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时代的初中班级管理

2018-12-14 10:38杜广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微博新媒体

杜广艳

摘 要 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成绩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以及质量。在新媒体时代,班级管理工作的环境有了很大变化,面临很多问题和新的挑战。首先分析新媒体时代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有关班级管理的一些尝试性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初中班级管理;微信;素质教育;微博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1-0019-02

1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生十分重要的变化。此阶段尤其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关注,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如今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其中,微信以及微博等都是学生进行社交的重要工具。新媒体方式的出现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新媒体自身具备的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的特点,给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也带来重大改变。

2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问题。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压力增加

1)班主任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影响青少年的各种新问题不断产生,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

2)班主任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针对课程标准和中高考的具体要求,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以笔者所在中学的初三班主任徐某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要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其中每个班级一周有八节语文课,共16节;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班主任工作。很多相同情况的班主任甚至要牺牲法定休息时间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同时,现在大部分的学校班级学生人数在50~60人之间,学生人数众多,这无疑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幾乎所有的问题、作业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查找到准确的答案,这就无疑给班主任以及教师的权威带来极大挑战,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心理压力。

管理内容不够全面 尽管相关部门已经提出学生培养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由于现行中高考制度的存在,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下,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课改提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引导作用,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导致很多学生沉迷手机,学习效率降低。如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广泛使用,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由于好奇心较重,特别容易被网络吸引,从而不专注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如果不能创新教育方法,一味高压,则必然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达不到最终的教育目标。

管理形式过于单一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阶段班级管理的形式还比较单一,普遍情况是一名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并且会负责这个班级三年。班主任的任务主要包括:

1)开展思想教育,处理学生早恋问题;

2)引导优等生,鼓励后进生;

3)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处理好与各级领导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4)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争取家长配合;

5)负责其所管学科的教学工作。

上述工作内容一旦有任何疏忽,都会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其他任课教师几乎不参与班级管理,也极少会和学生谈心。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一个教师教导几十名学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以及现代教育要求。

3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完善中学班级管理的对策分析

重视团队合作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必须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一定的学习任务为目标,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和分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交流技巧。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班级内部各学科教师组成教师组,由教师组负责班级的整体教学任务。在每个教师组管理的班级中组建学习共同体,同时在每个学习共同体内部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和学习带头者,在教师的集体引导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2)学习共同体内部要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以共同学习的形式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在具体实践上,教师要以学习方法的讲授为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重点是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加理解尊重他人、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要创新管理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充分考虑中学生当前的心理情况,成立相应的班级辅导员,实行“班主任+辅导员”两条线的班级管理策略。这样不仅能够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还能使班主任及时发现每名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避免学生走入成长误区,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引导参与,因人施教。搭建教书育人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考试辅导、情感辅导以及人际关系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迷茫阶段。在工作开展方面,班级辅导员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讨论研究,制订相应的学生发展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班级辅导员还要充分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最好每位教师都能给其指导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讲授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方法。利用当前学生都喜欢的交友软件,比如微信、QQ等,跟学生主动交流,了解学生课外的爱好和关注的事情,以类似朋友的形式进行谈话,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学习、生活的交流和分享,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

2)分组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对师生进行随机分组,一般情况下,指导班级的学生人数不超过10个;与此同时,对学生也进行随机分组,将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交叉分组,可以采用双向选择和搭配结合的形式,遵从师生双方的意愿。其次,要明确班级辅导员的相关职责以及任务。最后,班级辅导员要与班主任和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虽然班主任仍然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但学生教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班级辅导员的工作必须要与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3)关于班级辅导员的考核。定期对班级辅导员进行培训指导,加强班级辅导员开展科学和有效的教育工作。同时,学校相关领导人員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对班级辅导员辅助管理班级期间从德、能、勤、绩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

1)“德”主要是考核班级辅导员的师德以及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

2)“能”主要考核的是班级辅导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教育的能力;

3)“勤”主要考核的是班级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绩”主要考核的是班级辅导员在工作期间的最终教学效果,也是考核体系的核心。

在考核制度的细化上要尽可能地量化考核指标,坚持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量减少指标评价期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和矛盾,重视指标制定的公平性。在实行过程中要重视任课教师的作用,在班级辅导员硬性指标规定上,凡是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备一定教学能力、教师职业道德过关的教师均可加入;同时要对班级辅导员给予一定的支持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创建班级微信群和微博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也要顺应变化。传统班级管理中各方面都靠班主任一人去引导、教育和管理,但在校的时间有限,班主任很难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变化。现在学生都有微信、微博等APP账号,并且课外时间都会登录跟朋友聊天、关注新鲜事物等。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开通班级微信群和班级微博,进一步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加了解学生的动态。微信群里将各科任课教师加进去,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学习,有课下不明白的题目或问题可以直接发到群里,由任课教师进行讲解。

有生活方面的问题,学生也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私聊。大家都可以学习、交流,拉近任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分担一些班级管理的工作。当然,群里不仅限于发表学习方面的言论,要不然太过于严肃,也可以开些小玩笑,说说假期跟父母做了什么事情,参观了什么博物馆等学生喜欢聊的话题。

班级微博可以发布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人文、地理、事件等信息,也可以转发学生好的博文,增加师生的交流。

总之,利用新媒体工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爱,任课教师也都加入班级管理中来,使班主任更加方便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提升,班主任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质量。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对班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班主任需要与各科教师紧密联系,重视团队合作以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从而不断完善新媒体时代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胜.信息化手段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31-32.

[2]姚篮.新媒体时代城镇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28):35-37.

[3]卡毛加.新媒体手段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6(27):141.

猜你喜欢
初中班级管理微博新媒体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