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对比

2018-12-12 10:46赖智权郭宇峰吴文飞周星求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24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

赖智权 郭宇峰 吴文飞 周星求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34例。根据患者在院前急救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分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由家属送往医院,先转送后急救的方式;观察组采取由急救人员送往医院,先急救后转送的方式。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经急救后的血压、心率、呼吸、生存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急救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和呼吸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会导致不一样的临床效果,而先急救后转送的急救措施会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和心率,提高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可大力推广。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衰竭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thods on first aid effectivenes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eart-failure.Method:A total of 3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eart-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way the patients took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1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by the members,took the first transfer and then first aid,and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first aid personnel to the hospital,first aid and then transfer.The effects of first aid,blood pressure,heart rate,respiration,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After first aid,the blood pressur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different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heart-failure will lead to different clinical results,and first aid and then transf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reathing and heart rate,improve the efficacy of first aid,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so in the future life can be vigorously promoted.

【Key words】 Prehospital emergenc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eft ventricular heart-failure

First-authors address:Xiaol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Zhongshan 52841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4.016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就是一种老年人的常发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心肌细胞严重缺血所致。发病患者在院前急救时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休克或是心衰,這种表现提示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冠脉阻塞和心肌缺血,而且患者心肌缺血的面积很大。因为老年患者身体素质差,抵抗能力弱,所以病情难以恢复,病程时常过长,而且还很严重[1]。另外还容易并发一些其他疾病,常见的就是心室衰竭,以左心室衰竭为主。当患者一旦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时,病情十分危险,这是风险最大的一个阶段[2]。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正确的院前急救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这样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减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经急救后的生存情况及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3]。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统一明确的院前急救方式,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先急救后转送的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结合左心室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签署了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4]。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52~81岁,平均(64.3±2.3)岁。根据患者在院前急救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是由家属送往医院,先转送后进行急救的方式,具体为:家属首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根据医生指示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治,等到患者生命体征基本保持平稳、病情暂且固定或是好转时,再将患者进行转送,并且在转送途中,施救者要一直处在施救状态。观察组采取的是由急救人员送往医院,先急救后送往的方式,具体为:急救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突发事件处理后,就立刻将患者转送到医院,在途中开始实施急救。两组院前急救措施里都包括以下几点。(1)体位:患者采取坐位或是卧位,但卧位应头高脚低,让患者的双腿放下,采取此体位来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从而增加心排血量。

(2)清理呼吸道:在急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道不通畅,则应采取相信措施,如给予鼻导管给氧或者是提供面罩吸氧。急救就是必须让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发挥作用,避免出现呼吸衰竭。(3)生命体征:施救者要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要时刻监测。(4)建立静脉通路:①要给予患者保护心肌处理。将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和50 mL参麦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②强心利尿处理:将0.3 mg毛花苷C和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或者是将30 mg呋塞米直接静滴;③扩张血管处理:将8 mg的硝酸甘油和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④溶栓或支持对症治疗[5-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急救效果,经急救后的血压、心率、呼吸、生存以及并发症情况。

1.3.1 急救效果 研究人员根据患者在经过急救之后的临床表现将患者的情况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及恶化。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而且心功能情况也明显好转,改善程度≥2级;

有效为患者经过急救临床表现及体征都有所改善,但是仍有症状,心功能情况也发生了改善,改善程度<1级;无效为患者经过急救后临床表现和体征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患者病情和原来一样,而且心功能也没有发生改善;恶化是指患者经过急救后临床表现发生恶化,心功能情况也发生恶化,恶化程度增加≥1级[7-9]。总有效=显效+有效。

1.3.2 经过急救后的生存情况 患者的生存情况根据对患者进行调查可知,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生存情况分为良好、一般和不良三类。其中良好为患者经过急救后的生存时间≥6个月;一般为患者经过急救后可以生存的时间在1~6个月;不良是指患者经过急救后可以生存的时间<1个月[10]。存活=良好+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8例,女9例;平均年龄(64.8±2.5)岁。观察组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5±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556,P=0.006),见表1。

2.3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67,P=0.007),见表2。

2.4 两组经急救后血压、心率及呼吸比较 经急救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和呼吸均慢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胃纳不佳或恶心1例﹑呕吐(刺激延髓中枢)1例﹑下腹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3/17);对照组发生胃纳不佳或恶心3例﹑呕吐(刺激延髓中枢)2例﹑下腹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2.94%(9/1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6,P=0.031)。

3 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这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发现较快,后果严重,有很高的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进行高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很明显地提高急救效果和增强患者预后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常会使病情更为严重,时常表现为呼吸不全、循环功能障碍、心功能低下,而后就导致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甚至是出现休克。根据史华珍等[11]研究可知,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在发病后1 h内死亡,急性发病都是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救治,否则会因为耽误时间过长而救治无效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就是最为显著的一种,其要求患者一旦发病就必须进行救治,否则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发生变化,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是非常重要的[12]。

院前急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急救时间,可以最快地帮助患者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防止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院前急救是当患者突然发生严重的病变但又无法立刻入院接受治疗时采取的一种救治方式,其是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急救,主要包括在现场的急救和在转送途中的急救,是一种正规的急救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急救关节。但是院前急救在现在的医学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在美国院前急救多是以转送为主,而在欧洲则多是以急救为主,我国采用的也是边急救边转送的方式[13-14]。但是我国传统的院前急救方式是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进行转送,而后再对其进行急救。经过临床上的案例论证,这种院前急救方式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急救效果,因为多数患者是在转送的途中出现意外致使死亡的。转送途中的时间过长,使得患者措施急救的最佳时间,从而降低了急救效果[15]。近年来经临床验证知道,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采用先急救后转送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增加生存率,在入院接受急救时施救者在现场对患者进行争分夺秒的救治,然后立即送到医院,尽量避免在院前停留过长期间,防止出现意外[16-19]。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方式具体为: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心肌功能丧失,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因此在临床上可实行灌注治疗,使得被阻塞的冠状动脉重新开通,从而减少患者心肌缺血的面积,减少心肌梗死,因此要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与此同时要给予患者吸氧处理。体位患者应该采取坐位,患者的双腿应自然下垂,施救者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包扎止血,减少患者血液的流失。施救者采用利尿、扩容、扩张血管、收缩血管等治疗,以此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脏阻力[20]。

本次研究就是为了探讨两种不同的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的急救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急救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和呼吸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的患者使用不同的院前急救方式会导致不一样的临床效果,而先急救后转送的急救措施会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和心率,提高急救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江,郭靖涛,王福华,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J].河北医学,2014,20(12):2138-2141.

[2]王峰,张敏.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4):827-830.

[3]林百顺,伍树强,陈涛,等.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11(8):22.

[4]陈延龙.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84.

[5]文申英.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效果差异及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8):993-994.

[6]陈碧.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96-197.

[7]晏中军.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35-37.

[8]哈斯木江·买买提依明,刘永平.两种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预后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7):70,72.

[9]薛增明,杨彦立,安巨会,等.甲状腺激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7):533-536.

[10]王艳英,鞠智卿,黄贤胜.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8):1487-1490.

[11]史华珍,张海芳,申利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S1):118.

[12]刘凯.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8):1379-1381.

[13]王立海,罗娜,朱春明.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2-23.

[14]赵欣,王运斗,郭立军.院前急救专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1):243-246.

[15]陈锋,柯俊,钱欣,等.福州市2010年中心城区社区人群的院前急救分析及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9):971-975.

[16]宋伯宁,黄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策略[J].海南医学,2013,24(12):1796-1799.

[17]馬华.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6,11(B06):1646-1647.

[18]杨亚芳.院前急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8-69.

[19]张玲玲.采用先急救后转送的方式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7):158-159.

[20]郭伟伟.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9):14,13.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