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探讨

2018-12-14 10:38荣文秀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荣文秀

摘 要 简析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分析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要性,探讨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提出几点培养措施。

关键词 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1-0079-03

1 引言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内容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学习上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与联系能力,要善于把握和辨析区域之间的差异,清晰记住区域特征,并能根据地图的分析准确概括地理现象等。从高考中地理的分值模块来看,可以发现近年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域图占据较大比重,预测其比例将会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现状,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不断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相关知识,进而提升核心素养与学习效率。

2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简析

地理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区域认知作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区域认知是指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地球的表层划分為不同种类、功能、尺度的小区域,进而提高人们对区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使其根据区域特征的不同促进区域的发展与进步。在学习区域地理过程中,需要学生始终秉持人地和谐的价值观念,在掌握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并能够准确区分出区域间的不同之处。

要想提高区域认知能力,需要满足:能够利用有效的办法研究区域的区位条件,并能准确分析和总结出区域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特点、结构和作用;能够准确把握区域规律,进而区分区域间特征、地理实践活动等差异;时刻保持动态的视野看待区域地理现象,及时掌握区域变化的状况;树立全球视野,增强自身对区域和国家的归属感。

3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可以逐渐了解全球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不同的美景与文化特色,还可以锻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全局思维方式,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不断增强其综合分析能力。

有利于带动地理知识的应用 区域地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某一特定区域内特有的景象、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等信息,进而不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难题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根据对区域地理的分析,改进和治理现存问题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状况。

促进地理知识的迁移 区域地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从时空角度区分区域地理现象的习惯,促使其运用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更加理性看待区域地理问题。

4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现状

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已经认识到区域地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也着重讲解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但总体上仍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方法上,多数地理教师在课堂上仍是对大量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课后背诵,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与互动,常常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考核方法上,高中生的课程数量多且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常常会有大量的考试安排,但其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在知识内容上,教师准备的教案通常包含大量内容,没有将知识进行系统规划,重点不突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准确。在实际应用上,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以及区域地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无法准确用理论知识解释并解决问题。

5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策略

有效利用和导入思维导图 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模块,它的学习成果严重影响着学生整体的地理学习水平。由于高中生的课程安排较为紧张,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较多,并且教学时间极为有限,若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不仅会使学生分散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困惑,还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考虑到每个区域的分析角度与模式等都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不必过于细节化,但是要突出重点知识内容[2]。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导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区域地理学习体系,设计区域地理的思维支架,并且思维导图方式还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不仅能够节省许多课堂时间,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还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而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巩固和理解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善于明确区分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 为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区域地理中各要素的认知,进而促使学生准确把握和辨别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通常区域是指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如若按照自然地理的差异,可将我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就气候而言,这几个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燥,降水少;青藏高寒区具有气温低等特点。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区别能力。由于区域地理主要包括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区域地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加强学生掌握区域比较的能力 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分为同类和异类比较法,对于提高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效用。如在学习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相关内容时,由于两者相类似,因此可以采取同类比较法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区位条件、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进而根据比较下的异同点分析适合的整治措施。如二者都需要不断发展科技,并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降低环境污染,从而促进工业区的长远发展。

巧用类比法加深学生的理解 类比法是指将不同区域地理的同一地理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它能够将区域之间的具体差异明确地体现出来,进而引导学生对不同区域现象的深度思考,不断提升学生对地理现象整体的把握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巧妙结合类比法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进行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成因异同点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类比法进行讲解。

建构重组区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 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论跨度非常大,对学生的思维联系能力要求较高,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地理教师常只是根据区域地理模块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对其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理解在整体把握上不到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区域地理知识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基本的知识点后,还应加强知识的建构重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知识。如在教学西北内陆地区的相关内容时,在学生判断出具体地区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地形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且对当地的一些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影响生态建设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等进行探讨,进而全面分析该地区的地理知识。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进行思考,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理解区域地理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剖析能力,提高其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结合生活案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需要有外部的刺激来引起内部的反应,也就是指将知识的学习生活化,进而使理论知识为生活所使用和服务[3]。

因此,教师在进行区域知识的讲解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案例,以此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区域知识,提高其探究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如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此时教师可以列举雾霾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现状进行主动探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适当融合高考试题,渗透地理核心素养 不可否认,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区域认知核心素養的提升,是促进学生日后考试成绩提高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每一次考试甚至是高考。因此,在实际的区域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将高考试题融合在其中,照顾学生应试的心理需求。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渗透到实际习题中,以此来增强认知冲突,进而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题目的设置应充分体现出区域地理的人文情怀和区域文化特色等,使其向学生传达正能量,让学生更加真切认识到不同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特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提升其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6 总结

总之,区域性是地理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对其地理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要巧妙利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区分、利用类比法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生活案例展开教学,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并着眼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建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33,217.

[2]孙亚楠.核心素养视域下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7):195.

[3]赵生龙,侯美娟.基于“主题式”区域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4):27-29.

猜你喜欢
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思维导图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