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分析与防范

2018-12-08 19:38郑媛媛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合同出租人财税

文/郑媛媛

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分析与防范

文/郑媛媛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玉林市公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同成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和桥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伴随着经济合同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大,一定程度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为了有效规避合同中的财税风险,企业必须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履行合同。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对财税知识有所掌握,对财税风险有深刻认识,不仅要严守法律,按要求缴纳税款,而且要做明白人,防止出现交“糊涂税”的情况。

经济合同;财税风险;分析与防范

对企业来说,合同是一种缔约关系,是构成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合同为准责;对税务机关来说,合同是确认企业应税行为的依据。企业要想对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对经济合同和财税风险有着清晰的认识,要牢固树立起按合同办事的思想,要把防范财税风险的关口前移。本文对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经济合同财税风险防范的有力措施,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1 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

经济合同有别于民事合同,它是以一定的经济目的为基础的,对税收起着决定作用。财税风险顾名思义,既包括财务风险,也包括税务风险。在经济合同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没有严格履行合同的约定,以至于出现企业产品质量下降、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应收账款难以追回等情况。税务风险则主要是企业因税负转嫁、递延纳税、转移利润、多纳税款而产生的风险损失。合同类型的不同使企业所面临的财税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在企业设立合同中,可能存在因投资方投资未到位而产生的涉税风险,设备和存货投资需要缴纳增值税的风险,合伙人虚假注资或抽逃出资需要缴纳营业税的风险,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需要缴纳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在企业的购销合同中,可能存在因发票不符合规定产生的缴税风险和增值税延期纳税而带来的缴税风险。在企业借款合同中,可能存在企业对借款合同不清楚,而导致利息支出无法在税前扣除,进而增加企业成本的风险。在企业租赁合同中,可能存在企业代替出租人扣缴的租赁业营业税及其他税费不可在税前扣除的风险。

2 加强经济合同财税风险防范的有力措施

为加强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防范,企业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在签订合同之前,就要对合同可能存在的财税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可能造成财税风险隐患的合同条款,并且要对可能涉及到的税种、税负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对加强经济合同财税风险防范的认识。在我国,有的企业把财税风险防范视为财务部门一家的工作,企业领导思想上认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员,因此没有做到认真严格把关,甚至没有注重这一方面的学习涉猎。企业在参与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没有让财务人员全程介入,而是以业务人员为主进行合同谈判,相关人员对合同中的财税风险缺乏深度认识度和敏感性。因此,企业要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合同的谈判,并且对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有效识别合同中的财税风险。

二是对合同事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相关人员要认真审核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存在模糊表述的地方必须及时澄清,防止因表述出现歧义或是对价格的理解出现偏差而使企业缴税成本增加的情况。

三是要以发票作为经济活动的依据。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开具发票的基础上。企业要与供货单位搞好协调,要求供货单位按要求提供发票,对因发票不合格而导致的损失,要明确由供应商承担。

四是严格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涉税风险管控。无形资产和不动资产涉税风险管控最关键的在于明确合同双方的风险承担义务。与此同时,企业在投资方向和投资手段的选择上,也应该做到尽量规避财税风险。比如,在向房地产公司投资的时候,企业必须缴纳土地增值税;当企业以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进行投资的时候,则需要申报企业所得税。

五是扎实做好购销合同中的财税风险防范。为有效防范购销合同中的财税风险,企业必须组织财务和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研究,防止掉入他人所设的税收陷阱。比如,若条款规定企业只有在付清所有费用后,供货方才予开具发票。那么企业则有可能会因为没有付清全部价款,而导致出现无法获得发票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的情况。对此,企业应该对供货商提出要求,让其按照实际支付价款开具发票。同时,企业要对因无法开具有效发票的供货商提出补偿要求,以弥补企业无法抵扣增值税额而造成的损失。此外,企业还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违约金条款,避免出现将违约金与销售情况挂钩的现象。

六是切实明确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权责关系。在签订租赁合同的时候,作为承租人一方的企业必须在合同条款中约定租金为税前租金,而不是税后租金,并且约定由承租人代替出租人缴纳各种税费。好比说,税前租金为x,税后租金为y,税率为r,则有y=x×(1-r),x=y/(1-r)。企业应该以合同租金x(x>y,成本多了可以少缴税)进入成本账,因为这其中就包括了承租人代替出租人扣缴的税款。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范企业经济合同中的财税风险对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切实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企业防范经济合同财税风险的能力,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唐爱军.若干会计、税务处理问题答[J].财务与会计,2009.

[2]曾恩德.以房地产投资入股的涉税处理[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9.

[3]吕凌飞.警惕增值税转型后会计处理不当引起的税务风险[J].新会计,2010.

[4]张树琴.浅谈如何利用合同工具规避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税负[J].会计师,2012.

猜你喜欢
经济合同出租人财税
探析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融资租赁合同中如何维护出租人权益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分析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探讨
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蒙古国财产租赁合同研究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融资租赁合同出租人权利救济
孤独催生日本网红“出租人”
新政策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