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数控类专业实行弹性学制的探讨

2018-12-08 07:15高娟许鹏辉董金梁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

高娟 许鹏辉 董金梁

摘 要:弹性学制的产生是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进步而呈现的必然结果。因此,许多技工类院校也把面向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方向,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不一样的需求。本文着眼于技工院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并在研究工作中实行柔性的人才教学计划,构建“学校定基础 企业定专业”的课程体系等有效措施来实现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实行;弹性学制;技能型人才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2.210

1 弹性学制研究基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01]3号)精神,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意见出台后逐步就在职业学校开展了学分制试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部分技工院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创新工程”,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开放性,教育部支持技工院校逐步推行学分制。

1.1 弹性学制的概念

弹性学制,顾名思义,具有一定的弹性,这种伸张性符合了当今技工类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弹性学制不共同于普通的技工教育教学。弹性学制是一种以完全学分制为根本,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或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年限。普通的技工教育教学多数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每年学生达到读完应读课程,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就毕业离校。若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学生都是在同等时间内大部分集体离校。

1.2 国内外弹性学制现状

国内部分技工类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进行弹性学制的摸索,在这过程中,虽然有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教学管理和管理措施上缺乏有效经验,并未获得大范围认可和推广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弹性学制起源于德国,发展于美国。美国推行完全学分制,以学生为根本,学生每修完一门课程,便可以得到规定的学分,只要得到毕业规定的学分即可离校毕业。这种情况,学生可弹性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延期或者提前毕业离开学校。德国推行的是“双元制”,每一类学校不是只有一种学制,同一专业学制可能有两年、三年的,技工类学校学生学习的年限一般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同时没有时间和年龄限制。德国学分制还具有阶段性的要求,通过第一阶段考试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学习和考试。

1.3 技工院校教育推行弹性学制的意义

第一,弹性学制使技工教育“以人为本”。实施弹性学制打破了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体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充分满足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得技工教育中培养人才的灵活性体现了出来,同时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第二,弹性学制使技工教育“走向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单一的知识框架已经不适合了。弹性学制的推行,可使部分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学习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这样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后岗位变动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三,弹性学制有助于技工院校教育突出技术能力的培养。技工类院校的教育目标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技工类院校是以专业技能为导向培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专业实践性教学为重点。弹性学制的推行,可使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实践学习应具有相应的学分,有利于技工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2 技工院校弹性学制的人才培养

2.1 企业分析

大多数生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能占据主要地位,同时涵盖了其他软性指标,比如吃苦精神,团结协作意识等,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学习中可以获得的。但企业与学生之间相互的信任度不足,相互期望值过高,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同时,技工院校类毕业生由于研发能力弱,可持续发展空间有限,不如本科毕业生有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些原因使得企业中的技工与本科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断层问题。

2.2 学校分析

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中的顶岗实习等实践学习并没有让技能突出的孩子和表现需求好的学生有优势,他们往往浪费了一些时间来遵守旧式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未能达到真正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有需求和有想法的学生,用弹性学制的方式使他们可以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最大程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毕业后也可快速适应转岗,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不等同于本科毕业生的设计类、管理类等工作。

3 技工院校数控类专业实行弹性学制的构想

3.1 柔性的人才教学计划

推行弹性学制,技工院校的数控类专业教学计划可依据“需求+就业”进行调整。这种方式可根据企业日益发展中所需求的人才要求进行培养学生,学生同企业的岗位可实现无缝对接,省去学生毕业后到岗培训的成本和时间,直接提高了双方的效益,实现共赢。

3.2 “学校定基础 企业定专业”的课程体系

结合数控专业的特点,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方法来制定课程体系。由学校确定基础类课程,即入学后第一学年完成基本文化知识的培养,第二学年完成基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再由企业制定专业性强的实践课程和考核考证课程,学校负责授课(对于特殊的设备,可以由企业师傅完成专业教学和实践)。同时学校根据要求制定考核标准,严格组织各级各类考核,考核可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完成,专业相关考证主要通过专业的职业技能鑒定方式获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最终确保完成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其专业水平达到企业要求,为企业输送无缝人才。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弹性学制考核成绩的对应关系一般按下表规定执行:

3.3 “阶段性顶岗实习”的教学方式

弹性学制,可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机动灵活法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如“机床电气”可先让学生在车间师傅的示范操作下,完成一系列的从诊断判别到维修的过程,从了解进而掌握机床的机械结构和电气结构,完成专业学习任务。同时还可根据企业生产高峰期和人员流动高峰期,每年规律性、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取得相应的学分。

以笔者所在学院结合数控专业的发展状况,为3+2班级进行试点,推行弹性学制后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下表,以供同行一起探索。

试行后的教学计划大力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体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期限的灵活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推行弹性学制的时间在我国并不长,还处在摸索探究的初级阶段。但是积极地寻求技工院校弹性学制教育改革是教育适应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宝芳,孙百鸣.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张建斌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分型培养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3]教育部.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S].职成教[2002]16号.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项目工作室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中职机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构建培养环境,提升我校数控专业教学的职业能力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技师院校英语教改研究
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惠州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