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居住建筑舒适度设计研究

2018-12-12 07:01张菁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6期
关键词:绿地率容积率华府

张菁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250109)

1 建筑舒适度设计现状

1.1 “舒适度”概念

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已经不只是仅仅提供温暖需求的庇护场所,而是对舒适度的需求也愈发重视,舒适度设计显得异常重要。“舒适度”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概念,舒适度概念在丁桂节的《人人都有适当的住宅——我国城市住宅的舒适度与设计研究》研究中描述:“‘舒适度’是论及住宅性能时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舒适是指住宅的适用性能,‘舒适度’是指适用性能的量化表达。对于住宅‘舒适度’理解和认同也是随着住宅建设的进步和人们居住体验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走向成熟”[1]。

就现代住宅设计来讲,笔者认为舒适度主要涉及:①周围环境;②建筑布局,具体包括:a.建筑密度;b.容积率;c.绿地率等;③建筑本体设计等三个层面。

1.2 现存舒适度设计的不足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住宅在舒适度设计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周围环境的光污染和声污染问题,建筑群体布局中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设计不到位,建筑本体设计细节欠缺等诸多不足。

(1)周围环境(光污染和声污染较强)

城市中的住宅往往紧邻城市交通道路及各类噪声源,光、声干扰均较大,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尤其对于紧邻城市交通干道的建筑,即使已有一些减弱声光污染的措施,如交通干道中的隔声板、居住区绿化屏障等等,但住宅本身采取的措施仍然有限,这些光、声污染对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较大的不适,成为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

(2)建筑密度过高

建筑密度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具体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建筑密度越低,则容积率相应较低,而绿地率则较高,居民的舒适度就越高,反之舒适度就越低。如图2所示,城市设计中的居住建筑往往过于集中,建筑密度过大。

图1 光污染

图2 城市住宅中建筑密度过高

(3)容积率过高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舒适度就越低。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地块的经济效益,但在社会效益、环境方面角度考虑,容积率的提高若超过合理标准,会导致建筑环境的劣化,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如图2所示,容积率过高影响居住舒适度。

(4)居住区绿地率过小

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版)中7.0.2.3绿地率的要求,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绿地率越高,容积率越低,建筑密度也较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笔者认为,绿地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地块开发的经济效益,但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住宅项目是从人的居住舒适度需求角度出发,还是从纯经济利益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除了上述的几个重要原因之外,仍存在其他影响舒适度的因素,如绿化覆盖率、公摊面积、层高等,均广泛的存在于现状住宅有关不利于舒适度提高方面中,例如公摊面积过小会导致楼道黑暗狭窄、电梯小且数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某些层面上降低了居住舒适度;净高不足的房型住进去会使人产生压抑感,而且通风、采光性能也会受影响,舒适度当然会降低。

根据对上述住宅建筑现状问题的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当下优秀的设计案例,总结并提出适宜人们舒适度要求的住区环境,分析人们的真实需要,深入、深刻地分析住区的整体规划布局、建筑的结构户型、景观环境等,从而反思当下的建筑设计忽视的问题,并且为适宜人居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2 优秀的案例分析

2.1 长沙恒大华府项目[2]

长沙恒大华府项目位于长沙岳麓区内,总占地面积14.5万m2,总建筑面积59万m2,住宅层数为多层5层、小高层11层、高层18层,容积率3.2,建筑密度21.2%,绿地率44.6%。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其舒适度相关的设计:

(1)整体规划设计

长沙恒大华府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设计,依托岳麓山水,结合生态、环保、人文理念,总体规划对建筑最佳采光通风、人性化私密性需求、组团人文关系、城市形象、商业业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设计,从而打造出较高舒适度的整体规划设计。

(2)建筑设计

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将古典和现代建筑的精华相融合,延承经典的建筑比例和精致的细节,有机结合现代建筑简洁的线条,整个建筑群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为现代都市生活注入一个新的理念。

建筑本体设计采用三段式建筑,楼体凹凸有致,极具层次感,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的观景及使用方式,对建筑室内舒适度的设计非常多样;一梯一户布置,室内采用全明设计,动静分区明确,户型方正,科学分区,南北通透,采用节能保温建筑材料,从而达到舒适度的设计目标。

(3)景观设计

项目整体景观规划设计采用欧式风格,水系贯穿整个小区,动静相宜,景观体系清晰明了,结构严谨,同时兼顾因地制宜,掇山理水。以植物造景为基础,景以境出,理及精微,结合地形,设置林间小道,曲径通幽,楼间环状绿地随区内主要交通道路布置,使节点细部设计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营造出具有舒适、清新的宜居环境。

可见,恒大华府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以与自然共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因地制宜,以水系、绿植景观为基础,结合经典的欧式风格,并揉合现代主义建筑元素,单体设计力求便捷舒适,整体达到了自然、建筑、环境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态环境。

2.2 金华新和苑,浙江[3]

浙江金华新和苑小区位于金华市环城北路与丰亭东路交口处,总用地面积25068.00m2,建筑占地面积6516.77m2,总建筑面积31123m2,均为多层建筑,容积率1.21,建筑密度26%,绿地率30%。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其舒适度相关的设计:

(1)整体规划设计

根据规划指标,项目总体设计力争使建筑融于城市环境,力求简洁明快时代特征,结合江南地方文化底蕴,提升地块所处区域的空间品味,建筑布置兼顾周边绿地,使引入景观容量最大化。

(2)建筑设计

以苏南园林建筑风格定位,绿色健康居住水准为目的,兼顾居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体现“生态”+“建筑”的居住模式,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塑造适合金华地域特点的具有舒适、亲切宜人的宜居环境。

建筑本体设计顺应当代发展趋势,采用叠加排屋类型,室内各功能空间自然过渡、动静分开,各居住单元通风、采光、观景综合考虑,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关要求。

(3)景观设计

将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相结合,采用“住宅-庭院”模式,引入庭院空间,转化部分绿地,设置属于自己独立的绿色空间,传承苏南园林建筑风格,为人们创造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舒适度。

可见,在容积率一定的条件下,根据规划布局,吸取江南民居优点,采用“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主导设计思想,采用“住宅-庭院”、“生态”+“建筑”的居住模式,住宅单体设计设计合理,形成舒适、亲和的家园感,创造了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达到了提升住宅舒适度的目的。

3 结语

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贯彻“以人文本”的设计原则,坚持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居住空间环境为目标,在规划布局、建筑本体设计、景观环境等方面体现“均好性”,在安全经济美观的基本上,让建筑质量不断提高,让建筑技术不断完善,营造宜居的舒适空间和宜居环境。根据文中提到影响住宅舒适度影响的几个方面,通过长沙恒大华府、金华新和苑两个案例的分析比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舒适度提高建议:

3.1 规划布局合理,营造舒适环境

根据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要求,在各项指标限定的范围内,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地域特点,参照优秀的经典案例,使规划布局趋于合理,塑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健康舒适宜居环境。如同:①恒大华府依托岳麓山水,结合世界经典的欧式风格,融入建筑本体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设计。②金华新和苑引入庭院空间,形成私家园林,运用“住宅-庭院”的居住模式。

3.2 建筑设计风格定位准确,建筑本体设计美观、舒适、协调

建筑设计风格定位准确,根据规划、地域特点,打造具有区域性的标志性建筑。如同:①恒大华府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融合古典和现代建筑精华,为现代都市生活注入一个新的理念;建筑本体设计采用三段式建筑,层次感分明,室内动静分区明确,南北通透,建筑材料保温节能。②金华新和苑以苏南园林建筑风格定位,建筑本体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室内各功能空间自然过渡、动静分开,每个居住单元具备良好的采光、景观条件,建筑材料保温节能。

3.3 景观设计创优,有机融入自然、营造舒适宜居环境

景观设计最能反映一个小区的设计理念、地域特色,更是居住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志。绿地率越高,用户的舒适度就越高,居住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如同:①恒大华府整体景观规划设计采用欧式风格,景观体系清晰明了,有机融合人工构筑与自然环境,营造舒适、优美、空气清新的宜居环境。②金华新和苑引入庭院空间,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绿色空间,给每户提供休闲、交往空间环境,营造“诗情画意”、舒适度高的居住家园。

笔者本文分析认为,在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要求下,开发者和设计者通过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诸多元素,打造产品的特色,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创造了地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为进一步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达到提升住区舒适度的目的。

猜你喜欢
绿地率容积率华府
浅议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容积率
深圳:拟严控城市更新规划容积率优先安排居住功能
泗洪县公园绿地调查及分析
植物材料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策略及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探讨
基于补偿性容积率计算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管理
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容积率修正系数编制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