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与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比较研究

2018-12-13 08:0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积气椎管椎间盘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周 斐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属骨科常见疾患,是由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外力诱导腰椎纤维环损伤,使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及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的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身体一侧或双侧腰痛、麻木及活动受限,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2]。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3]。目前临床多依赖腰椎X线片、CT及磁共振(MRI)诊断,其中以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应用最为广泛[4]。本研究以20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SCT与MRI诊断腰LDH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200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MSCT与MRI检查初步诊断,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且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入组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12例,女82例;年龄24~70岁,平均(54.55±4.82)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8.46±3.28)年。20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腰痛或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症状,其中伴左下肢疼痛48例,伴右下肢疼痛36例,伴双下肢疼痛59例,伴双下肢麻木61例。

1.2 检查方法

1.2.1 MSCT检查:仪器选择16层螺旋CT(美国GE公司),患者取仰卧位,先摄取定位图像,并设定扫描线,逐一扫描患者腰1-2、2-3、3-4、4-5及腰5-骶1椎间盘,每个位置扫描5层,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50mA,层厚3mm,层间距1mm。观察分析患者腰椎间盘位置、形态及骨密度情况,评价侧隐窝及椎管径线,分析椎弓、椎体及椎小关节病变。

1.2.2 MRI检查:仪器选择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美国GE公司),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所需序列主要是:SAG T1WI,T2WI,FS T2WI,TRA T2WI。其中T1WI设置为TR/TE 500ms/16ms,T2WI设置为TR/TE 5100ms/90ms。扫描过程中注意观察椎间盘信号变化、椎体形态、硬膜囊及脊髓受压情况、腰椎间盘膨出、突出情况及椎管各经线有无狭窄等。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的阳性率。比较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征象的诊断情况,包括钙化、椎间盘积气、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及神经根受压。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诊断率的比较 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MSCT检查诊断LDH的符合率为89.00%,8例漏诊,16例误诊为腰椎间盘膨出;MRI检查诊断LDH的符合率为91.00%,4例漏诊,14例误诊为腰椎间盘膨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LDH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征象诊断的比较 MSCT检查诊断钙化、椎间盘积气的阳性率显著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的阳性率显著高于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根受压征象MS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示范病例

2.3.1 病例1,见图1。

2.3.2 病例2,见图2。

3 讨 论

椎间盘及周围韧带承载着连接椎体的重要责任,一旦发生腰椎弧度改变可在腰骶椎交界处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导致该部位变形、劳损。因此,下腰部椎间盘极易发生相关病症,LDH便是其中常见疾病之一[5-6]。当腰椎间盘发生损伤或退行性改变时可导致脊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得椎间盘髓核从破裂口突出压迫刺激腰脊神经,继发严重的腰腿疼痛、脊柱侧弯、肌力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7-8]。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临床应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CT、MRI。CT检查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分辨率,MSCT可直接、清晰的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程度等,有利于医生判断髓核、纤维环及韧带有无钙化、积气、神经根有无受压等情况,指导病情评估[9-10]。但MSCT检查亦具一定局限,如仅行椎间隙横轴位扫描,可导致扫描范围外游离髓核漏诊,且具一定辐射损伤。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不受骨骼伪影干扰,可进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T1WI图像显示椎体、附件及椎间盘解剖形态,T2WI观察病变组织的大小、位置、形态、信号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有利于医生判断髓核形态及位置,探查病变组织结节数及其边缘有无骨硬化现象出现[11-12]。陈明等[13]研究显示,MRI对椎管内结构的显示优于MSCT,可清晰显示脊髓变性改变。陈帅明等[14]研究提示,对于椎间隙狭窄明显患者而言,MSCT诊断价值远不如MRI,但MSCT对椎弓、小关节、棘突等骨性结构的诊断价值更高。本研究对比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LDH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钙化、椎间盘积气的诊断上,MSCT检查显著优于MRI检查,在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的诊断上,MRI检查显著优于MS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诊断率的比较

表2 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征象诊断的比较

图1 男性,55岁,MSCT检查显示,L5~S1间盘向后突出,且其后缘髓核出现钙化斑点,间盘内可见斑片状气体密度灶。图2 同一患者MRI检查显示,L5~S1间盘向后突出,硬膜囊及右侧神经根受压,继发右侧椎间孔狭窄。

图1-2 CT平扫示胸12椎体右侧横突及椎弓根膨胀性骨质破坏吸收,相应平面椎体右侧附件区及右侧椎管内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胸11、12右侧椎旁胸壁见梭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整。图3-4 平扫矢状位T1WI、T2WI示胸12椎水平偏右侧椎管内、右侧附件区见形态不规则等、稍长T1稍长、长T2混杂信号肿块影,边界清楚,其内见较多囊泡影及分隔,邻近脊髓受压左移。图5 平扫横断位T2WI示胸11、12右侧椎旁后胸壁见梭形肿块影,信号与椎管内病灶类似。图6 增强T1WI示病灶扫描边缘及分隔中等强化,其余结构强化不明显。图7-8 镜下示层状粉皮样物质。(图7:×100,HE;图8:×200,HE)。

综上所述,MSCT检查与MRI检查对LDH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其中MSCT检查可清晰直观显示钙化及椎间盘积气征象,但无法探及椎间隙及其他结构;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辨识度,可清晰有效显示椎间盘变形、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征象;二者联用,各自发挥优势,可为LDH的诊断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猜你喜欢
积气椎管椎间盘
克罗恩肠病伴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一过性积气一例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陶埙发音原理解析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