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2018-12-08 07:15胡琼贺毅强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

胡琼 贺毅强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探究教学发科学应用作为《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机械专业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应用探究教学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散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教学法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流体传动与控制;实践应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2.199

0 引言

当前是一个教育创新时代,高校教学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由于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自身为主导者,向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知识,然而这样会导致学生产生各种抵触学习心理情绪,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探究教学法的作用,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和市场人才要求特点,有针对性的创建出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充分掌握课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

1 探究教学法简述

探究教学法又被人为称作为研究法或者发现法,实质是指学生在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案例,然后组织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自我问题思考分析,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掌握好课堂相应的理论知识方法。高校《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想最大程度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有效创建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特点的情景,这样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散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掌握了解到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自我完善的学习体系。探究教学法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在生活中对身边现象产生浓厚探究兴趣,以掌握的知识去实践解决问题。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以及启发性原则[1],教师要注重挖掘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力,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学习。

2 探究教学法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 合理设计探究式教学活动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实践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某个章节知识点内容合理设计出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并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问题任务。例如,当教师讲解到“柱塞泵”章节知识点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好有关柱塞泵的概念知识,掌握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等内容,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问题探讨中。在课堂中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特点,去探究分析柱塞泵的变量原理和技术难点。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将学生合理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引导各小组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对柱塞泵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让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为代表详细介绍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并提出自身的疑问。在探究思考过程中,教师要将相关知识理论和原理引入到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

2.2 创新综合应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实践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想最大程度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就必须借助其它具体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在课堂上采取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当前实际学习知识基础,科学应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当教师讲解到有关液压系统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手动液压千斤顶的案例[2],通过深入分析液压系统工作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解液压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站在系统高度学习液压系统会包含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等知识点,从实际案例切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然后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解决中。

2.3 强化教学考核评价工作

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实践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的综合考核评价工作,构建出完善的教学考核体系,确保能够全面掌握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对探究式教学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求。例如,当学生完成《流体传动与控制》某章节知识内容的案例探讨分析活动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各个小组的实际表现,给予科学点评并打出具体分数,将学生课堂表现成绩纳入到学生该课程学习的最终成绩分配中[3],学生课堂表现成绩的评判标准包括了学生的发言情况、提问内容以及谈论交流质量等,教师要明确评分比例,构建出形成性考评体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培养出更多实践型综合人才,就必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探究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建议,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科学点评。

参考文献:

[1]黄国勤,于今,周憶.《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14(05):35-37.

[2]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3):74-76.

[3]路甬祥.对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系统哲学思考[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6(02):121-123.

基金项目:1、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C214);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7JSJG254);3、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7-JGZZ_075)

作者简介:胡琼(1989-),女,江苏宿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摩擦、润滑与流体密封技术。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