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研究

2018-12-08 19:38喻志敏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计量财务会计

文/喻志敏

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研究

文/喻志敏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做好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有利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更加准确、科学、全面地工作行为,运用各类新型的核算手段、运算方法、金融理念,实现各类金融要素的优化整合,为企业整体的金融体系发展做出支持和保障。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概念和思想基础两个方面入手,对金融工具的创新做出了阐释;其后,围绕会计确认机制、会计计量模式、会计报告编制、信息披露制度等多个方面,重点研究了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金融工具创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盯市制度

金融工具的创新应用,为企业规范金融行为、解决财务会计问题做出了重要支持。从当前来看,金融工具创新贯穿于企业的原始资产管理、衍生损益分析、未来风险预测等多个经济活动环节当中,对企业的金融合作决策、融资行为、财务管理结构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工具创新及其财务会计影响作出分析研究。

1 金融工具创新的相关概述

首先,从概念上讲。所谓“金融工具创新”,即现代金融行业在变革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突破或改造传统的财务经营管理模式,拓宽金融行为范围,最终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做好这一工具方面的创新,有利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更加准确、科学、全面地工作行为,运用各类新型的核算手段、运算方法、金融理念,实现各类金融要素的优化整合,为企业整体的金融体系发展做出支持和保障。但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变革,传统的金融控制理念、金融管理制度也将逐渐落后与时代发展,进而为企业的财务会计行为带来新的风险。所以,相关人员在实际的财务会计工作当中,必须要积极实现岗位活动、工作思维与金融工具创新之间的相互契合,以此合理应对由金融工具创新产生的业务交叉、市场波动等变化情况,实现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有效控制,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新型金融工具的功能价值。

其次,从思想基础上讲。第一,金融工具的创新初衷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的变革发展,都离不开“出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流程,而金融工具创新正是解决财务会计领域中传统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在应用新型金融工具时,会对企业原有的资产配置方式、金融投资格局进行分析考量,并及时发现出税费增加、市场影响等风险隐患,进而对配置方式、投资格局做出调整甚至重构,以此提升企业金融收益的稳定增长;

第二,金融工具创新的作用方向在于优势对比。在新型金融工具的应用视域下,企业相关人员在制定金融活动策略、实施财务会计管理行为时,必须要结合大数据等可用资源,对区域内、行业内的不同企业、不同金融活动方式作出采集分析,并据此寻找出其他企业、其他方式的优势所在。一方面,这一方式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业内其他企业,以此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成问题;另一方面,还有助于企业分析行业整体的变化方向和发展潜力,进而实施出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的金融行为,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 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表现及应用策略

2.1 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表现

第一,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确认机制的影响。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当中,相关人员主要以“应收应付制”为出发点,将最终的财产资产确认结果体现在收入上。显而易见,基于“收入”这一客观载体的制约,传统财务会计确认机制只能对客观存在的金融行为做出确认,而缺乏相应的前瞻性和依据价值。这样以来,企业在进行合同核算、债务总结等金融活动时,经常会出现报表数据不全、信息缺乏相关性等弊端问题,对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整体质量做出了限制。

而在应用金融工具创新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要对“应付应付制”做出适当的调整修改,将收入确认、费用确认融入到企业实际的资金流动过程当中,进而实施出全面化的企业金融行为管理,将虽未实际收入、但属于本期发生的资金动态纳入到确认机制体系当中,从而更加准确、完善地反映出企业当期的损益情况和资产水平。

第二,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与确认机制相似,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也具有限制化、客观化的特点,即其成本计量、账目记录只围绕已经发生的企业金融行为进行,且不可随意改动账目数据。而在金融工具创新以后,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计量理念实现了由“点”至“面”的发展变化,不再拘泥于某一具体数据、单次成本进行计量核算,而是实施出阶段式、多时点的统筹计量行为。在新型金融工具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计量行为涉及到的价值信息将始终处于波动状态,进而有效提升了企业成本计量的实时性,为企业后续的金融决策提供出更加具有依据价值的基础性数据支持。

第三,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当中,相关人员所编制提交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资金流量表、报表附注信息四类,主要表现为货币化的信息内容。而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发展,这种单一、㐉的报告编制形式逐渐落后于行业企业发展,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管理者、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利用需求。所以,在金融工具创新的视域下,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传统报告的内容结构进行完善补充,将企业未来收支预期、“衍生金融资产”等科目纳入到财务数据披露体系当中,并在报表附注中详尽地对各类信息内容的形成日期、公允价值、金融条件、损益情况进行阐释。这样以来,将显著提升财务报告支持下企业金融决策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避免各类风险问题的产生。

2.2 金融工具创新的可行应用策略

第一,要积极在财务会计工作中融入新的金融概念。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新型金融工具的实际应用价值,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就必须要秉持起高度的学习精神,实现工作理念、知识储备上的更新,将当前业内先进的金融理念、计量方式纳入到工作思维当中。

例如,在界定“金融资产”这一概念时,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及时跳出“收入唯一”的传统认知思维,将某个金融活动周期内企业资产变化涉及到的现金、契约权利、预计收入等均视作“金融资产”,以此保证当期损益数据信息的完整采集。由此可见,新时代的金融概念在传统中“已经发生”的基础上实现了拓展包容,将“可能出现”、“未来发生”的财务项目纳入到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当中,以便于企业更加灵活、自主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

第二,要切实提升财务会计工作体系的全面性。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体系当中,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主要是围绕“历史成本”这一要素展开的。坦白来讲,“历史成本”确实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和计量可靠性,且处于财务会计工作的核心地位当中,但并不意味着财务会计工作不需要考虑其他的资产成本要素。由此,在金融工具创新应用的视域下,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在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历史成本数据的同时,充分考虑金融风险、市场机遇等因素,进而将特殊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附加成本、衍生收益归于工作体系当中,以此实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混合型和系统性。

具体来讲,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要严格执行“盯市制度”,对当日、当期的实际损益、浮动盈亏做出核算记录,从而将企业的金融状态维持在常规水平之内,避免“负债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应秉持起高度的风险意识,将新型金融工具应用到企业金融活动的风险预防管理当中,及时根据市场动态、行业形势调整当前的行为模式,以此将资产的损害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最终入账成本的正向性。

第三,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简单来讲,所谓“信息披露制度”,即财务报告的结构组成制度。在金融工具创新应用的视域下,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首先要对财务报告的科目要素构成做出完善调整,在资产类、负债类科目体系中加入相应的“衍生”要素,以便应对公允值变动的情况;其次,还应进一步强化财务报告附注信息的综合性和可靠性,对涉及新型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动态评估、未来损益预测等信息进行注释,并标出特殊性的政策调整和金融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金融工具创新应用的视域之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必须要快速做出优化完善,以此为企业金融活动决策提供出有效的依据支持,保证企业经济收益水平的稳定发展。据此,在实际的计量、核算、报告工作当中,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要摒弃掉传统中固定化、限制化的财务管理思想,将工作眼光放置在集原始成本、衍生变化、未来预期于一体的综合领域当中,并做好特殊情况的附注解释,以此保证财务会计行为、企业经济活动始终与时代发展、市场变化相契合。

[1]赵纯. 浅析金融工具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A]. 《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当代经济论坛——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当代经济》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2.

[2]欧阳征,陈博宇,邓单月.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0):83-85.

[3]刘兴坤,王桂香.谈金融工具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02):82-84.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计量财务会计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思考
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修订后影响上市公司融资的不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事项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