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拓展课程外延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2018-12-11 11:34杨红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9期
关键词:江岸区剧团长春

杨红

当前,一些中小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情感的教育偏差现象,甚至有些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无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教育内容的陈旧化模式化、教育方法的形式化教条化对于这一局面的产生有着关键的影响。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实践产生应有的实际效果,长春街小学结合地域特色,搭建新孩子剧团教育平台,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有机拓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外延,探索了一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创编校本教材,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程。爱国主义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都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有益的补充和拓展,学校可以根据区域特点,挖掘更贴近学生的、他们熟悉的教育元素。如江岸区拥有大量红色资源,具有资源丰富、区域集中、地位重要等特点,在江岸区教育局的直接推动下,《长江金岸 百年潮涌》《红色江岸》等特色教材应运而生。通过专题课开展学习与实践,较好地结合了地域特点,拓展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外延。

尊重办学沿革,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沿革,在回眸中寻找爱校、爱家、爱国的教育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归宿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爱与大智慧。长春街小学就是在学校的历史沿革中找寻到了与“孩子剧团”的联系。孩子剧团最初是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一个儿童文艺团体,20世纪80年代,为了让新时期的少年儿童学习孩子剧团的爱国主义精神,武汉市江岸区成了新孩子剧团,并在全区多所学校成立了分团。二十多年过去,很多设在学校的新孩子剧团分团逐渐被人们遗忘,唯独长春街小学一直坚持开展活动,且越办越红火。剧团招新,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成为新孩子剧团的一员,这些考验包括讲述孩子剧的抗战历史、在孩子剧团陈列馆义务讲解达48小时、参加孩子剧团宣讲队基层宣讲活动等。2016年,我们建成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孩子剧团校园陈列馆。我们通过“进课程”“进社团”“进活动”的三进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践行,传承和弘扬孩子剧团精神,深入挖掘学生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有声,富有实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有机扩展课程外延,务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恰当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在长春街小学,每年的英烈凭吊周,新孩子剧团的团员们就会走进八路军办事处、二七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苏军烈士墓等,去纪念凭吊革命先烈;在学校每年举行的“少年中国梦”爱国主义教育展演活动中,孩子剧团团员们表演经典剧目《八七会议》《王二小》《帮助咱们的游击队》等,接过前辈旗帜,践行革命精神。不仅如此,我们还成立孩子剧团宣讲队,走进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孩子剧团的红色教育功能。通过孩子影响孩子,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孩子影响家长,引导家庭注重家风、家教;通过孩子影响社会,引导大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武汉市长春街小学)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江岸区剧团长春
初夏
中小衔接阶段少先队员组织适应调查研究——以武汉市江岸区铭新街小学与二十一中学试点项目为例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印语长春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得了近视眼的小兔
武汉市江岸区体育场地设施调查研究
魅力江城 满满真情的民族大家园——湖北武汉市江岸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