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例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及其CT影像学表现*

2018-12-13 08:01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陕西西安710003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腺病毒影像学肺炎

1.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03)

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科(广东 珠海 519000)

3.陕西省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陕西 西安 710003)

李少宁1 郑方芳2 符 佳1刘 涛3

腺病毒肺炎属于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一直以来临床对腺病毒肺炎的治疗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方案,患儿死亡率较高,随着国内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及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明显改善,患儿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长期临床实践表明腺病毒肺炎的传染性及死亡率较高[1-2]。在婴幼儿阶段,腺病毒肺炎在重症肺炎中所占比例高达20.0%左右,是引起患儿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3],鉴于临床对本病治疗效果欠佳,有必要积极探究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表现,对提高本病早期准确诊断率有重要临床意义,利于合理防治方案的制定[4]。本文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患者早期鉴别诊断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资料,纳入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5]有关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准;③年龄<14岁;④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肺炎者;⑤排除有CT检查禁忌症者;⑥排除对本研究依从性不高者。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男、女各34、31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9.05±2.01)岁;均行胸部CT扫描检查。

1.2 检查方法 ①CT扫描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CT扫描仪,AW4. 4工作站,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90mAs,螺距0.984:1,纳入病例患儿均行胸部CT平扫,保持患儿平静呼吸,扫描范围沿肺尖扫描至横膈,部分患儿采用欧乃派克(300μg/mL)2ml/kg施行增强扫描检查。②患儿进入监护室后一天内采集其静脉血,检测其血常规和生化、血气指标,同时结合患儿病史、常规生化等检测指标。

1.3 分析指标 ①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②儿童腺病毒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③典型病例影像学图像分析。

2 结 果

2.1 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特征 ①65例患儿发病季节: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各17、16、15、17例,表明本病四季皆可发,见表1;本病患儿起病急促,高热持续时间长,多表现为稽留热、弛张热、精神萎靡、面色不佳和中毒症状,患儿发热时间为3-45天,平均(21.03±5.16)天,其中最高发热为41.3℃,最低发热为37.9℃,患儿发热温度在40.0-40.9℃范围内概率最高,见表2。65例患儿,以发热、肺部湿啰音症状、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见表3。②临床治疗状况:经血气分析提示绝大多数患儿有低氧血症,但无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采用抗生素加抗病毒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治疗、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各60、58、53、52、3例。③治疗后并发症和转归:65例患儿中有12例出现胸腔积液,24例出现肺外体征,32例治愈后出院,28例好转出院,3例无效转至别院,随访发现另有11例患儿存在后遗症(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

2.2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CT影像学表现 65例患儿胸部CT扫描检查结果提示,见表4。

3 讨 论

表1 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发病月份及季节分布[例数,%]

表2 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发热分布状况[例数,%]

表3 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特征[例数,%]

表4 65例腺病毒肺炎儿童的CT影像学表现

腺病毒属于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的重要影响因素,腺病毒肺炎为儿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腺病毒是引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其诱发肺炎的概率约为15%[6],本病可引发重症肺炎和严重后遗症,且重症腺病毒肺炎不仅可诱发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可引发肺外各系统受累,导致较高死亡率[7]。但现阶段临床尚缺乏治疗腺病毒肺炎行之有效的药物方案,因而早期准确鉴别诊断可为腺病毒肺炎患儿提供合理防治方案,对降低患儿病死率有一定积极作用。

既往文献研究指出对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炎症反应较重,常伴随肺内外各种损害,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可有效评估本病患者预后情况[8];而早期李燕[9]等学者研究则表明全面总结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对指导患儿合理防治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目前临床有关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其CT影像学表现特点的研究并不多见,对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其CT影像学表现特点尚缺乏统一定论,本文在既往文献基础上展开临床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儿童腺病毒肺炎四季皆可发,尤以冬季发病率最高,患儿起病急促,高热持续时间长,患儿发热温度在40.0-40.9℃范围内概率最高,以发热、肺部湿啰音症状、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抗生素加抗病毒药物是其常见治疗方案,CT影像学检查提示肺部以肺实质、双肺受累最为常见,肺外表现为胸腔积液,小气道充气不均匀,初步提示了临床上可依据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诊断[10]。由于腺病毒肺炎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腺病毒后,患儿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激活地更强,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发热症状最为突出,此外患儿同时有多种肺外损害、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和脑病,而这些临床特征为本病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11];此外还对腺病毒肺炎患儿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腺病毒肺炎患儿CT影像学检查以双肺多发团簇状实变(呈明显的向心性分布且密度较高)较为常见,多肺叶受累,其中团簇状实变的形成、向心性分布趋势与腺病毒肺炎的病理变化紧密相关,患儿感染腺病毒后,将沿气道经支气管蔓延并累及肺实质,一旦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后,将迅速发展并影响肺泡,最终引发肺实质病变,加之患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因而实变发展、融合后形成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多节段实变,由于CT上实变常呈均匀高密度影,因而腺病毒肺炎以肺泡出血性肺水肿为常见临床表现,此外腺病毒可在淋巴组织内繁殖,肿大的淋巴结增强扫描后常常均匀强化,较难见环形强化,因而临床上亦可依据腺病毒患儿CT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诊断[12]。

综上所述,临床上可依据腺病毒肺炎儿童临床特征及其CT影像学表现进行疾病鉴别诊断,对改善患儿预后积极作用明显。

猜你喜欢
腺病毒影像学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1例后备蛋鸡禽Ⅰ群腺病毒病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可溶性B7-H3与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