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超越现代德育的误区

2018-12-12 11:10罗碧琼范春香唐松林
中国德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政治

罗碧琼?范春香?唐松林

尊重与释放并永葆率真的人性,永葆“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辱之心、是非之心”之品质,使生命释放良知、良能与善力,就是好的德育。

生活德育,在本质上是人类自然的、思想的、实在的、实践的与对话的存在形式。它不是抽象的知识体系、给予性政治话语、功利性世俗表现,而是个体的感知、体验、经验与建构过程,是生命在生活中不断释放、发现、创造、生成和实现自身的能动形态。然而,现代德育逐渐远离生活,走进极端的知性德育、政治德育与功利德育的误区,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与警惕的。

一、现代德育的误区:远离生活

从生活德育的视角,我国学校德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着许多误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

(一)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及其后果

知性德育遵守“知识即是美德”之信条,坚信道德的建立是遵守自然天道的过程。即德育在于直接遵守道德“逻各斯”或规律的需要,德育过程演变为掌握“规律”与“逻各斯”基础上的道德科学认识过程。怀特海认为:“对伟大崇高的认识和判断构成道德的基础。”[1]“德育就是使学生掌握某种道德知识体系,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与行为。经过凝道而成德、显性以弘道,终于达成转识成智,造就自由的德性”[2]。在实践中,知性德育往往走向极端,出现片面知识教育的误区。

第一,德育知识化。在德育实践中,许多人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把人类这一高尚的精神活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灌输与接受……把美德细化为许多知识节点—德目,进行类似于科学领域的知识传授与灌输,结果是道德知识普及了,德性人格反而走向迷失。”[3]

第二,德育智育化。德育几乎向智育看齐,抹去了那些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的意义。[4]教师预设多、学生探索少,教师总结多、学生表达少。教师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处于“失语”的状态。

第三,知行分离。德育强调专业化的德育课程体系,重视普遍化和客体化的道德知识,追寻抽象的道,导致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5]秉承知识是德育的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知识已经变成德育的唯一要素,其与学生生活处于隔离状态,道德良知没有从生命深处唤醒。结果只见知识的授受,不见鲜活的自省与创造,失去了德育的生活根基,导致学校德育“知行分离”的困境。“现代德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德育,这正是现代德育陷入困境的重要根源。”[6]

(二)政治德育的极端化及其后果

政治德育,坚守“政治压倒一切”之信条,基于国家意志建立道德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德育的意识形态化,它突出德育中‘高、大、全的政治导向,窄化了德育的本质内涵”。[7]德育强调政治无可厚非,但其极端化使德育远离生活,成为教育的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政治化”倾向、“高、大、全”的意识形态、德育“课堂化”等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就导致了杜威所批评的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因为它排斥个体生活经验及其改造。显而易见,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在德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它的极端化把政治教育推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德育从生产生活剥离开来,缺乏生活趣味,产生了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弊端。

(三)功利德育的极端化及其后果

功利德育遵守“有利于多数即是美德”之信条。道德的建立直接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与实效,为了遵循社会需要,希望达到一定的“规范、秩序与原则”目的,以使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生活成为可能。可以说,“道德划了个圆圈,人们在圆圈内可以安全地追求各自的目的而不会相互伤害。”[8]在这里,德育企图显示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功效。可悲的是,在市场经济与绩效主义精神下,学校德育把效率作为优先追求的目标,日益变得功利化、工具化。

第一,追求“眼前实惠”。急功近利地对德育实效性的追求,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金钱和荣誉。这样的德育不仅逃离了生活,而且脱离了德育的本质与初衷。

第二,要求“立竿见影”。德育实效是人品与人格的完善,无法用客观、科学、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但实践中,人们往往要求学生上了德育课就要有转变,学了英雄就要“见行动”,否则德育实效就低。

第三,陷入“唯智主义”。重考试成绩、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流弊,使德育演变成了“品德智育”课,严重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实效有自身的特殊性。灵魂的纯正、精神的高雅与人格的高尚,不能用经济实效与量化标准来衡量。注重功利主义的德育倾向,从根本上抹杀了学校德育的主体性、自觉性与生命性。

二、走向生活德育:心灵的敞开与包容

生活德育,有利于对以上知识的、政治的与功利的德育形式进行深入检讨和全面超越,使人走进一种敞开的、澄明的、融通的、朴实的、美好的、善的生活,最终使生命充盈理性的、民主的与幸福的旨趣。生活德育是现代德育走出困境,走向儿童心灵与精神世界的必要途径。

(一)丰富知性生活,以理性光照心灵

亚里士多德说:“美德有两种,即心智方面的和道德方面的。心智方面的美德的產生和发展大体上归功于教育;而道德方面的美德乃是习惯的结果。”[9]可见,他把美德分成了知性德育和自然德育两部分。生活德育是知性德育与自然德育的完整的统一体。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柏拉图说“知德合一”就是这个道理。

第一,以“知”奠定道德基础。“知”就是品德认知,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政治观点、思想准则、道德行为和法纪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与评价能力。一个人若要形成自觉而持久的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的道德转化为内在的自律的道德,离开了品德认知是根本办不到的。

第二,以“境”净化道德“土壤”。学校生活不同于具有弥散性、自发性与自然性特征,且“真善美”与“假丑恶”交织的日常生活世界。“用一种忽视甚至回避道德理想的崇高和神圣性的态度、一种掉落或陷入于混杂的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是危险的、需要质疑的”。[10]学校生活可以选择、改造与过滤地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可能使青少年儿童辨别生活世界中的“假丑恶”,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力、免疫力和抵抗力。

第三,以“行”确立道德机制。品德的形成是一场人生修行,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学校生活中奠定根基,也需要在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贯穿人的一生。生活德育统整实践的、体验的与建构的视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融入更多的经验与记忆,丰富和扩展多样性德育资源,赋予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趣味,使儿童在自由选择、实践与体验中,获得、改造与建构道德经验。

(二)改善政治生活,以民主润泽环境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人具有政治属性,需要过政治生活。所以,德育具有政治属性,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最基本的教育基础。否则,道德教育的政治方向就会迷失。所以,德育离不开政治生活,人需要过政治生活。

第一,明晰政治生活的核心价值。民主的政治生活体现人的最高价值,如自由、平等、差异与公正及其关系的价值。不以这些核心价值作为理论基础的德育,就会失去价值引领和方向导航,那无疑是教育的倒退。但必须强调的是,政治生活应当是充满人性的,对学生的德育与教化的过程,必须体现人性的光辉,否则,政治生活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心灵间的碰撞交融是民主生活的样式。政治要具有德育的意义,在德育活动中应该深入分析德性伦理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美德内化上做好文章,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把青少年儿童内在品德认知、品德情感的升华与品德行为的养成,二者作用和统一于个体的道德品质的生成上。

第三,民主是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民主蕴含人的自由、平等、差异与公正等核心价值。民主生活是生活德育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德育的人文性、伦理性与生命性。目前的紧要任务,是回归真实的民主生活世界,使人体验到真正的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存在,重建德育的民主生活基础。如果说民主的生活提供社会规范和德性氛围的话,那么,生活德育是人存在与幸福的样式。

(三)丰富日常生活,以意义彰显人生幸福

恩格斯把追求幸福作为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11]道德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形式,表现为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把握,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以此克服教育中的经济主义与绩效主义,引导人建构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的幸福。

第一,明晰人生的意义。苏格拉底所探寻的是关于什么是一种善的人类生活(幸福或者美好生活),而孔子则着力找寻人类之“道”(“志于道”《论语·述而》),即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正确途径,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善的生活也好,人类之道也好,都是从人及其生活出发的一种存在论视域。巧合的是,苏格拉底与孔子虽然有“幸福”与“道”之不同,但实现幸福与“得道”的途径都在于德性。

第二,守德是人生意义的核心。苏格拉底将德性理解为灵魂所能呈現的最好状态,是生活的“功能”或品质。在孔子及追随者那里,德有动词性,通“得”,即通过自己的合乎道的作为进而获得的品质,德是道在人及其生活中的体现,是道的具体化。[12]

第三,自主是获得人生意义的方法。德育见效比较慢,它不能急于求成,脱离现实生活或在生活之外来寻找。它必须要立足“我”之存在,以及“我”之存在的现实生活而建构。所以,道德教育要引导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回归质朴,反躬实践,顿悟众妙,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生成属于自己的幸福。

综上所述,德育需要人性的支持,这种人性不是抽象的善与恶,而是人天生固有的质朴本性。尊重与释放并永葆率真的人性,永葆“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辱之心、是非之心”之品质,使生命释放良知、良能与善力,就是好的德育。生活德育不排斥学校生活,并且必须有学校生活。学校生活应该是一种率性的教育生活,不需要刻意地说教、灌输,但需要对人性的召唤或唤醒,需要神圣的理性的惠顾,个体在自我的体验、确认与持衡中,心灵变得清醒、明亮与觉悟,使人保持有目标、不盲从、不放弃、不妥协的精进状态。道德作为生活的意识形态,它并不排斥政治学习,只是防止成为政治的附庸。所以,生活德育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其具有自为性、自由性与独立性的特点。亦即道德生活是一种自觉自为的生活,是主体意志自由和自觉选择的生活[13]。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3.

[2]冯契.冯契文集:第1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0.

[3]黄书光.生活世界中的当代德育反思[J].理论探索,2006(2):5-8.

[4]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5]林丹.学校德育实践的合理路径:方法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5-19.

[6]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

[7]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09(11):92-96.

[8]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08.

[9]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7.

[10]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97.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372-373.

[12]高德胜.生活德育:境遇、主题与未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5-10.

[13]冯建军.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63.

【罗碧琼,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范春香,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唐松林;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孙格格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