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教让我优秀 优良家风薪火相传

2018-12-11 01:14傅德仁
重庆与世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辈做人重庆

□ 文/傅德仁

我是重庆近代城市建设及公用事业开创者傅友周的长孙,成长在一个注重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耳濡目染长辈的教诲、训示,迄今仍牢记于心,让我终身受益。

虽然我家未留下书面家训,但我遵循从小所受的教育,总结出这样的家训:尊重知识、爱护书籍、尊师重教、修身立德、爱国敬业、忠孝诚信、勤劳节俭、与人为善、克己奉公、清白做人。

20世纪30年代中期,傅友周(后排右一)全家福照 。

尊重知识 爱护书籍

我四五岁时,曾和叔叔(小我半岁)偷跑进爷爷的书房,将他书桌上的英文书撕下,折成纸飞机玩耍。母亲发现后气急败坏,给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巴掌,并让我站在墙角思过,等候爷爷处理。母亲还告诫我,那些书是爷爷在美国留学时,节省留学津贴购买的工程书,都是他的宝贝。

爷爷回家问明情况后,把我叫到了书房,我连忙认错,爷爷则会心一笑,轻言细语道:“书是传递知识的工具,要爱护书籍,尊重知识,与书交朋友。你既知错,就要改正。”说罢立即叫我把纸飞机拆开抚平粘回原处。我问爷爷什么是知识,爷爷告诉我,“知识就是道理,做人就要讲道理,你以后读书识字,就要努力学习知识,有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就努力按道理去做,就可以不犯错,就可以为国家、社会做好事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段话对于儿时的我来说似懂非懂,却记忆深刻。从此以后,我也逐渐养成了看书、爱书的好习惯。

公私分明 生活简朴

解放初期,爷爷在重庆任西南区川东电业局副局长,配有一部轿车,但他除了因公用车外,平时很少坐,还叮嘱家人不能使用,就是小孩子都不能上车玩耍。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奶奶看病、访友也都是坐黄包车或滑竿。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经济条件就较为宽裕,但在长辈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很节俭,连吃饭时掉在桌子上的饭都要捡起来吃了。即使参加工作后,我的衣服旧了都会打上补丁,姐姐穿过的衣服给妹妹,直到不能穿为止。爷爷和父亲因工作需要外衣虽未缝补,但大多老旧,很少做新衣,内衣破了,让母亲补好后再穿。他们外出开会或出差,母亲总会把衣服洗烫整洁。按爷爷的说法,这是对他人的尊重。

爷爷虽然要求家人生活节俭,但他对国家和社会公益之事从不含糊和犹豫。他总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捐钱捐物。重庆刚解放时,重庆军管会和市政府缺少办公用房,爷爷主动将自住房(友居)交给军管会无偿使用,还拿出家里仅存的金条和银元。为配合党保护城市的号召,他带头组织电厂、水厂武装护厂,将我们全家人送到大溪沟水厂的礼堂居住,他和护厂的电厂职工在电厂吃住。

上世纪60年代,爷爷虽已退休,但他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除生病外,经常参加市人大、政协、民建、工商联的会议和活动,经常为写会议提案和发言稿熬至深夜。同时,他还独自或与朋友合作撰写了《解放前的重庆电力公司》《重庆铜元局的片段回忆》《重庆自来水事业的兴建和经营》等数篇很有历史价值的文章。

重视家教 关爱后代

我家的长辈都非常注重对子孙后辈的家庭教育,除在生活和感情上的关爱外,更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童年时,每年暑假,晚饭后我们小孩子都会在院子里的凉椅和小凳上乘凉,爷爷只要有空都会来与我们聊天,多是关心我们的学习和在校表现,他总是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长大后为国效力,他还会讲起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激励我们。

1963年秋,我因病休学半年,爷爷怕我荒废学业,让我每天上午9点到他的房间复习功课,还要写毛笔字,他来点评,凡未写好的字都要重写一行,直到认可为止。他还教我学习数理化切忌死记硬背公式、定理,而必须在学懂并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会融会贯通。而对老祖宗留下的文言文、唐诗宋词,一定要多读、多背、多品味,日久自见功效。

爷爷的话使我逐步开窍,我回校复读,学业得到很大进步,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和公益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成为班上最先加入共青团的学生。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家的子孙后辈也都品学兼优,常被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称道。

克己奉公 清白做人

1972年春,我当知青下乡3年后回城工作,被分配到重庆中药材站业务科当采购员。第一次出差3个月,由于我不会计划用钱,加上当时出差补助低,欠了单位公款130多元,这对我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来说真是一笔巨款。回家后,我如实向父母说了此事,父亲听后严厉地说:“国家的钱,一分钱也不能欠。”并立即用他的工资替我将欠款交还单位。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欠过单位的钱,也学会了计划和节俭。

1984年春,我任公司业务科主管成药的副科长,一天,领导安排我将公司药厂生产的两个新品种药品送给一位港商。当我送达时,他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条“三五”牌香烟送给我。我看这是当时重庆很难买到的香烟,就想拿回家讨父亲欢心。哪知父亲得知香烟来历后大怒,并严厉地告诫我要清白做人,不能利用工作之便接受礼物,走上犯罪的道路。母亲和我爱人也都劝我归还。后来,我将烟归还。时至今日,父亲当时的声色俱厉仍历历在目,让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抵御住了各种腐蚀和诱惑,守住了克己奉公、清白做人的底线。

优良的家教家风,使我从一个无知少年逐步成长为一个国企干部,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我也会支持和鼓励我的子女好好工作,教育好下一代,让优良家风得以传承,这应是我对长辈谆谆教诲的最好回报!

文图经重庆历史名人馆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重庆历史名人馆提供

猜你喜欢
长辈做人重庆
重庆客APP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为政之道 修身为本——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
《弟子规》小绘本
《弟子规》小绘本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