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及其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2018-12-13 08:0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河南新乡4531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冠脉性质斑块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一科(河南 新乡 453100)

郭长磊

稳定型心绞痛(SAP)及非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生发展均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的管腔狭窄有关,且斑块的不稳定性为引起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故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对预测患者预后有一定意义[1]。冠状动脉造影(CAG)为临床评估心绞痛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仅能诊断患者管腔狭窄状况,无法对斑块性质做出判断[2]。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不仅能观察斑块成分,也能评估斑块稳定性[3]。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16例心绞痛患者相关资料,以评估冠脉CTA对斑块性质的诊断价值,及斑块性质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216例心绞痛患者相关资料,并根据其临床资料分为SAP组及UAP组,其中SAP组78例,UAP组138例。纳入标准:SAP组患者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SAP诊断标准,UAP组患者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UAP诊断标准;年龄为18~75岁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伴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等其他心脏疾病者;合并肝、肾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造影剂过敏者;随访期间失访者。SAP组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48~72岁,平均(59.13±11.09)岁;体质量指数(BMI)19~25Kg/m2,平均(22.39±2.05)Kg/m2。UAP组男性91例,女性47例;年龄49~72岁,平均(61.02±10.96)岁;BMI 19~25Kg/m2,平均(21.98±2.11)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患者于CTA检查前12h停用致心率加快药物,并于检查当日测量心率;对心率过快患者,予以美托洛尔(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批准文号:H32025167)1mg/Kg舌下含服,使心率控制为60~75次/min。使用128层螺旋CT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型号:HD750)行CTA检查,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0mL/7g,批准文号:H20000596);先经肘静脉注射15mL碘海醇注射液,于升主动脉选定圆形感兴趣区,出现时间-密度曲线,在曲线峰值时间上增加5s,范围则由心底至心尖水平;接着,注射碘海醇注射液60~70mL(注射速度为4.0~5.0mL/s),对比剂注射完毕后,注射20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指导患者在一次屏气过程中完成冠脉CTA检查(必要时可在检查前嘱患者行呼吸训练,以稳定其屏气时的心率);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0~720mA,探测器64×0.625,矩阵512×512,转速为0.35s/r,重建方式AsirSS 40%;将原始数据传至ADW4.6图像工作站,发现斑块后在斑块内选择5~10个1mm2感兴趣区,采用该图像工作站测量斑块CT值,并评估斑块性质。所有患者均行1年病情随访,随访期间行抗血栓、控制血压、降血糖等常规干预,且按时门诊复查(1次/2周)。

1.3 斑块性质评定标准 根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斑块分析软件评估斑块性质,将CT值<50 HU的斑块评定为软斑块,CT值为50~130 HU斑块为混合斑块,CT值>130 HU斑块为钙化斑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斑块性质情况比较 SAP组78例患者共发现265个斑块,且以钙化斑块为主,占比63.02%;UAP组138例患者共发现561个斑块,且以软斑块为主,占比42.25%;两组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软斑块率明显低于UAP组(P<0.05),钙化斑块率则高于UAP组(P<0.05);见表1。

2.2 SAP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斑块性质关系 SAP组78例患者共发生8例心血管事件(10.26%),其中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6例发展为UAP再入院;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软斑块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而钙化斑块率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见表2。

2.3 UAP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斑块性质关系 UAP组138例患者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1例(29.71%),其中UAP反复发作25例,心力衰竭8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软斑块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而钙化斑块率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见表3。

表1 两组斑块性质情况比较[n(%)]

表2 SAP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斑块性质关系[n(%)]

表3 UAP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斑块性质关系[n(%)]

图1-2为SAP患者钙化斑块CTA图像;图3-4为UAP患者软斑块CTA图像。

2.4 病例分析 王某某,女,63岁,临床诊断为SAP,CTA检查发现3处钙化斑块,其中一处见图1;经斑块分析软件分析,其CT值为150HU,见图2。李某某,男67岁,临床诊断为UAP,CTA检查发现2例钙化斑块,2例软斑块,其中1例软斑块见图3;经斑块分析软件分析,其CT值为4HU,见图4。

3 讨 论

冠脉CTA为一种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得出心脏冠状动脉三维图像,亦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心脏室壁情况,在诊断冠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6]。临床研究发现,不稳定斑块主要为含结缔组织及细胞成分的软斑块,软斑块内部脂肪含量较高且纤维膜较薄,易破裂,加速心绞痛患者病情进展[7-8]。而冠脉CTA可通过测定斑块CT值辨别软斑块及钙化斑块,辅助临床确定斑块稳定性,为临床防控心血管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就冠脉CTA诊断的斑块性质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展开分析,以探讨冠脉CTA对预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SAP患者斑块以钙化斑块为主,而UAP患者则以软斑块为主。分析其原因与软斑块易破裂、并继发血栓这一病理生理变化为UAP的主要发生机制有关。也有学者指出,混合斑块内常含少量钙化灶,增加钙盐与脂质界面间的应力,使斑块偏心性分布,不稳定性较高,更易发生斑块破裂,为影响心绞痛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9]。而本研究中,SAP组及UAP组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混合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不同。因此,关于心绞痛患者混合斑块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混合斑块对心绞痛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

另外,SAP组及UAP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软斑块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钙化斑块率低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这也证实,软斑块为影响心绞痛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钙化斑块则为稳定病情的敏感指标。推测此结果由以下2个因素共同作用引起:①软斑块表面多存在裂隙,且裂隙处可聚集血小板;在患者脂代谢进一步紊乱等病理刺激下,脂质核心变大,使软斑块表面裂隙增宽,裂隙处血小板增多,造成斑块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②钙化斑块表面裂隙则明显减少,斑块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受血管内环境的影响较小,不易破裂,而不增加血栓相关性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冠脉CTA能评估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且软斑块越多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越高,临床可根据心绞痛患者斑块性质预测其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冠脉性质斑块
弱CM环的性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