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分析

2018-12-15 22:59陈祖蕾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影响

陈祖蕾

摘 要:预算会计是不同于企业会计,是应用于非营利性机构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成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财政制度的重大调整也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并逐渐受到关注。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预算会计制度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制度 预算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影响

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做出的调整。此外,也是政府防治腐败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等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经受着变革。

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预算会计不同于现代会计中的另一分支—企业会计。是针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性机构的会计制度。主要针对预算工作,分配并管理各项服务业务所支出的预算收支。是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和效率的集中反映,了解财务资金的使用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必须适应发展需求,这也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由多部制度文件构成,主要包括《事业单位财政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总预算会计制度》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制度的运行存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

模块化管理导致会计制度存在条块分割,主要表现为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设置不同的会计制度,且会计信息的不完整性,不全面性,导致无法对政府管理职责实施监督评价。这一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构建不够合理。其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支相抵,但是却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预算管理无法进行有效地绩效考核,也就无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收付实现制度有待完善。此外,体制内收制度限制较多,制度的僵化无法适应当前国内改革的新环境,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化,公共财政制度需做出相应调整。灵活性的预算会计制度,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最后, 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政府财政自己的使用情况很难做到全面披露。會计信息的透明度不够,仅从单位提供的会计核算报表来看无法详细,全面的反映政府财政状况,对使用的社会保障金、国有资产的保有情况等无法进绩效和成本信息反映。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主动适应国内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转变,预算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复杂。市场经济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决定预算涉及的内容逐渐增加,因此,要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为了适应市场行情的急剧变化,强化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实现预算和市场波动、有效贴合政策的重要措施,成为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度改革就是对制度本身存在的不适应问题进行解决。为改革之前实行的收付制度会在会计年度内存在较多的结余,很多财政政策难以快速有效落实。此外,政府采购中对于购买的公共服务和产品经常存在采购项目与项目结款存在较大时滞,由于预算会计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在项目立项和落实结款时无法对债务进行完整的记录,项目整个过程中财务预算获取的信息出现错误,一般预算会过于宽裕,导致财政资金利用率低或者浪费的情况,缺乏有效管理。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较多不合理之处,都需要通过制度改革来缓解或消除。

(二)全面、客观的反映财政状况

之前政府财政预算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没有进行严格分划分,只是在资产清理阶段,才进行严格的统计,就导致账实不符,统计数据不准确,也无法实现对财政资金利用率的准确评估。同时,会经常发生资金分配方案不合理导致的造成预算结果调整,因此,预算结果会出现偏差,无法体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实际操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保值作用,预算时科学的估算能够市场情况计提折旧,精确固定资产相关会计信息。此外,实时财政状态动态管理也成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实现的政府购买国有债券时没有进行实时估算,通常只是在购买时点和成本回收时点进行项目预算,对预算期间发生的不合理波动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导致财政信息未能全面的展示,缺少风险管理。

(三)完善公共资源共享制度

过去预算制度没有形成标准的预算形式。不同的预算立项项目、部门预算表现形式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会出现预算内容不相符的情况。部分预算环节可能存在缺乏完整的预算流程的情况,导致预算外资金无法实现收缴分离的目的。而没有统一的预算标准,就无法实现对资金运作方式、核算程序等的管理和考核。此外,预算制度的差异性 ,导致不同部门,项目之间的的预算信息和数据不能实现共享交流,阻碍会计工作发展,降低部门工作效率。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部门预算改革影响

将部门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并对其中包括的全部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并将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纳入核算对象。在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下,预算会计科目会进行重新设置,并建立全新、详细的核算和考核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引入零基预算,则对预算会计信息的相关操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科学化的预算会计操作,需要提供预算项目收支信息以及项目资产的时点信息,是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也是丰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的重要实践,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执行和管理情况以及单位工作效率的检验和体现。

(二)政府采购制度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政府采购项目其实是行政事业单位接受国家委托运营的大量项目,同时包含对财政预算资金、补助资金等其他资金的管理。采购资金通过政府部门进行统一支付,由国库集中划拨,保证了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之间的资金流通,但是,预算单位收支环节与实物流动无法建立。目前政府采购规模逐渐增大,财政部门通过总预算会计对多数财政资金的支出列报统一口径,并可以通过财政部门直接向供应商支付服务和商品款项,实现预算收支和预算部门实物之间的直接联系,同时,通过在总预算中增加财政直接划拨核算科目,实现了集中管理,提高预算效率。

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监督管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面临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会计法的基本要求,提高自身财务预算管理能力和水平,并部门预算会计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单位内部不仅仅要考虑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提高单位资金的管理效率,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提高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意识,落实预算工作,并实施监督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实行预算会计制度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这是单位内部提高预算会计工作的基础。通过引进优秀会计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业务培训,主动学习并掌握新政策,提高业务技能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妮.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中国商论,2017,(31):106-107.

[2]房艳艳.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研究[J].财会学习,2017,(23):111-112.

[3]郭奕.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J].中国经贸,2013,(2):198.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影响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