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2018-12-08 19:38莫颖春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文/莫颖春



加强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

文/莫颖春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项资金管理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高职院校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专项资金管理的改进措施,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措施

1 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的现状

1.1 专项资金

所谓专项资金,是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都会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能挪作他用。并需要单独报帐结算的资金。在当前各种制度和规定中,专项资金有着不同的名称,如专项支出、项目支出、专款等,并且在包括的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别。但从总体看,其含义又是基本一致的。专项资金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特定事项;三是需要单独核算。

1.2 高职院校近几年专项资金状况

随着公共财政在预算拨付上的改革,高职院校专项经费规模正进一步加大。同时,学校不断扩大的规模和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化,对专项资金的预算也年年增长。近年来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优势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尤其是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工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专项资金不断增加。

2 高职院校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考虑不周全

在专项项目申请阶段,预算编制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各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编制资金预算,这样才能有计划地使用资金。然而,一些申请单位为了提高项目的通过率常常会出现预算与实施脱节现象,如盲目提高预算数额或预算编制子项目难以实现等,导致实施过程操作难度加大。另外,很多专项资金的预算所指定的用途重复,导致专项资金无法发挥其作用,资金效益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项目的绩效评价,阻碍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2.2 专项资金分配缺乏客观性和合理性

专项资金的分配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上级主管部门根据高职院校递交的专项资金预算进行审批,并根据以往经验或借鉴其他高职院校同类项目对高职院校所申报的项目进行批复,并没有对所申报的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论证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因此,这种批复和资金分配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第二个层面是高职院校内部的专项资金分配缺乏合理性。高职院校为了使申报的项目能够顺利得到上级批复,在进行专项资金预算时不能做到综合考虑、不能用全局的视角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导致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分配,势必会导致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项目实施和绩效评价也会受到影响。

2.3 资金使用过程内控意识薄弱,缺乏监督性

根据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专项资金有很多不同的来源和性质,不同性质的专项资金有不同的管理办法,从而增加了资金管理的复杂度和监督难度,也给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经费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过程中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特别是对于一些无须通过招投标的零星项目支出,存在项目负责人审批不严,虚开发票套取回扣的现象。然而,相关的监管机构如外部审计只能对审计对象的各类凭证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专项经费实际使用的真实合法性无法确认,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3 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推进校内项目资源库建设,加强校内评审机制

校内项目评审的前提是大量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项目资源的存在,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学校的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为基础,引导、推进校内项目资源库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审机制,依据规划性、急需性、合理性等优先原则,同时兼顾到实施条件和团队可执行能力等方面,控制和把握现有存量资产、以往专项的使用情况和参与预算企业质量等关键点。形成项目资源优劣性、急需性的排序,确保评审机制有效性。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内评审工作必须建立在调研和有准备的前提下,不成熟时还应多次论证。

3.2 加强专项预算管理

从学校层面需要同时注重专项预算的规划性和需求性两个方面。规划性要求专项的申报符合学校整体规划与发展布局,适应本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定位的需要,甚至需要考虑到本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防止与学校整体建设目标出现偏差。需求性要求一方面认识到专项申报分步实施的需求,不同年度有不同的侧重点,哪些具有急需性,应作为优先申报立项的项目;另一方面认识到建设中分类考虑的需求。

3.3 保持项目财政评审的权威性,加强中介机构评审的中立性

针对财政定额类项目,虽然学校资金自主支配的力度有所提高,但有效财政资金监控还是必要的。一方面专项评审费用应由财政合理提供,另一方面参与评审的中介机构的选择权应交由财政,中介机构对财政负责,不对学校负责,确保其中立地位。

3.4 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和校内绩效评价效率

从财政角度来说。首先,财政绩效评价流程中必须注重关键控制点描述,并要求中介机构严格执行。二是加大现场考评力度,中介机构除收集书面资料外,必须亲临现场,将现场实际情况以图片、录像等格式进行保存,以便专家考评时细节点的掌控。三是加大抽取样本数量,确保专项总体金额的覆盖率。四是确保所抽取的样本金额结构与项目单位专项结构保持一致,做到科学抽样,有效抽样。3.4.2从校内绩效评价来说。鉴于校内绩效评价涉及专项数量多,绩效目标不统一,成果多样性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价方法。科研创新项目应关注是否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等项目应关注项目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团队的可执行能力等;软件开发项目应关注开发内容是否符合单位自身的设计理念和应用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高职院校专项资金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管理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专项资金管理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1]常莹.高等学校自设专项建设经费管理及绩效考[J].会计之友,2014.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财政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