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道德现存问题研究及对策

2018-12-08 19:38李佳琦陈玥彤陶宇玲杨嘉欣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诈骗暴力道德

文/李佳琦 陈玥彤 陶宇玲 杨嘉欣

我国网络道德现存问题研究及对策

文/李佳琦 陈玥彤 陶宇玲 杨嘉欣

西华大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虚拟网络已和真实世界交融,成为当今社会的必需品。因多元化利益原因伴随出现的还有越发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通过查询我国关于网络问题的相关法律文件,搜集汇总我国学术界目前对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及分析,并在青年群体里开展网络调查问卷以统计我国现阶段网络使用群体对其了解程度以及现存问题的反馈。我们将综合以上结果深入剖析网络道德问题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现实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网络;道德;现存问题;研究及对策

前言

现存网络道德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网络侵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道德问题所带来的的消极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世界,更是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消极的思维模式的折射,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严峻威胁。我们所提出的主要应对措施为教育与制裁:进一步宣传、普及网络相关知识,增强民众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并细化网络道德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和制裁力度。以达到维护网络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利益的目的。

1 理论研究及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使网络成为人类社会不可割裂的必需品。在此契机之下,网络产品的多样化、层次化、迥异化使网络世界逐渐呈现出道德水平参差化、舆论导向化、商家利益化等特点。其中,网络道德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网络侵权、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

(1)网络侵权,其主要形式以侵犯著作权和人格权为主。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传播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使著作人人身身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制度和个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基本权利不断受到冲击。究其原因除作者本人及使用者的版权意识的缺失以外,不可忽略的还有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网络上随手可得的“共享”文件,例如以音频资源、影视资源、图文资源共享为代表的一系列“共享”现象无疑是侵权行为最广泛的表现。

(2)网络诈骗一直是整个社会需要直面的问题。网络诈骗犯罪的日益猖獗,使网络治安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系统中急需健全完善的部分。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成为日常消费的最广泛支付方式。但其背后发生的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行为也同比大量增加。仅2016年1-9月全国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同比增长24.2%,共造成损失约146亿元。网络犯罪已成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之一。其主要形式主要以在线身份冒充欺骗、病毒植入钓鱼网站欺诈、非法收集用户信息欺诈为主,利用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淡薄、辨识诈骗能力薄弱、倒卖公民个人信息黑色产业泛滥而发生的犯罪行为。

(3)网络暴力,是指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在形式上以文字语言和图画信息为主。近年来众多名人因深度抑郁症自杀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而网络暴力与舆论压力正是造成其抑郁症的背后推手。种种案件使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发展背后的安全陷阱再次暴露于公众面前,敲醒了监管的警钟。

2 研究设计

对我国网络中出现的网民道德问题现状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当代中国网络的普及度及影响度进行调查。在通过一些大的网络平台网民的表现,总结出当代中国网络道德具体存在的问题。并调查由于一些网络暴力,谣言等道德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总结网络道德问题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从中看出其网络道德问题对当代影响之大和解决的必要性。

(1)问卷调查法。制定一个调查表然后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在发表自己言论时所考虑的有哪些因素,是否考虑到自己言论符合社会道德,和自己如何看待网络道德问题,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状况,从而获知其大学生们对那些网络行为所持态度,并且询问一下他们解决这些自己否定的行为解决的方法。从调查中可以收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想法,找出我国网络道德现存问题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在我国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网络道德问题,从而更有侧重点的分析总结出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方法。

(2)咨询法。咨询学校的一些老师,教授,看看他们对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和这些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通过网络询问一些其他专业人士,知晓在那些相对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通过咨询挖掘,提炼出我们对网络道德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

(3)查询法和比较法。通过网络查询,首先查找中国政府和中国一些网站平台对规范网络道德问题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及这些政策和措施出台实施后的影响和效果,比较不同网站出台的措施所产生效果的大小,找出其中较佳的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找出完善的主意。其次查找其他国家的网络道德现状,及其他国家对网络道德规范的方法,比较不同国家出台的不同政策的效果,在比较中综合分析借鉴找出适合我国的对策。

3 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网络侵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是个难题,作者本人和网民对版权意识的缺失、大量网站的投机取巧、监督的不到位都是其重要原因。要想使此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一个健全的网络侵权管辖规则体系除了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更要将其普及并得以真正实施。

网络诈骗的猖獗,主要在于网络监督的不到位、大众辨别诈骗能力薄弱及存在侥幸心理等。根据问卷分析,58.90%的大学生在受骗前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辨识能力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防诈骗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各类网络平台,健全相应管理部门体系。

网络暴力作为网络自由表达的异化现象,不仅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扭曲社会道德价值观,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安定。据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8.20%的人对网络暴力的危害与法律制度有初步的认识,而对其有深入了解的只有20.75%。而网民构成的复杂性,网络的匿名、虚拟性,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网络暴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更完备的制度与知识的普及和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投入尤为重要。政府执法部门应进一步打击公民信息非法买卖活动等网络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维护公民合法的权益。

[1]崔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表现、成因和对策建议.[D].甘肃金融.2017.

猜你喜欢
诈骗暴力道德
特别提醒:收到这条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反性别暴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第二章 暴力原则
诈骗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两公婆之间的暴力
远程诈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