罗斯3250次,中国256次,仅从发射次数来评估,中国成为航天强国的目标仍未实现。在未来发射任务和型号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想要永保成功,一定要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提升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目前,军品班组的数据管理模式主要以递交材料、评审通过、设计确认等方式进行,针对设计和制造过程,多数数据是以纸质版的形式进行存档。日后发射任务一旦失利,纸质版数据的存档是查询质量问题的依据。但纸质版的数据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中的某个人,如有人员流动,则会增加监控整个制造过程的难度。

纸质版数据存储的管理方式,并未充分挖掘制造过程中数据的价值,且随着生产任务的日益繁重,后续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数字化整理则需要更多的精力。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知识,保证一线科研人员能够从过往的错误中学习、作出最佳的抉择,急需一个集数据处理、知识管理功能于一身的信息系统。

2.显性知识的存储

目前,航天企业内部大量图纸、工艺资料等知识仍然以纸质版的形式进行留存,应用起来费时费力。大量的显性知识存储在个人电脑中,随着部门人员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经验与专业水平的不同,会出现很多知识被遗留在电脑中的某个角落,在需要提取某些信息时时常存在难以找到合适信息的情况,知识的共享更无从谈起。

虽然部分专业知识通过PPS、OPM等系统进行了存储,但仍存在知识分类程度不高、对过往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缺少总结和发展、系统设计不够简洁、非专业技术人员获取知识困难等问题,制约着显性知识的存储和应用。

3.隐性知识的捕捉

隐性知识是经验类等难以捕捉的知识,企业发展道路中不仅需要存储显性的专业知识,更离不开隐性知识的捕捉和传递。随着科研班组任务的增多,工作面日益广泛,需要沟通协调的地方随之增加,班组中的某个人负责多个型号任务工作,相互交流的深度和频次都会受到限制。班组内部通常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传递隐性知识,但口传心授的方式不利于隐性知识系统、长期的传递。

目前,隐性知识在传递过程中时常伴有“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的情况发生,且传递过程中受到传递者表达能力、接受者个人能力的限制,无法保证隐性知识能够完全传递下去,导致产品质量大大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捕捉一线操作者的工作窍门、二线科研人员的技术经验、领导层的管理心得等隐性知识,并将其完整的传递下去,是提升航天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

4.知识的分析与共享

当前,航天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已经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完成了大量的知识存储工作,但因不同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经验丰富程度不一,面对相同的专业知识,处理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导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知识分析工作,对提高产品质量、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产品、减少主观人为错误、打破军工企业的产品质量随工作人员经验线而波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还未做到信息的共享,信息搜索方法复杂,产品信息仍然滞留在本部门网站中,在完成型号交付任务的同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跨部门搜集产品信息,占据了一线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实现信息的共享,建立简单、容易操作的搜索引擎,对提高航天企业管理效率、保证产品整个制造流程的可追溯具有重大意义。

5.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传统的知识管理系统面临着系统的可拓展性低、关联信息难以搜索以及日常工作中显性信息难嵌入等多重挑战,传统的知识管理将用户视作知识的接受者,而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保证用户不犯相同的错误。其着重点在于信息的存储和存档,信息的应用与创新主要取决于型号主管者个人,缺乏系统处理知识的过程,因此没有充分挖掘知识的价值。

6.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由于知识并不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知识管理是一个时刻变化的过程,知识本身并不能保证员工决策的绝对正确,但知识管理体系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隐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高密度发射的背景下,型号压力与构建知识管理系统难以产生短期效益的问题成为调动员工全面参与构建航天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知识是工作的产物之一,知识管理系统应囊括知识的创造、储存和传播过程,科研人员在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同时创造知识。因此,建立完善的员工激励制度,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最终建成具备航天特色的知识管理系统。

三、航天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组成

航天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应分为知识模型、知识处理、知识存储、知识查询和知识更新5个部分。

知识模型。以设定好的运算方式捕捉、分析知识,用统一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不同种类的知识,使知识具有可分析性和可查询性。

知识处理。当知识模型确定后,基于不同表达方式的知识设计与知识模型具有一致性的知识处理机制,对知识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从广泛的大数据到具有价值的精简结论的分析总结,帮助用户作出抉择。

知识存储。基于分层实体论对知识模型进行分类和存储,对知识进行分层处理,保证使用者对相同层次的知识能够有一个共性的理解,且保证相关领域知识的关联性。

知识查询。编制知识查询程序系统,保证知识的传播效率,基于知识模型进行知识查找、匹配和分析,实现知识的重复利用。

知识更新。不断更新知识存储系统,满足用户知识需求。根据用户搜索频率和信息使用范围进行知识管理系统更新,从而保证知识搜索效率。

四、航天企业知识管理发展趋势

知识管理创新是未来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型创新和技术型创新。

1.管理型创新

航天企业的管理型创新重点包括组织机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激励机制创新3个方面。

组织机构创新。在各个航天单位设立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团队,基于知识管理体系的框架组成和知识管理体系中知识的创造、生成、分类、存储、分析、交流、搜索和再利用功能,以及用户的应用体验等因素,对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团队进行长期的考核。

企业文化创新。基于现有航天企业文化,结合企业知识管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理念,实现航天企业的文化创新。帮助员工完成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的提升和转变,从现有的完成型号任务意识提升为建立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知识管理能力的企业意识。通过文化创新建设工作,促进航天企业与其它行业的交流,提高航天企业的战斗力。

激励机制创新。未经过分析的知识本身不具备经济价值,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且航天企业目前生产压力大,企业的长远利益与员工的短期利益产生了矛盾。因此,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构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与员工自身经济利益充分结合,鼓励员工参与并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将系统构建、应用反馈等工作组成1个闭环,并以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否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是否能提升客户满意程度、是否能提升合作伙伴的满意程度等方面作为考核标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参与到系统构建工作中。

2.技术型创新

航天企业的技术型创新着重集中在显性隐性信息管理创新、信息化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型创新3个方面。

显性隐性信息管理创新。创建信息处理模型,进行显性知识捕捉和分层存储,将个人电脑中的显性信息和现有系统中纸质版的显性信息用信息技术集成在网络中,保证显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不受企业人员流动的影响。建立隐性信息捕捉系统,保证一线人员的操作经验、二线科研人员的技术经验、领导层的管理心得等隐性信息的传递,形成企业隐性信息资产库。

信息化技术创新。海量的信息经分析和处理后才能产生价值,运用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分层、分类并处理。信息的分层分类有利于精简信息搜索引擎,使信息能在各个部门之间顺利流通,节省一线科研人员在搜索产品信息过程上花费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基于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因工作者能力的不同而影响产品质量。

人工智能型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家大力倡导智能制造的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处理航天企业海量的信息并最终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帮助工程技术人员作出最佳的抉择,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航天企业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管理体系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